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九鼎”真實存在,那麼,它到底去了何處?今天給出最終答案
大禹治水以後,使用大量青銅打造了九尊象徵著“王道”的巨鼎。九鼎不但自身分量重,它在古代帝王心目中的分量也重。只有得到了九鼎傳承的皇帝,才是“王權天授”的合格皇帝。
然而,在秦漢以後,我們再也無法從後來的朝代裡找到九鼎了,它們都去了哪裡呢?
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鼎所代表的含義。
大禹時代的九鼎,不但象徵著金屬冶煉技術,還代表部落聯盟已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天子九鼎”,其實,就是家天下的象徵。“問鼎中原”這個成語,便是建立統一政權的意思。
九鼎長著什麼樣子呢?
《左傳》記載,夏初統治者禹命令九州的州牧進貢了大量青銅,並使用這些青銅打造了九鼎。在九鼎之上,雕刻著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在製作完畢後,這九尊巨鼎被擺放在王宮的正門口。傳說,大禹將每個地區最危險的生物雕刻在鼎上,所以,人們在看完了九鼎之後,就知道哪裡有危險的物種,避凶就吉。
這種做法贏得了上天的嘉獎,所以,夏朝得到了老天的庇佑,國祚得以傳承。“禹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象陰數。使工師以雌金為陰鼎,以雄金為陽鼎。鼎中常滿,以佔氣象之休否。當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將末,九鼎鹹震。皆應滅亡之兆。後世聖人,因禹之跡,代代鑄鼎焉。”
相比之下,《拾遺記》中的記載更具玄幻色彩。“鼎水忽沸”、“九鼎鹹震”的說法,讓這九尊象徵著王權的裝飾品,成了實實在在的神器。當然,對於這種神話我們只能一笑置之,倘若,九鼎真的擁有預言未來的神威,這些王朝又怎會覆滅呢?
在筆者看來,之所以打造九鼎多半還是為了讓它創造政治價值。從九鼎取自九州青銅的這一資訊中我們就能看到,夏禹有可能將九鼎作為九州的信物,意為自己是九州共主。
而九鼎的傳承,一直延續到周朝。
東周時期,周天子的影響力與日俱減,所以,許多諸侯都萌生了奪取九鼎的打算。名義上是對這些青銅旮沓感興趣,實際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取而代之,自己當天子。
最早對九鼎露出覬覦之心的,便是楚國國君。
《史記》記載,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領大軍進攻西戎,在發兵的過程中路過洛邑,楚莊王不知出於什麼目的竟拉開陣勢,向天子王廷展現了楚軍的戰鬥力。看到楚國在自家門口閱兵,周定王自是十分惶恐。畢竟,當今天子式微,這些諸侯都把天子當成了軟柿子。
為了安撫閱兵的楚莊王,周定王派遣王孫滿帶著禮物來到楚軍陣前。楚莊王擺出一副大咧咧的樣子,向王孫滿問了一個問題:“你說,天子宮外的九鼎到底是輕是重?”王孫滿怎會不知楚莊王心裡的小九九,於是,他冷冷地說道:“鼎的輕重在與德行,而不在於其本身。”
說罷,王孫滿給楚莊王上了一課,給他好好的講了一番九鼎自夏朝到東周的歷史,並提出:“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周雖然不復往昔,但仍是天命所歸的正統王朝,所以,鼎的輕重不是你這個做諸侯的應該問的。
楚莊王碰了壁,自討沒趣,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由此可見,“問鼎中原”最早的意思,就是對江山社稷包藏野心,打算篡奪正統。
周德衰微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戰國之末,當時的周王室已不具備半點影響力。根據《戰國策》的記載,周顯王時期秦國揮師來討,打算將九鼎據為己有。周天子走投無路,只能向齊國發起了求援,迫使秦兵撤退。可惜,當時沒有一個諸侯國把大周當回事,不能指望每次都有國家救援大周。
到了秦昭王上臺時,東周還是覆滅了。
因為現代人都沒見過九鼎,所以,對於九鼎的猜測也從未停止過。大禹究竟有沒有打造九鼎?如果有,九鼎最後去了哪裡呢?
根據《左傳》的記載,九鼎的確是在夏朝時鑄造的,卻沒說是哪一位統治者鑄造的,只是模糊地給出了“夏之方有德”的資訊。《史記》則確定了時間點,稱:九鼎是在大禹集合“九牧之金”所打造的。《墨子》的觀點則不同,認為鑄造九鼎的人是啟,而不是大禹。
當然,持有這些觀點的學者,都認為九鼎是真實存在的。
持有反對意見的學者則認為,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並沒有將象徵著九州的九鼎搬進阿房宮,反倒有不少關於九鼎並不存在的佐證。
例如,漢朝滅掉立國僅有幾十年的秦國時,並沒有從關中找到九鼎。當時,秦王子嬰投降時,交到劉邦手裡面的只有玉璽。《戰國策》雖然信誓旦旦地說九鼎真實存在,但這一資訊是否真實著實引人懷疑。該書稱:周朝在得到九鼎時,每個鼎都要由九萬名民夫才能抬動,總共動用了九九八十一萬人。周朝有調集八十一萬人的能力,這世界上卻不存在由九萬人才能抬動的鼎。
也有不少學者希望以事實說話。透過現代考古發掘,考古學家發現了夏朝時期的歷史遺蹟中出現了青銅器。由此可見,夏朝人是具備青銅冶煉工藝的。至少,在技術層面而言鑄造九鼎是完全有可能的。單憑史料裡的文字漏洞來全盤否認九鼎的存在,顯然是缺乏說服力的。
既然鼎是確實存在的,那麼,它到底去了何處呢?
有學者仔細分析了《史記》關於九鼎的記載,發現裡面的說法無法前後驗證。周朝、秦朝的本紀都提到,在秦昭王五十二年時,秦軍顛覆了東周,將九鼎送回到秦地。對於這一點,《秦始皇本紀》裡的細節更多一些,稱在將九鼎運輸到咸陽的過程中,因為風大,以至於一個鼎被刮進了泗水不知所蹤。
如果這兩種說法成真,那麼,最起碼有八鼎被送到了咸陽,即便它們失蹤,也只能是在秦朝建立之後。在唐人修撰的《史記正義》裡,我們同樣能看到“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飛入泗水”的說法。
然而,《史記·封禪書》的部分又與前文自相矛盾:“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由此可見,九鼎早已隨著東周覆滅而失蹤了,根本沒有被搬到咸陽的王宮裡。
當然,這裡說的有可能是先前被風吹到泗水裡的一鼎,未必是全部九鼎。
《漢書》的記載,沿用了兩種說法,不過卻專門提到:“周顯王之四十二年,鼎淪沒於泗水彭城下”從這裡可以看到起碼有一鼎沉沒於泗水不知所蹤。
後世學者對這種模糊不清的說法充滿懷疑,例如,清朝時期的學者全祖望、沈欽韓就曾進行過深入的研究。王先謙在修撰《漢書補註》的過程中,沿用了全祖望、沈欽韓的說法,並進一步擴大分析範圍。根據王先謙的分析,九鼎的去向有可能是這樣的:
首先,周國在各個大國的夾縫中發展艱難,經濟上曾蒙受巨大的困境,所以,為了緩解經濟壓力,周天子不得不將青銅鼎熔化造錢。然而,熔鼎造錢無疑是影響大周國威的下下之策,這件事是不可能對外聲張的,所以,就只能給出遺失的解釋了;
其次,史料中所記載的秦國滅掉東周奪取了九鼎,只是時人的猜測而已,沒有任何證據,不屬實情;
最後,九鼎沉入泗水的說法,亦屬於秦人的謠傳,連秦始皇本人都成了被愚弄的物件。
這些說法顯然解釋了史料中令人匪夷所思的矛盾之處,但也未必是最權威的。
在周人眼中看來,九鼎是國家天命的象徵,有九鼎才有國家,所以,怎會將九鼎全部熔了造錢呢?況且,以夏朝時期的青銅冶煉技術而言,九鼎的“體格”未必太大。否則,楚莊王也不會用戲謔的口吻說:“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
所以說,在我們想象中沉重的九鼎,有可能只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小鼎。它所代表的含義,自然無比沉重,但這並不代表九鼎本身很重。所以,周天子更不可能因為少量青銅做出熔鼎這種蠢事了。至於九鼎被風吹到泗水這件事本身就不符合常理,所以,我們沒必要分析了。
重新來看史料中關於九鼎的記載,我們便會發現,雖然,各家對九鼎失蹤時間和地點的說法都對不上號,而且,沒有任何史家能拿出九鼎被銷燬的佐證。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九鼎仍存在於世,或許就被埋藏在哪座帝王陵墓中。
當然,如果九鼎在東周覆滅之前就已經失蹤,那麼,它們被埋藏在關東某處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倘若九鼎是在秦末遺失的,那麼,有可能將來考古人員會在關中找到線索。
參考資料:
【《左傳》、《墨子》、《漢書》、《史記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