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好上學”到“上好學”

由 烏雅竹雨 釋出於 經典

□河北日報記者 邢 雲

■閱讀提示

擇校熱、大班額、高價學區房……當前,在不少地方,由於義務教育不均衡所導致的問題依然存在。

但在邢臺市襄都區,近年來透過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城鄉差異、區域差異、校際差異明顯縮小。2019年資料顯示,襄都區學校之間均衡差異係數小學為0.28,初中為0.21,遠低於0.65和0.55的國家標準。

今年8月,“2020中國公平教育百佳縣市”榜單釋出,襄都區位居榜首。

1

集團化辦學打破校際壁壘

4年前的暑假,邢臺市襄都區的吳先生很焦慮。按照就近上學的原則,他的女兒要去邢臺市四中就讀。“這不是我們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印象中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一般。”

沒想到的是,在市四中上了一學期後,吳先生女兒的成績突飛猛進,並於去年順利考入省重點高中。“我們學校和市三中是聯合校,好幾個科目的老師都是從市三中交流過來的,講課特別棒。”吳先生的女兒說。

和吳先生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宋女士。她所在的鳳凰城小區屬襄都區市四中片區,今年9月開學季前,她一直猶豫是選擇市四中還是外市的一所私立中學。經過打聽,得知市四中已歸屬市三中教育集團,管理層和骨幹老師大多是市三中調來的。她最終下決心,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讀。

作為邢臺市老城區,襄都區內聚集著三中、七中、馬路街小學等幾所“名校”,但也有市四中等一些曾經薄弱的學校,這些學校規模較小、學生較少,生源質量相對較差。因此,有些家長寧可捨近求遠,也要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更好的學校,從而造成“名校招生火爆,弱校門可羅雀”。隨之而來的,是高價學區房、擇校熱等一系列社會現象。

今年6月,邢臺市三中牽頭成立教育集團,市四中、平安中學、順德中學、三中附小、三中二附小均成為其成員學校。

“與傳統意義上的集團或聯盟不同,我們不只是形式上把幾所學校‘捆’在一起。”邢臺市三中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校長李德升表示,他們實行“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模式,組建集團校務委員會,推出人員聘用、師資調配、資源共享、績效考核等舉措,目的是縮小校際差異。

其實,從2015年開始,邢臺市三中便與市四中進行了聯合辦學,李德升兼任市四中校長。“一個校長管理倆學校,雙方成了‘親戚’,自然走動多了起來。”李德升說,在此之前,同一地市的學校之間大都各自為戰,哪怕是學校相鄰也鮮有往來。

然而,聯合辦學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校際壁壘,但人事體制、教育資源調配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單靠一個校長難以執行到位。倘若體制機制問題不解決,教育均衡就無從談起。

在李德升看來,成立教育集團,“一個鍋裡掄馬勺”,各成員學校就會步調一致,統一發展。

今年10月23日,在邢臺市三中教育集團東校區,一場初中英語組聯合教研活動正在舉行。省模範教師、高階英語教師張利青以“大資料背景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為主題,結合教學例項,向南校區、西校區等英語教師作了分享。

“張老師是東校區老師,集團成立前,很少有這種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西校區英語教師焦現軍說,集團成立後,不同校區之間的老師,經常組織集體備課、聯合教研,“集眾人智慧,採眾家之長”,還可以透過校園內部同一個網路教研平臺,共享精彩教案、微課等資源,這讓老師們非常“受用”。

“集團形成了統一的資源共建共享體系,我們四中已有20多位教師到集團東西校區跟班學習,教師教學水平高了,學生成績也大幅攀升,得到了社會高度認可。”該集團四中校區副校長王平介紹,原來四中片內生報到率一度不足30%,而現在已接近100%。

2

“名校+”“名校長+”工程惠及弱校

除了集團化辦學,整合升級一般校與高起點開辦新學校並重,也是襄都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主要途徑。

曾經,邢臺市襄都區路家園小學面貌老舊,師資薄弱,生源堪憂。

“那時,路家園小學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一個班級只有一二十個孩子……”該市馬路街小學校長賈建存說,“接收”路家園小學使其成為馬路街小學東校區後,他們陸續投入約300萬元進行硬體升級,校園環境煥然一新。

邢臺市馬路街小學在當地很知名。隨著東校區(路家園小學)日漸“崛起”,一度火爆的招生壓力分流不少。多功能廳、體育器材室、塑膠操場、陽光兒童拓展樂園……東校區校園裡如今歡聲笑語,書聲琅琅。賈建存說,東校區的社會聲譽越來越好,已成為襄都區一所新晉“品牌學校”,學生人數已達1600餘人。

由原北陳村小學、柴家莊小學整合而成的邢臺市龍泉小學,最開始辦學時不到500名學生。校長朱天真說,學校曾是馬路街小學的一個校區,而後獨立辦學,教師隊伍中有不少是來自馬路街小學的優秀教師,幾年間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現有2130名學生,“不僅無片內生流失,還容納不少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讀。”2018年,該校被評為全省素質教育示範學校,系全區唯一。

除了實施“名校+弱校”工程外,鑑於新建學校社會認同度普遍較低,襄都區還實施了“名校長+新校”工程。

立德小學是一所新校。曾榮獲“邢臺市十大傑出園丁”等榮譽的李國玲老師,被選派到該小學任校長。

“用環境薰染,用課堂教育,用活動育人。”上任伊始,李國玲制定了三大策略,將培育“有德行、愛學習、能生長的好少年”作為育人目標,和新聘老師一起備課,研究教材教法,透過“家長陽光大講堂”等方式,讓家長切實體會校園文化。短短几年聲名鵲起,已有25名青年教師在省級以上優質課評比中獲獎,學校不僅被評為“邢臺市最美校園”,還被確定為邢臺市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基地。

目前,襄都區共有14所小學、4所中學參與“名校+弱校”“名校長+新校”工程,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弱校和新校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在教學硬體和師資配置上,基本實現了齊步走,弱校和新校的社會認可度和辦學效益明顯提高,名校的招生壓力和大班額等問題也順勢化解。

襄都區教育局督導室主任趙強列舉了一組數字:2016年,襄都區僅30所小學,平均班額60.5人,其中9所學校平均班額超過65人,最大班額達79人。而同期,地處郊區的小學平均班額41.8人,其中5所學校平均班額低於30人,最小班額僅15人。

針對大班額問題,襄都區持續擴大教育資源,實現優質學位供給連年增加。3年來,襄都區投入使用8所小學,新增5600個小學學位。2017年之後的起始年級,班額均嚴格控制在55人以內。

3

教研共同體促進師資均衡

豫辦長信小學是原邢臺縣的一所農村小學,地處城郊,資源薄弱。劃歸襄都區後,陸續新建了教學樓等設施,網路進教室,實現“班班通”等,教學條件得到提升,校園環境大幅改善。

“有些老師是代課老師轉正,相對而言,師資力量差一些。”校長崔雲霞坦言,近3年來,共有18名高學歷教師陸續考入學校,同時教師們積極參加教研共同體,促進教學能力高效提升。

崔雲霞提到的“教研共同體”,是襄都區保障師資均衡發展推進的一項舉措。

“教育均衡的核心是師資均衡。”襄都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劉金華說,他們組織全區教師根據學科、片區等不同實際,從一線優秀教師中選聘兼職教研員,組成“網路教學研討群”“優秀教研線上展播”等,一方面可隨時解疑釋惑,另一方面將教研成果分享在網路雲盤中,供同學科教師無償使用,大大豐富了備課資源,給教學帶來極大便利。

除了線上渠道,襄都區本著就近方便、區域相對集中、分組相對均衡的原則,探索建立聯片教研共同體。目前已建立了31個聯片教研組,每個教研組組長都是學科骨幹教師,他們經常組織現場活動。

南陳村小學是一所農村單軌制小學,學校魏欣老師的科學課《磁鐵怎樣吸引物體》,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2019年邢臺市教學評比一等獎和河北省教學評比二等獎。

“這多虧了科學聯片教研組的指導。”魏欣介紹,作為一所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開展教研活動曾是“老大難”,得知區裡成立聯片教研共同體後,她申請加入了第四聯片教研組,同組的有新華南路小學等不少市區小學同科教師,大家經常相互觀摩切磋,研討教學。

段德勝是平安小學一名年輕的音樂教師,“不光我們學校,很多學校的音樂老師都很稀缺,同校開展同科教研不太現實。”

2018年,他加入音樂聯片教研組二組,組員包括馬路街小學、立德小學等5所學校同科教師,他們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前不久,邢臺市小學音樂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段德勝老師的唱歌課《走絳州》,在全區音樂教師中脫穎而出,被推薦參加市級音樂優質課評選。

“教師嘴裡不允許出現差生這個詞,每個學生都是一顆發著亮光的星星……”襄都區居民曹慧的女兒在馬路街小學就讀,今年開學後的首場家長會上,校長賈建存的講話讓她印象深刻。

賈建存介紹,學校多次聘請教育專家給兩個校區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並開展“教師大講堂”等活動,為教師提供開放自由的學習舞臺,還選派教師到北京、天津等地學習。

如今,馬路街小學擁有省級特級教師、名師和骨幹教師6名,市級、區級名師骨幹教師34名,優秀教師佔比達35%。

“師資力量的均衡,有利於解決擇校熱、大班額等教育失衡問題,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襄都區教育局師教科科長趙霞認為,再好的教育資源,也是人在利用,教師是資源的利用與整合者,能否充分發揮好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水平,“這是一個持續動態的推進過程。”

對此,襄都區積極探索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機制,尤其注重暢通名師培養渠道,特別是針對一些相對薄弱學校,精準對接需求,縮小校際差異。他們還設立了教育獎勵基金,加大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力度,落實補貼、補助等政策,提升教師農村任教熱情。

同時,襄都區連續多年招聘高學歷教師。3年來,全區招聘中小學教師778人,其中不乏“雙一流”師範類大學畢業生,教師年齡結構、學科結構、師生比進一步最佳化,義務教育階段專任教師小學專科率99.9%,初中本科率99.8%。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河北日報通訊員黃濤攝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