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江蘇省醫學類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揚州大學承辦的2021年江蘇省研究生創新型醫學案例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經過激烈角逐,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腎臟科張曉良教授團隊的三位專碩研究生“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在全省各大醫學院校組成的32支決賽隊伍中,三支團隊分別取得了特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優異成績,同時謝筱彤博士和劉丹博士獲得最佳指導老師獎,王彬博士獲得優秀指導老師獎。
據介紹,此次大賽旨在加強江蘇省在校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提升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推動醫學案例的創新實踐。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腎內科張曉良教授帶領三支團隊積極參加以 “健康中國,百例挑一”為主題的2021年江蘇省研究生創新型醫學案例大賽。經過東南大學遴選、全省三百多支參賽隊伍的初選,代表隊脫穎而出,於12月5日進入全省總決賽。
決賽在線上舉辦。首先出場的是腎科一年級專碩研究生楊鈞嵐,她分享了一則以“髓樣小體”為線索,抽絲剝繭,查明病因的診療故事。案例中的患者僅表現為少量蛋白尿和輕度低蛋白血癥,但是病理檢查卻提示患者的足細胞內形成了罕見的“髓樣小體”。中大醫院腎內科病理組的醫生注意到了這一罕見的病理表現,並立即聯絡分子診斷小組,共同探討“髓樣小體”的成因。經過基因檢測、輔助檢查、診斷性治療,他們不斷地提出假設、檢索文獻、尋找證據後,終於揭開了“髓樣小體”的形成之謎——罕見的COQ2腎病。經過縝密的邏輯推理,患者的診斷終於明朗,最終獲得了針對性的治療,並且療效非常顯著。楊鈞嵐同學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這個曲折而又環環相扣的診療故事,獲得了評委老師們的好評,使得大家對於提高臨床診療能力有了新的認識。該案例小試牛刀,斬獲三等獎。
大賽第十位出場的是腎科三年級專碩研究生施雯彙報的《表現為複雜性骨病的高草酸尿症一例》,介紹了一位患者以複雜性骨病、皮膚損害,因疑診為“鈣化防禦”“腎性骨病”前來就診,最終透過臨床綜合評估、皮膚活檢病理和基因檢測診斷為“原發性高草酸尿症Ⅰ型”的過程。這個罕見的疑難病例對臨床診療有極大的啟發價值,提示醫務工作者:對於反覆腎結石伴複雜性骨病的患者需考慮到原發性高草酸尿症的可能,應儘早進行基因檢測,早診斷、早治療。施雯同學在比賽過程中聲情並茂、層層遞進,並結合臨床經驗和文獻知識向大家展示了這個病例診治的疑難之處。該案例最終力壓群芳,斬獲唯一的特等獎。
張曉良教授團隊的二年級專碩研究生邢婕,講述了一個特殊的集兩種罕見病於一身的病例《罕見內臟鈣化防禦合併鐵過載一例》,這位患者飽受病痛折磨11年,病史極其複雜,為治腹痛輾轉多地,最終於中大醫院確診內臟鈣化防禦合併重度鐵過載,結合張曉良團隊制定的中大方案,予患者有效治療,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該病例合併兩種罕見病,且兩種疾病間可能存在一定的聯絡,診療過程複雜,對醫務工作者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這需要醫務人員拓寬眼界,結合國內外文獻知識,學以致用,提升診療水平,為更多的患者守得雲開見月明。邢婕同學從容自若,娓娓道來,結合國內外文獻,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這個跌宕起伏的求醫故事,受到了評委老師的一致好評。最終為東南大學再添一枚二等獎。
經過與32個參賽團隊一整天的激烈角逐,施雯代表隊(指導老師:謝筱彤、劉丹)摘得大賽最高獎項:特等獎;邢婕代表團隊(指導老師:劉丹)獲得二等獎;楊鈞嵐代表隊(指導老師:王彬、劉丹)獲得三等獎的好成績。透過這次比賽,從參賽學生到指導老師們都有了深刻的感受,每個人都收穫滿滿,三位指導老師分別榮獲最佳指導老師和優秀指導老師獎。
中大醫院腎內科一直致力於臨床教學工作的持續創新,先後獲得多項教學獎項,張曉良教授曾獲得2019年度“全國優秀住培基地主任”榮譽稱號,他始終高度重視住培醫生和專碩的教學工作,強化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包括臨床診療能力、文獻解讀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課件製作能力和演講表達能力等,致力於培養未來的醫學領軍型人才。在張教授帶領下及謝筱彤博士、劉丹博士、王彬博士三位指導老師的精心指導下,三位專碩研究生在本次病案大賽中表現優異,喜獲佳績,各方面能力跨越式提高,充分展示了她們優秀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及科研素養,同時也展示了中大醫院腎內科的教育成果。獲獎人員表示,她們將以飽滿的信心,堅持全面發展,繼續書寫醫學生的精彩篇章。(通訊員劉丹 編審程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