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大學新生活,你準備好了嗎

  【走好大學第一步·你問我答】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成明

這一年,對於即將邁入大學校園的你來說,註定難忘。勤學十餘年,闖過一千多萬考生參加的2021年高考,跨越重重關卡,你終於迎來了嶄新的人生。

在大學校園,你將面對更加多元的選擇、更加豐富的生活;在這裡,你將從一位懵懂少年逐漸成為富有見地的青年;在這裡,你將結交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瞭解世界的絢爛多姿。當然,你也將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迷茫、焦慮,或煩惱、躊躇……

馬上開學,你準備好迎接大學新生活了嗎?

為此,光明日報推出《走好大學第一步》欄目,邀請專家、老師、輔導員以及一線從業者,為大學新生答疑解惑,提供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大學學業發展指南。

擁抱大學新生活,你準備好了嗎

2021年6月26日,湖南交通工程學院學生在教室拍照留影,給青春留下美好的記憶。李瓊攝/光明圖片

  1.掌握解決複雜問題的思維方法

  學生:老師們都說大學學習不能再靠死記硬背,拼的是自學的能力。我感到很惶恐,不知道一切靠自己,行不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薛新龍:在大學階段,自主學習的能力確實非常重要,但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自主學習並不意味著一切靠自己。大學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隨著現代科學研究的深入和分化,團隊協作已經成為攻克科學難關、實現科技進步的必要環節;相應的,大學生透過自主學習掌握專業知識和科研技巧,也就不能等同於“單打獨鬥”式的封閉學習,而是需要以更加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心態,在大學環境中汲取成長養分。

與高中相比,大學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元,除了基於本專業的課程體系之外,同學們還能獲得其他學科知識的選修課、講座報告和實踐活動等等;教學方式也更加開放包容,相對靈活的授課形式有助於打破課堂和班級約束,促進師生充分互動。大學教育的這些特徵,要求同學們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主動獲取者,透過獨立思考和團隊協作等多樣化學習方式掌握高深知識。

事實上,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自主學習,多數大學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組織制度保障。如同學們可以利用任課老師和助教輔導答疑制度,對自己沒有完全掌握或想深入探究的專業課程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可以就學習發展、生活習慣和就業選擇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向輔導員或班主任尋求建議;也可以根據個人身心健康發展需求,及時諮詢學校的心理輔導機構。總之,同學們不必為大學裡的自主學習感到惶恐,而應在學習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掌握解決複雜問題的思維方法,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中。

  2.認真聽講事半功倍

  學生:目前,我對自己所學專業瞭解不多。如果發現學得很吃力,我該怎麼辦?如果在瞭解這個專業之後,我發現自己不喜歡,沒有學習熱情,又該怎麼辦?

  海南師範大學教授沈有祿:初入大學,肯定會有許多同學對專業內容不瞭解。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必驚慌,首先要認真學習各院系開設的入學教育相關內容。學院入學教育會向新生詳細說明各專業培養方案所涉及的課程、知識與方法體系。如果是跨學科學生,還可向學院和所在系所反映情況,請院系加強對相關專業入學教育,增設跨學科(文理)招生的補修課程。同時,在日常學習中,同學也要認真聽講,積極消化,課後可透過慕課影片材料等進行基礎鞏固。在我看來,課上認真聽講的效果勝過課後兩倍時間的自我學習,事半功倍,透過課後作業可以強化知識點與方法的掌握與運用。

更重要的是,同學們可以多讀一些專業代表性人物傳記以及學科發展史料,從泰斗人物的成長經歷與成功故事,以及學科發展史中尋找共同點,從而增強對專業的認同度,提高學習興趣。如果真的不喜歡所學專業,可向學校申請轉專業,或選修(輔修)感興趣的專業。如大一時努力學習,學年末成績在前百分之五,一般會獲得學校轉專業的機會。另外,同學們也可以考慮申請輔修與本專業相近的專業,如學外語的可以輔修經濟、貿易或法律,學政治的可以輔修歷史,學工科的可以輔修計算機、軟體程式設計或人工智慧等專業,努力使自己成長為複合型專業人才。

擁抱大學新生活,你準備好了嗎

近日,江蘇省南通市舉行大學生軍訓彙報展演,新生代表進行了佇列展示、歌曲演唱、戰傷救護和國防教育主題演講,磨練意志增強國防意識,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徐培欽攝/光明圖片

  3.大學的三類資源要用好

  學生:老師、學長學姐都說大學是個資源寶庫。校園裡有哪些資源值得重視?我該如何發掘、利用這些資源?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輔導員張傑:來到大學這個資源寶庫,同學們要充分用好這三類校園資源,實現自身的全方位發展。

首先,要用好學習資源。學習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要用好課堂上每一分鐘,在接收、互動、問答中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課堂之外,講座也是不錯的學習機會。當然,大學圖書館是一所大學非常重要的地標性建築,它是知識的殿堂,不僅有浩如煙海的館藏資源,還有觸手可及的電子資料資源,因此,同學們要用好圖書館資源,切莫“臨近期末安家圖書館”,而要“有事沒事常看看”。還要強調的是,學好專業知識只是一方面,同學們還要特別重視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努力培養辯證思維能力。

其次,要用好實踐活動資源。同學們不僅要學好理論知識,還要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增長才幹。社團是大學裡的“快樂星球”,同學們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參加社團活動,不僅能培養興趣愛好,還能提升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策劃執行能力、交流表達能力等。學校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對個人發展、社會進步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等到了較高年級,同學們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學涯職涯規劃、知識結構背景進行專業實習,體驗職場、瞭解社會。

再次,要用好人際關係資源。大學既是一本“有字之書”,也是一本“無字之書”,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同樣是一門大學問。師生關係最好的狀態是亦師亦友、互相尊重。老師們都是人生路上的“過來人”,同學們遇到困難要主動向老師尋求幫助。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性格各異,可以說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在朝夕相處中,多一些換位思考、包容體諒,一起進步,共同成長。此外,校友也是很珍貴的資源,各行各業出色的校友既是學習榜樣,也是很好的人脈資源。

  4.切不能因考證而捨本逐末

  學生:聽說我們在上大學時需要考很多證書,才能在畢業時增加自己的職業競爭力。對此,我需要怎麼規劃,考什麼證、什麼時候考?

  華北電力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王棟樑:大學生考證可以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擴充知識面,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增加求職“籌碼”。但證書的考取應與自己的從業目標與方向相結合,不能盲目跟風,數量也不是越多越好。怎麼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考取證書?同學們要思考三個問題。

一是需不需要考證。大學生考證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增加職業競爭力,對於一些特定行業來說,相關證書是從業必備條件,這就要求大學生基於自身專業、職業興趣和未來發展把握是否需要考證,比如想當老師,教師資格證就是必考的證;想當證券交易員,證券從業資格證就是必考的證。也有一些證書是求職的加分項,比如會計行業的註冊會計師(CPA)證書,雖然大四才能報考,但科目多,複習時間長,可以從大一大二就開始備考。

二是考哪些證。在大學的考證大軍中,同學們常提到一句話:“證多不壓身”,但事實並非如此。求職時,過多的證書非但不能體現競爭力,還會讓招聘單位覺得應聘者求職意向不夠明確。在考證之前,我們一定要做好“磨刀工作”,諮詢已就業的學長學姐、請教專業課老師,檢視意向企業招聘簡章,能更好地瞭解行業最新動態、工作內容實際需求和具體崗位能力要求。

三是為什麼考證。除從業資格證外,考證是大學的一門“選修課”,是錦上添花,切不能因考證而捨本逐末。從不少痴迷於考證的同學身上,我們不難發現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僥倖心理”:“萬一這個證書,對工作有用呢?”其實,大學有很多能夠證明自身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的事項,比如學習成績。華北電力大學有一項針對用人單位的調查:“在招聘過程中,您最看重的學生能力”。連續十年,學習成績這一選項都高居第一。因此,與其花費大量時間考取五花八門的證書,試圖抓住不確定的“萬一”,還不如踏實學習,先做好確定的“板上釘釘”。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31日 1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42 字。

轉載請註明: 擁抱大學新生活,你準備好了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