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進攻長安之戰,天時地利人和皆佔,真乃天命所歸之人
大家好,我們的燁霖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所謂人和:是指李淵在起兵之初,其麾下人才濟濟。有著裴寂、劉文靜這樣的謀臣,有長孫順德、劉弘基這樣的武將,又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個雖年輕,卻能獨擋一面的兒子。李淵有著如此搭檔,何愁大事不成!
為此,他就下一步的行動路線和將士們展開了討論。我在上一篇文章說道,李淵在進攻長安的過程中,有兩道阻力,一道是隋將宋老生駐守的霍邑,一道是在霍邑後面屈突通所駐守的河東郡。在此之前,霍邑已經被李淵拿了下來,所以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屈突通駐守河東郡了。
此時,軍中將領關於是否攻打河東郡分成了不同的兩派:
一部分認為:先不要攻擊屈突通重兵駐守的河東,而是繞過屈突通,從龍門直接渡過黃河,招降當地義軍,奪取潼關北面的永豐倉。如此一來,在攻克長安之前就可以控制整個關中。
另一部分人認為:應該先把河東郡這顆釘子拔掉,再渡河入關,以免我們進攻長安時遭到屈突通的進攻。
對於這兩個建議,一向謹慎的李淵並沒有立即做決定,他準備先招降關中的義軍,與他們聯絡之後再做打算。
八月十八日,李淵給關中最強勢力的首領孫華寫了一封信,希望孫華能前來歸附他。六天後,孫華果然率兵前來歸附李淵。李淵大喜過望,給孫華封了一大串官職之後,便與左統軍王長諧、右統軍劉弘基等人率步騎六千人,與孫華一起渡河,在黃河西岸紮營,等待大軍主力。
九月初七,按耐不住的屈突通擔心腹背受敵,派遣他手下的將領桑顯和率領數千騎兵,於深夜渡河,襲擊王長諧的軍營。王長諧猝不及防,接連失利。危急之時,孫華率軍前來救援,與王長諧合力,大破屈突通軍。
九月初十,李淵率大軍將河東城團團圍住,對河東城發起了進攻。但是,屈突通並不是無能之輩,他據險而守,李淵的連番攻擊都被他擋了下來,致使李淵大軍傷亡慘重。
李淵意識到,這座堅固的城池不可能輕易被攻克,再這樣打下去只能徒增傷亡,因此他決定放棄河東郡,準備渡河入關。
“屈突通擁大眾、憑堅城,吾舍之而去,若進攻長安不克,退為河東所踵,腹背受敵,此危道也。不若先克河東,然後西上。長安恃(屈突)通為援,通敗,長安必破矣”。
“兵貴神速,吾席累勝之威,撫歸順之眾,鼓行而西,長安之人望風震駭,智不足謀,勇不及斷,取之若振槁葉耳。若淹留自敝于堅城之下,彼得成謀修備以待我,坐費日月,眾心離沮,則大事去矣。且關中蜂起之將,未有所屬,不可不早招懷也。屈突通自守虜而,不足為慮。”
但與上次一樣,李淵並沒有立即做決定,還是保持了他一貫謹慎的作風。對於上述兩種意見,他決定雙管齊下,留一部兵力繼續圍攻河東,自己則率主力向關中進軍。
九月十六,李淵率軍抵達朝邑指揮全域性。命令李世民率軍經略渭北,李世民所到之處,收編了大批隋軍以及農民起義軍,短期之內,聚兵九萬餘眾,立營於涇陽,從北面對長安包抄。與此同時,李淵又命令李建成、劉文靜,王長諧等人進駐永豐倉,扼守潼關,防備東邊可能出現的隋朝援軍。
至此,隋朝的政治中心長安已經完全暴露在了李淵面前,幾乎已經成了李淵的囊中之物。李淵距離他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另一邊,當屈突通得知李淵已經渡過黃河直撲長安時,他命令手下堯君素堅守河東,自己則率精銳南下潼關,馳援長安。
混戰中,劉文靜被流矢擊中,將士們士氣大挫,隋軍此時已經攻下了他們的兩座營寨,只剩下最後一個也岌岌可危。
就在劉文靜以為他們要全軍覆沒的時候,隋軍突然停止了攻勢。原來,桑顯和認為,此時的劉文靜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不足為懼
,而他與將士們已經鏖戰了一晝夜,早已飢腸轆轆,決定先回去吃頓飯,等吃飽肚子再來解決劉文靜軍。
看著狼狽不堪的桑顯和,屈突通心灰意冷。前面的去路被堵,後面的根據地被圍,他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他意識到長安的陷落已經不可避免,距離隋王朝的覆滅日子已經是屈指可數了。但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既不能挽狂瀾於既倒,也不能扶大廈之將傾斜。此刻的屈突通,一股深深地無力感襲上心頭,他感到了深深地絕望。
大業十三年九月末,兵精糧足的李淵開始縮小對長安的包圍圈。與此同時,李世民又派劉弘基攻取了扶風,然後率軍南渡渭水,進駐阿城。此時,李世民手下的兵力已達13萬。
九月二十七日,駐守永豐倉的李建成也奉李淵之命,率部從新豐直驅長安。
九月二十八日,李淵率軍一路西進,所到之處,隋朝興建的離宮別苑等一一拆毀,宮內的所有宮女全部放回家。
十月初,李淵率軍抵達長安城下,在春明門外紮營,各路人馬全部集結,此時李淵兵力共計二十餘萬。看著近在咫尺的長安城,李淵想兵不血刃拿下此城,於是他不斷派遣使臣到城下,勸說城內守軍衛文升等人開啟城門,但衛文升卻不予理睬。
十月辛巳,次長樂宮,有眾二十萬。隋留守衛文升等奉代王侑守京城,高祖遣使諭之,不報。
後記
縱觀李淵從起兵到佔領長安的過程,這一路走來,天時、地利、人和幾乎都站在他這一邊:
天時地利人和都站在李淵一邊,不得不說,李淵真乃天命所歸之人!
參考資料:《新唐書》《資治通鑑》《舊唐書》《中國古代戰爭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