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
2020-06-21 11:25:26 釋出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繼港珠澳大橋工程之後,駐魯央企——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再次參建舉世矚目的世界工程和大國重器。
6月17日,歷經34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西人工島在40米深海下實現“深情一吻”。
此次安裝剛剛經歷颱風“鸚鵡”的干擾,克服了技術首創、船舶首制、氣象多變、長距離浮運等多個困難挑戰,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先行”助力加速。
深中通道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全長約24公里,其中沉管隧道長約6.8公里,由32節沉管組成,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
在這一工程中,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組建了124人的團隊。其中,大部分職工參與了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這支築港精英團隊,主要負責深中通道E1—E22節沉管的舾裝、浮運安裝、沉管墊層及墊層清淤,最終接頭浮運沉放,沉管回填。
沉管浮運安裝,是深中通道技術難度最高的控制性環節。
本次沉管浮運安裝,面臨超長距離浮運、淺水區航道擱淺風險、大徑流海水錶層流速高、回於強度大、導流堤作業空間狹窄等作業難題。中交一航局為深中通道量身定製了一整套沉管隧道施工船組,更自主研發了世界首艘運安一體船“一航津安1”,有效化解了“卡脖子”難題。
“一航津安1”歷時三年研發,集沉管浮運、定位、沉放和安裝等於一體,具有DP定位和循跡功能,是當今世界安裝能力最大、沉放精度最高、施工作業最高效、效能最先進的專業沉管施工船舶。首節沉管安裝,為“一航津安1”正式首發,開世界之先河。
本次對接的首節沉管長123.5米,寬46米,高10.6米,重約6萬噸,相當於一艘中型航空母艦。6月16日凌晨2點,提前完成船管連線的自航式浮運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在桂山牛頭島出塢,依靠自身動力進入浮運航道。同時,14艘隨行船舶組成編隊實時護航。下午6點30分,經過47公里的長距離運輸,以及7次航道轉換,一體船順利抵達西人工島島頭,開始繫泊絞移作業。
經潛水員水下探摸確認,6月17日6時,沉管開始分步驟沉放;12時許,首節沉管經過拉合、水力壓接等作業工序,與西人工島在隧道暗埋段成功實現“初吻”。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對接,採用的是世界首創的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作業方式,實現了世界海工領域的一次跨越,標誌著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正式進入智慧化時代,也將世界跨海通道施工技術提升到新高度。
同時,這也是中交一航局與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設計監理單位、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事部門、船舶設計建造等多家單位通力合作的成果,體現了我國在超級工程建設中強大的綜合協調能力、資源統籌及科技研發實力。特別是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專案團隊積極落實上級與業主單位要求,第一時間組織數百名產業工人有序復工復產,如期實現了西人工島鋼圓筒拆除、沉管舾裝、一體船空載過載演練等重大節點突破,提振了復產達產士氣,激勵了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決心。
首節沉管隧道安裝完成,為深中通道全面推進施工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工程建成後,從中山直達深圳,通行時間由2小時縮短為30分鐘,有效推進兩岸產業互聯互通以及城市群深度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