在歷史的長河中,為了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擁有手可通天的大權,每一次皇權更替都是一部血雨腥風的爭鬥史,為了皇位有的不惜兄弟相殘,父子反目。
李世民和朱棣這兩位帝王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一是李世民和朱棣都是當時朝代開國皇帝的孩子,而且兩人的知名度以及功績也都毫不輸於他們的父親。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平蒙古諸部,遷都北平,下西洋、通運河、修永樂大典。二是兩人都是以政變起家,馬上得天下的強者,靠造反起家把上以任皇帝拉下馬的狠角色。李世民當時為了奪得皇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先是殺死了他的長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最後又逼迫父親李淵退位讓賢,雖然他最終登上了皇位但同時也背上了逼父殺兄的罪名。
而朱棣為了登上皇位則發起了靖難之役,在此期間他透過清君側的名頭,率領大軍攻打南京城,直接奪取明皇宮,導致了建文帝在大火中不知所蹤。於是朱棣便取而代之,同時也被公認為是弒君篡位的一個典範。
不可否認他們二人都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可為什麼同樣的篡權奪位,為何李世民被稱為一代明君千秋流芳而朱棣卻成為人民眼中的暴君譭譽參半?
其實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天可汗”李世民用人海納百川、吞吐天下
李世民做皇帝后始終主張仁義治天下,希望百姓能安居樂業,對待舊臣依舊親和重用,比如歷史上最為有名的鏡子——“魏徵”。 魏徵原是太子李建成之太子府臣,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惜魏徵之才留為己用。魏徵此人剛正不阿、一心奉公。
二、明成祖朱棣嗜殺舊臣,生性多疑
明太祖朱元璋得天下後就弒殺功臣,好不容易厚道兒子朱標繼承大統卻好景不長,隨即撒手人寰。建文帝生性懦弱卻也多疑,逐行削藩之策卻藩銷到了深諳兵法、英勇善戰的燕王朱棣身上。即便這樣建文帝還對眾部將說:“絕不可傷害我叔叔,讓我永世揹負弒叔的罵名。”結果燕王在奪位內戰中次次衝鋒在前,望者披靡,終攥取大統於懷中。
朱棣起兵初期準備不足,一邊拉攏舊部,秘密聯絡部隊,招募死士在王府後院打造軍械、訓練兵馬,密謀造反。一邊或於家披頭散髮、裝瘋賣傻,或於街上撒潑打滾、自殘自辱,據說為了讓建文帝派來考察的人相信他真的瘋了,還跳過糞堆。靖難之役打了四年,導致北方赤野千里,饑民遍地,起義此起彼伏,朱棣行軍打仗是沒有後勤補給線的,沒了糧草就向附近的州府縣徵集,但當時天下是建文帝的,地方官員自然不給,朱棣的做法很乾脆,不給就直接搶,其中以山東受害最深。
得位不正加之生性多疑就造成了殺之後快的用人之道。在靖難之變後就對建文朝舊臣進行了血腥的清洗。雖說是為了穩定超局的無奈之舉,但手段卻有些過於殘忍。之後朱棣又多次懷疑建文帝尚在人間,命鄭和下西洋,順便尋覓其蹤影處之。可見永樂大帝手段之狠辣,為了大位,一切都做的出來。所以既使功業再高,如此用人之道,也依然會為後人詬病。
李世民是五千年曆史上必然能進前十的皇帝,為數不多的文治武功都拔尖的皇帝雖說朱棣在武功方面並不差。但是如果要跟李世民比,差距是客觀的,畢竟朱棣五徵蒙古,實際上沒能解決北方蒙古的問題,戰略意圖完全沒能實現。但在文治方面,朱棣在位期間編纂永樂大典。
總體來講,兩位君主均是強者,文治武功無不卓越,一個開創了中國古代最輝煌燦爛文明之先河——貞觀,鍛造了萬世流芳的絲綢之路,奠定了中華古代盛世歷史的標杆。
一個明顯改變了明朝的歷史路徑,打造了天子守國門的先例,其頑強兇悍的作風大大地削弱了蒙古蠻族對中原王朝的入侵,書寫了明王朝最為輝煌的盛世——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