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被時代風口送上天的一代名將,卻敗於成功太快

公元前208年,中國正處於一個如火如荼的大亂世。
這一年,李斯被趙高與胡亥聯手奪權下獄,之後被腰斬於咸陽鬧市;這一年,被始皇帝派出拓土嶺南的趙佗,經過連年苦戰,終於平定了越南;這一年,舉起反秦大旗,聲勢浩大的項梁軍與章邯決戰與山東定陶,最後一敗塗地,身死人滅。
對於項梁來說,成功與失敗,都來得太快了。
項梁:被時代風口送上天的一代名將,卻敗於成功太快

▲ 項梁 | 劇照
1
當秦軍的黑色戰旗插遍六國之後,始皇帝嬴政終於實現了秦國的百年大夢——掃平諸侯,統一華夏。
而在秦的統一戰爭中,楚國在名將項燕的帶領下,死傷最為慘烈,所以即便是最後被滅國,楚人也發誓要復仇: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項梁是楚將項燕的兒子,在楚國被滅的滔天災難中,他僥倖逃得一條性命,從此流落民間。
後來項梁因一時血勇而殺人,所以帶著侄子項羽逃到了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一代躲避。
項梁:被時代風口送上天的一代名將,卻敗於成功太快

在這裡,項梁憑著自己出眾的社交及軍事才能,結交了大批當地的豪傑,為以後的反秦事業奠定了基礎。
秦朝末年,秦二世當政時期,苛政猛於虎,受不了朝廷嚴苛法令的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至此,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天下皆反。
而項梁也看到了時代贈予的機會,在他正準備起義時,機會便送上門了。
會稽郡郡守殷通自認為與項梁交好,他召來項梁,並坦露了自己也想在亂世中起義的野心。
他還對項梁說,自己想任命項梁與桓楚為大將,率先向秦軍發動攻擊,以奪得戰爭的主動權。
但項梁豈是甘心屈於人下之輩,他知道起義的先機不能被殷通霸佔,於是便起了殺心。
於是項梁便對殷通說,我侄子項羽知道桓楚的下落,我把他召來,你自己向他詢問。
殷通非常高興,他急忙派人去尋找項羽。很快項羽便進入郡守府,但隨他而來的還有一口寶劍。
項梁:被時代風口送上天的一代名將,卻敗於成功太快

▲ 項羽 | 劇照
項羽見到殷通和項梁之後,並沒有多說話,只見此時項梁使了一個殺人的眼色,項羽便寶劍出鞘一劍劈了殷通。
桓楚是當時的名將,他的下落是非常重要的訊息,如果項羽知道這個訊息,項梁怎麼可能不知道呢?
所以項梁對殷通說的話,明顯是他想找一個藉口,好把項羽這個殺人的“核武器”給調過來解決殷通。
因此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敷衍的背後往往就是捅刀子,因為如果不是目的不純,又何必敷衍!
殺了殷通之後,項梁在江東地區徵集了一支八千人左右的軍隊,並任用當地豪強作為軍事將領。他的反秦事業正式開始了。
2
後來舉天下首義的陳勝被秦軍悍將章邯所敗,不幸遇難。陳勝的部下慌亂之間趕緊邀請項梁率軍營救,此時項梁也正好想擴充實力,於是便欣然率軍前往。
項梁率軍北上後,首先遇見了同為起義軍的陳嬰。陳嬰本是秦朝官員,後來因為德高望重而被推為起義軍首領。
但他本身卻膽量不足,後來在其母親的勸說下,陳嬰將首領之位讓於項梁,原因是害怕造反失敗後承擔殺頭的風險。
說白了,在陳嬰推讓首領之位時,也把造反失敗的風險推給了項梁。
所以當別人平白無故讓給你好處時,有時不是因為他人好,而是因為他無法承擔好處背後的風險。
但如果此時你也只看到好處而看不到風險,那麼你也就離失敗不遠了。
項梁自然是看到了風險的,但是他更明白,成功的前提就是要承擔風險。所以他義無反顧的接受了首領的位置。
陳嬰的退位讓賢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再加上項家在楚國世代為官積累的威望。有許多大小不等的起義軍都來投靠項梁,項梁的軍隊一下子擴充到六七萬人,聲勢頗為浩大。
項梁:被時代風口送上天的一代名將,卻敗於成功太快

項梁北上之後連戰連捷,最後與秦將章邯的部隊相交鋒,不幸小敗。此時項梁也得到了陳勝被害的確切訊息,而其他各路義軍得知這個訊息後,心中對秦軍畏懼萬分,各路義軍有著分崩離析的危險。
但項梁卻在其中看到了機會,陳勝舉天下首義,是天下義軍名義上的首領。現在他被害,如果誰能夠出面整合天下義軍,誰就是天下義軍的下一個首領。
所以項梁憑著自己連戰連捷的軍功,以及楚國項氏後裔的身份,召集天下義軍開了一個軍事會議聯盟。商討大家如何聯合作戰對付秦軍。
項梁召開軍事聯盟會議,來的不僅有當時天下各路造反的諸侯,更有一個智謀無雙的老者——範曾。
范增投靠項梁時已經70歲了,但他老當益壯,對當時天下的局勢瞭如指掌。
范增對項梁說,陳勝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他出身庶民自身影響力不大,所以無法號召天下的人和他一起造反。
而將軍你雖然是楚國貴胄之後,但也畢竟影響力有限,你應該找一個楚王后裔,把他立為新楚王。利用他對楚人的號召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我們的軍隊中來。
項梁:被時代風口送上天的一代名將,卻敗於成功太快

▲ 范增 | 劇照
項燕對範曾的話大為贊同,他立即派人去民間尋防楚王的後裔,後來找到了一個叫熊心的孩子,並將他立為新楚王。
民間的許多老百姓知道這個訊息後,都認為楚國復國有望,大家歡欣鼓舞,所以又有許多人加入了項燕的軍隊。
自古以來,中國人成就大事,最講究的就是借勢。項梁借用楚國王室的威望來迅速的擴充軍隊,就是如此。
那麼為什麼楚國王室的招牌那麼好用呢?因為在亂世中,草頭王多如牛毛,所以老百姓應該選擇誰才能成功是個問題。
而這時候大家本能的都會認為曾經有名望,有勢力的人成功的機率更大。
所以亂世中的借勢,其本質就是,借他人的聲勢為自己裝門面,好讓別人在選擇自己的時候多一絲安全感。
3
項梁的軍力得到了擴充之後,他繼續率軍與秦軍苦戰,並先後多次戰勝秦軍。至此,項梁對秦軍的戰績已經聲動天下,在天下人的心中項梁已經成了當世的一代名將。
但此時項梁的心態卻發生了變化,他起兵不過短短的數年,就已經由一個落魄貴族,一躍飛昇到了天下名將的地位,他驕傲了。
不僅是他,他手下的那些士卒也對秦軍產生了怠慢之心。
而此時項梁的一系列勝利,成功地引起了秦帝國的極大關注。帝國的軍隊不斷地從西北向中原地區調集,一場生死大戰在所難免。
項梁:被時代風口送上天的一代名將,卻敗於成功太快

最終數十萬秦軍在名將章邯的帶領下,於定陶(今山東菏澤)這個地方和項梁決戰,而項梁雖殊死拼殺,但還是因寡不敵眾而戰死,一代名將就此歸天。
項梁的成功,除了自身能力出眾之外,更因為趕上了秦朝末年,天下反秦的時代紅利與風口。
而他的失敗,除了因為此時秦軍的實力還很強之外,與它的快速成功也脫不了干係。
因為他成功的太快了,所以自信心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自負,因此最終才會在定陶敗於秦軍。
所以這告訴我們,時代的風口將你拋上天的那一刻,你同時也就有了被扔下地面的風險。
因此,不論形勢如何變化,首先要把控好的是自己的心態,心態變了行為方式便會改變,行為方式一旦改變,便有可能被時代所拋棄。
當然,就算他不自負了,平定天下的路上依然會碰到其他的很多艱難險阻,但自負的他,在平定天下的這場通關遊戲中,註定會倒在較前的關卡上面。
項梁雖然死了,但他一手創立的抗秦事業並沒有隨之消散,他的侄子項羽,把這項事業發揚光大到了極點,最後終結了這個龐大的帝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40 字。

轉載請註明: 項梁:被時代風口送上天的一代名將,卻敗於成功太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