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上最早的世襲王朝夏朝距今約四千一百年,史書中最早出現的夏朝記載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大禹因為治理天下水患立下大功,被舜選為下任繼承人。為了樹立威信,禹統治了九洲,並鑄造了象徵九洲的九個鼎具彰顯其在位的功績。
後來,禹並未沿襲前任統治者能者居之的繼位制度,而是將統治權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啟,自此,開創了長達四千年的封建皇權繼承製。夏朝在啟後總共傳承了十四代,歷時四百七十年,最終,隨著桀的暴政覆滅於歷史的塵埃中。
那麼,夏朝是如何走向覆滅的?今天就為大家揭秘三千六百年前商夏之戰的始末。
禹心懷天下的基因並沒有遺傳給後世,從啟登基後,夏朝的統治者大多殘暴荒淫。據史籍載,啟為了豐富皇宮的文娛生活編排了一種叫做《九韶》的歌舞劇,這可能是歷史上最早一批大型音樂舞蹈演出。啟的兒子太康更是驕奢放縱,被其他的部族首領羿奪取了統治權,寒促後來居上打敗了羿。
這段時間算是夏朝統治的真空期,直到少康消滅寒促,這才使統治權重新回到夏朝手中。
夏朝末期,國君孔甲在全國大興鬼神之道,致使民不聊生,孔甲的統治將夏朝逐漸推向了深淵。桀繼位後,從全國徵調無數民夫修築豪華宮殿,剝削勞苦大眾,夏朝舉國民不聊生。除此之外,桀不顧國庫空虛,連年出兵征戰八方,使諸侯國逐漸脫離控制。
諸侯商湯勵精圖治,在這一期間積蓄了龐大的實力。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商的國力仍無法與夏朝比肩,為了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湯表面上歸順夏朝,暗地裡緊鑼密鼓的為消滅夏朝做準備。
在湯的統治中,對百姓收取的賦稅非常少,大力發展社會生產,深受民眾支援。對其他國家的外交態度謙和,與周邊鄰國結下了良好的友誼,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擴大了商國的影響力,使天下諸侯逐漸歸心。在商湯對內外政治的辛苦運營中,商族在短時間內成了最有實力的國家。
面對日漸崛起的商國,桀十分忌憚,命令商湯前往夏朝都城覲見,並策劃著暗害商湯。然而,商湯在諸侯間的影響力太大,不得不將湯放回商國。商湯歸國後,委任能人伊尹為國相,前往夏朝都城探查虛實。
夏朝政權的昏庸腐朽被伊尹盡收眼底,桀的一意孤行使之逐漸失去了威信力,夏朝內部已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內部矛盾,外部軍隊也逐漸脫離夏桀的調遣。眼見夏朝大勢已去,商湯組織了一支六千規模的精銳軍隊,配給戰車七十輛,作為討伐夏朝的中堅力量。
除此之外,商湯還召集了各路諸侯,以“夏德大亂”為名出師討伐夏桀,得到了大部分諸侯的擁戴。
商湯討伐軍首先將與夏朝聯絡緊密的諸侯小國一一征服,隨後,並未輕舉妄動,而是做了進一步準備與謀劃,在籌備妥當後正式向夏朝宣戰。
大戰一觸即發,商湯在出徵前進行了壯烈的誓師大會,將桀在位期間實行的暴政一一列舉,並表明自己此次討伐是天命所歸,鼓舞將士們勇猛戰鬥,徹底推翻夏桀的暴虐統治。在動員後商湯聯軍士氣大漲,氣勢高昂的向夏朝進軍。商湯親自上陣,手中拎著戰斧端坐在戰車上,統領全軍。
這個時候在皇宮中的夏桀再也顧不上享樂,慌忙召集人馬,佈下數道防線,阻礙商湯聯軍的攻勢。然而,夏桀在位期間民心盡失,軍隊人心渙散,倉皇之中只能抽調一批烏合之眾,夏桀又根本沒有指揮軍隊的能力,最終,被商湯聯軍一舉擊敗。
看著自己計程車兵如遇見狂風的稻草一般成批倒下,夏桀帶著一眾敗軍倉皇逃亡到鳴條,最終,與追擊而來的商湯聯軍展開了最終決戰。結果不出所料,商湯聯軍再次大獲全勝,將夏朝的殘兵敗將殺得所剩無幾,夏桀最終帶著幾名侍衛逃離戰場,傳言,這位夏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在顛沛流離中死於安徽。
鳴條之戰夏室覆滅,在方國部落的支援下,商湯在亳稱“王” 。夏桀的死預示著持續了四百七十年的夏朝統治正式走向滅亡,剩餘勢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還有兩支分別向南方、北方遷移。桀帶著不少夏族民眾從歷山南遷至南巢,這便是南支。北支進入蒙古高原,與當地諸族融合,有人認為這便是後人所稱的匈奴。
《史記·匈奴列傳》載道: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大勝而歸的商湯聯軍在夏皇宮的廢墟上開始重建基業,一個嶄新的皇朝崛起,也就是我國史籍中記載的第二個封建制王朝——商朝。商朝統治者因各種因素不斷遷都,最終,逐漸穩固下來,完成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朝代更迭。
由於,流傳下來與關夏代有關的史料十分匱乏,某些歷史學家、文人(胡適、顧頡剛、郭沫若等)否認夏朝的存在,夏朝不存在,夏朝文字也就不存在了。
雖然,至今還未挖出夏朝文物,也未發現夏朝文字,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殷本紀》中記載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
參考資料:
『《古本竹書紀年》 、《史記·匈奴列傳》、《史記·夏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