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孤獨感是一種什麼情緒 身在人群如處孤島
沒有任何一種感覺是純粹消極、毫無存在價值的。即使是在痛苦、委屈、震怒等等負面的情感體驗背後,往往有其存在的必要和價值。如疼痛的感覺,提示了身體某處的病變;委屈的感覺,提示了付出與獲得、遭人誤解和渴望理解的失衡;憤怒的感覺,提示了自己身心遭到了威脅,需要啟動自我的保護。孤獨感的存在,提示了自我某個層面的“失聯”狀態,每一次讓人感覺淒涼、沉寂的孤獨感,都在提示我們需要與某個人、某種心理活動、某種生存狀態,建立和保持聯結。
內心失去聯結的感覺,在中文裡有很多表達的詞語:舉目無親、孤家寡人、異客、煢煢孑立,形影相弔、鏡中的陌生人等等這些詞語在描述了人在不同層面體驗到的孤獨體驗。
參照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龍對於孤獨的解析,可以把我們日常體驗到的孤獨感,分為人際孤獨、心理孤離、存在孤獨三個層面。其中任一層面出現了失聯狀態,都會導致孤獨感的出現。
第一個層面是人際孤獨。意指和他人的分離。
我們和自己熟悉的人,有了地理上的距離、無法面對面交流時,我們會自然地產生想念、懷念的感覺。我們可以暫時把注意力大量地投注於外界的事務,但伴隨著身心的疲憊,我們內心想和人交流、談心的渴望也會慢慢升起。在匆忙之餘如果沒有人可以去傾訴、交流,那種無人應答的孤獨感,會很強烈。尤其在遭遇事業不順、人際衝突時,內心的創痛感,在無人可以傾訴的背景下,會被放大、摻雜更消極的無助與自責感,“為什麼我連個可以說說話的人都沒有”?
這是人際孤獨的本質,這種孤獨感,提示著我們,需要留出時間和親友交流、必要的時候需要見面聊個痛快。而現代,QQ、微信、陌陌等即時溝通軟體的盛行,給人們緩衝這種人際中的孤獨製造了條件。當我們體會到人際的孤獨,需要做的,只是敢於正視內心渴望和人保持聯結的需要,主動地邁出溝通的第一步,受到邀請的人,如果也需要這種交流,兩個人持續的對話就一起緩解了這種孤獨感。
第二個層面是心理孤離。是情感和理性、自我要求和真實感受之間的分離。
歐文·亞龍總結道,人如果過多的壓抑了自我的情感,只在認知和理解上,和自己保持聯絡,壓抑自我的感受和慾望。把“應該”或“必須”當成自己的願望、不相信自己的判斷或埋沒自己的潛力,都被稱為心理孤離。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工作中,我們時常體驗到重複感,並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體會不到這麼做的意義,只是盲從於大多數人的意見、遵從於過去的習慣而維持原樣。這一過程已經不再帶來新鮮的體驗,我們成為我們心靈上的陌生人,我們與內心的需要、深層的體驗失去聯結。這導致我們的內心變得空洞、做事情變得沒有熱情。覺得做了又當如何,只是業績更高、成績更好、有了更好的皮包和手錶,但是內心卻不再能體驗欣喜與滿足。這時候,即使我們渴望表達自己的空洞感、無趣感,也很難被人理解、聽懂,這就自我與心靈孤離的寫照。
這種人群中的孤寂、疏離的感覺,我們很少歸類為孤獨感,更多說成是人變得麻木、空洞。但這麻木的背後,是自我與基本的需要、真實感覺的疏離。心理孤離的感覺,提示著我們要正視內心情感與理性、真實需要和自我要求之間的分離。
第三個層面是存在孤獨。指的是“個體自身與任何其他生命之間無法跨域的鴻溝,是一種更基本的孤獨——人與世界的分離”。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與世界有深刻的聯結,希望看得懂世界的變化,也融入於世界的變遷。但是我們每個人所體驗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體驗,與外部世界接觸越多,我們會越發看到自己的特殊性。
我們性格的完成正是在和世界一次次的交流中確立和完善的,但是獨特的經驗、閱歷塑造了我們的性格的同時,囿於自身經驗的侷限,我們越發地難以從別人的交往中,獲得我們完全一致、我們彼此認同的感覺。
我們越發地承受著只有我是我,我也只能是我的困境。成長的過程,不斷驅使我們走向未知、告別熟悉的環境和慣常的依賴。這不斷觸碰未知的自我、未知的世界時,我們飽受著無法被人理解、無法再放下自我、投身於關係的孤寂感。這是無法抗拒的孤獨,是最強烈的孤獨感。存在主義心理學認為,人註定孤獨,是人不可改變的終極現實之一(其餘三個是死亡、自由和無意義)。
而對抗存在孤獨的最主要力量是關係。存在孤獨感的出現,提示著我們需要尋找完整而意義的愛,來“彌補孤獨的痛苦、分擔孤寂”。
所謂完整的而有意義的愛,是指,需要建立基於對對方完整的認識和接納、認可對方是獨立、有感情的人,建立一種馬丁·布伯所說的“我和你”的關係。
如果要想建立真實而深刻的關係,以此緩解存在性的孤獨,需要我們能夠真實地傾聽他人,放下對他人的期待和刻板印象,讓自己在他人的反應中成長。
綜上所述,孤獨感並不是只有消極意義的情緒體驗,它的存在提示我們不同層面的“失聯”狀態。我們要想從孤寂和落寞的感覺中倖存下去,首要的是去體驗、去覺察自己體驗到的是哪一種孤獨感,學著去接納、面對它的存在,理解它想表達的需要,以此,在內心和行為上做出調整,開啟未知生活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