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請您想象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是神廟。
——維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於高城居
往日提起圓明園,總會不免想起百年前的那次侵略,想起歷史課本上那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記述。現如今,這座撼世文明仍以它現存的遺蹟,向世人展示著往昔的輝煌,訴說著絕望的回憶。
這座清代大型皇家宮苑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因此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其面積34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圓明園建造之初,是康熙為了適應北方環境,建造的一所休憩園林,後為清帝避暑、處理國事之用,因此它也被稱為“夏宮”。這座花園在經歷了三代皇帝,兩個多世紀的擴建後,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成為了當時西方各國貴族們嚮往的仙境。
雍正期間,對圓明園的擴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而雷氏家族高超的建築技藝,也將所有帝王心中的幻想變成了現實。到了乾隆時期,為了取悅妃子和滿足對西方藝術的擁有,皇帝下令傳教士在圓明園中建造了許多西方建築的結晶。然而,圓明園的鼎盛也就預示著這個腐朽落後帝國的衰敗,最終的命運也只能隨著這座帝國的破滅而消失殆盡。
中華上下五千年,無數朝代在這片土地上興衰滅亡,將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推進。而圓明園的建造和消失,似乎成為了一段歷史長河的終結,開啟了這片土地一段新的篇章。
在這裡,每走一步似乎都能聽見曾繁榮至極的喧囂,看見帝王攜妃子漫步其中的得意。漫步其中不住思考,大概只有銘記歷史,不斷向前,才能作為對圓明園最大的敬意,才能使這座永不凋落的偉大奇蹟得到一絲永恆的慰藉,一縷希望的光芒……
勿忘國恥,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