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怎麼看待英語學了十幾年 一句口語都說不出來這件事?

  DeKeyser 在 1997 年做了一個關於學語言的實驗,三組被試經過 8 周的訓練

  第一組:只進行理解訓練

  第二組:只進行產出訓練

  第三組:理解與產出混合訓練。

  訓練後對三組被試分別進行三種測試:

  第一種測試:只理解

  第二種測試:只產出的測試

  第三種測試:理解和產出合起來的測試

  結果:

  1. 只接受理解訓練的,理解技能增加,產出技能無變化

  2. 只接收產出訓練的,產出技能增加,理解技能無變化。

  3. 接受混合訓練的,理解技能比第二組的理解技能好,但是不如第一組的理解技能好(最好的被試都沒有能超過第一組的理解技能的)。產出技能比第一組的產出技能好,但是不如第二組的產出技能好。

  這個實驗說明什麼?

  語言學習中,理解技能(聽、讀)和產出技能(說、寫)是兩個不同的通道。如果是一個通道,那麼就會相得益彰,那麼第三組被試的理解和產出都應該比前兩組的好,因為他們接受了兩種訓練,理應有疊加效應。

  所以,你可以是一個很牛叉的 reader,做研究、做學問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口頭交流就差的太多。因此,想要提高口語能力,就只能透過訓練口語表達,聽多了,口語表達就好了嗎?聽多了,聽力一定好。看看託福考試,聽力滿分的中國人大有人在,但是口語上 27 分的是不是鳳毛麟角。

  所以不要吵了,說得再多都是你個人的經驗,但是實驗是學者們嚴格控制變數推理而來的,就算不是 universal truth,也比你的一家之言有更廣泛的解釋力。

  7/1 更新

  有回覆想知道實驗的更多細節:

  要提 97 年的這篇文章,不得不從 96 年的這篇【提 96 年這篇的另一個原因是我把 97 和 96 兩篇搞混了,但是不影響實驗結論的推出】。

  1996 年和 Sokalski 合作的文章沒有考察剛才說得第三組,實驗設計如下:

  這是被試的情況(去掉了重修課的、去掉了曾經學過西語的、去掉會說另一種 Romance 語言的背景的、任何缺席某一次考試的,並確認所有被試均未學過實驗所要考察的語言知識的——這個叫控制實驗變數,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

  實驗組和控制組都是

  一週見五天,每天 50 分鐘的課程(不包括 test)

  實驗材料:

  2 個語法解釋講義

  4 個課堂活動

  6 個測試

  一個背景調查問卷

  關於訓練材料:研究者構造了一個“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包括研究者想要考察的語法、詞彙。即,所有的訓練材料皆從這個資料庫出來,是為了保證理解和產出訓練的材料的同質性。同時,也保證了兩種材料的長度、認知複雜度、語言複雜度的一致性。——這叫實驗,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

  研究者特別標明:訓練材料中實在不能避免的一些新詞彙,他們也做了特殊的考察和跟蹤。

  實驗結果如前文所說的結果 1 和 2.

  1997 年的實驗,也就是原答案的實驗:

  首先,學習者學習、接受訓練的是一種人造語言 Autopractan(是一種帶有自然語言特點的人造語言:是詞序靈活的黏著語;名詞有數和格標記,動詞有性和工具性標記;主語可脫落),是作者為了嚴格控制被試已會語言的影響而專門做出的選擇。

  所有的訓練材料如 1996 的實驗一樣出自一個“資料庫”:該資料庫包括 32 個詞語,16 個名詞,16 個動詞。

  被試:61 個付費的志願者,32 男,29 女,按照被試的表現付費。所有的被試參與了 Caroll 1959 年開發的語言學能測試,以保證所有被試的語言學能是同等水平的。

  實驗材料:400 張彩色圖片,附 Autopractan 語的句子。16 個用於詞彙講解,256 用於練習和測試,128 個用於最後的測試。

  實驗過程:先採用傳統的規則教學法確保學習者完全理解實驗涉及的 32 個詞語、4 個語法規則(包括名詞的數、格標記、動詞的性、工具性標記)

  然後,被試被分為三組,也就是我原回答所說得三組(原回答中我把這三組設計和 96 年的實驗記混了,大大簡化了原實驗,但是理念是一致的。但是為細心的讀者帶來了疑惑,在此更正):97 年 DeKeyser 的實驗中的三組分別為:

  所有的被試都保證了完全相同數量的訓練,不同之處在於不同詞法規則所訓練的方式(理解 or 產出)不同。

  測試方法:同原回答。理解練習中的一半用作理解測試,另一半用作產出測試,同理,而產出練習中的一半用作產出測試,另一半用作理解測試。(作者這樣大費周折如此精心,就是為了保證所有被試經過的訓練都是完全相同數目的。)

  實驗結果:同原回答。

  1. 整體上說,只參與理解練習的被試比只進行產出練習的被試在理解上的進步更大,反之亦然,兩種技能上練習量相等的被試在兩種技能上的表現都居中(聽起來的確如評論區的某位同學說得像是常識和廢話,但仔細想想作者嚴謹的設計,選取一門人造語言,三組被試完全相同的訓練數量,而且所有的被試在訓練前經過同樣的詞法知識的獲得。這個結果可謂揭露了一個真相,堪稱經典。)

  2. 作者的資料在很大程度上支援練習具有技能 - 專門化的效果,也就是說,如果練習一種技能,另一種技能會急劇降低,而不是說透過理解訓練而獲得的語言能力在產出和理解中就有同樣的效果(所謂齊頭並進)

  實驗設計的多複雜,說實話,沒經過幾十篇實證性文獻閱讀的訓練,就算中文寫出來,也不一定能看明白。實證研究往往揭露的都是一個比較有侷限性的真相,但是這個真相依然比個體案例有更大的解釋力,這也是實證研究受大家重視的原因。

  儘管實證研究是嚴格實驗室環境下操作的,但是這也不妨礙我們把它的結論推廣,或者說腦洞大開的假設,所有的現有的好科學、好研究其實也都有腦洞大開、想象力豐富的程度在,不是嗎?

  換一種說法,研究人員用 60 個學生就得出了比較可靠的資料結論,如果給他 6w 個被試,結果是不是會更有說服力了?

  這個實驗最偉大的地方在哪裡,給你一輩子也想不出,DeKeyser 直接反駁了“只要有輸入,語言自然習得”的觀點,間接反駁了喬姆斯基的語言能力“先天觀”——語言是與生俱來的能力,環境僅起到觸發的作用。

  DeKeyser 說,沒用的,你得練。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99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怎麼看待英語學了十幾年 一句口語都說不出來這件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