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已關注到“山河大學”將不斷最佳化高等教育資源發局結構。
評論員丨張緒旺
山河大學的熱度還未消散,同樣事關教育公平的中考迴流生爭議推到臺前。近日,西安中考迴流生事件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和討論。
西安中考迴流生,指的是戶籍在西安但學籍在外地的考生,他們選擇回到西安參加中考。起初是一則不實資訊:“今年西安中考10萬考生中,有4萬名迴流生,導致本地考生的升學機會受到影響。”這一說法很快被西安教育部門闢謠:戶籍在西安、學籍不在西安就讀(即網傳“迴流生”)的考生只有3608人,佔全市報名人數的3.5%。
資料並不誇張,爭議卻在發散。中考迴流生讓很多本地家長和網友不滿,認為這一群體鑽了政策的空子,擠佔了本地居民的教育資源。
透過現象看本質,迴流生爭議,與前不久的山河大學並無二致,都是對教育資源分配的爭論。只不過,一個是A面,一個是B面,山河大學用玩笑尋找自洽,是虛化的概念;迴流生爭議是情緒集中爆發,亟待解決的現實難題。
前幾年西安放寬了落戶限制,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才和家庭。人才引進,與就業、置業、社保福利、子女教育等資源緊密相關,尤其國人普遍看重的子女教育,在落戶的考慮因素層面,可能佔比最大。
因此,迴流生爭議,不是西安的獨自難受,而是全國各地戶籍制度改革帶來的新挑戰。市場經濟的高速成長,人口流動性增強是必選項。戶籍限制越來越弱化之下,傳統的以戶籍為基礎的教育分配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
各地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出現了戶籍學籍政策差異,在教育資源不對等的臨近省市,如果戶籍學籍遷移門檻較低,就會出現自然機率的迴流生,也容易形成不正當、規模化的產業鏈操作。對於後者,當地主政部門需要及時解除民眾疑慮。根據最新訊息,西安相關部門已經成立聯合調查組,對“迴流生”資格造假、中介機構違規操作等問題逐一核查。
山河大學的根源,是一流高校資源不足的幾個省份高考考生競爭壓力過大。中考迴流生的根源,大致亦是如此。與高考制度改革相匹配,各個省份對“高考移民”的嚴控一直沒有停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高考移民”向“中考移民”前置。
有些網友埋怨,困難歸困難,這些迴流生“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求助於家鄉教育部門”。但教育資源不應具有明顯的地域歧視和排他性,教育公平應當是全國一盤棋。發展層次或有不同,但各地目標應該一致,既要滿足本地居民的應得資源,又要保障外來人才的合理訴求。
激化地域對立和擴充套件偏激言論,對打造教育公平毫無益處。於當下,解決中考迴流生、高考移民等問題,各級主管部門重點打擊不合理、不合法的“鑽空子產業鏈”。於未來,“新某某人”不能一概視為“鳩佔鵲巢”,就像不能真的把希望寄託於“山河大學”。
編輯丨楊博
圖片丨西安市教育局官網截圖、 視覺中國、壹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