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何時全面復學?校內戴口罩嗎?需要普測核酸嗎?權威問答來了

由 費莫白竹 釋出於 經典

截至6月9日,全國已有超過1.97億學生復學復課。隨著復學復課人數不斷增加,聚集性疫情風險仍然存在。針對復學復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近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聯合釋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復學復課工作20問》,其中明確表示,全面復學後,低風險地區的學校師生可不戴口罩;具備開學條件的學校,在校園內中小學校學生和授課老師無需戴口罩,幼兒園幼兒不建議戴口罩;在大學校園人群密集、通風不能保證的地方仍然鼓勵大家戴口罩;同時,不建議對低風險地區師生進行核酸檢測普查。

截至6月9日,全國已有超過1.97億學生復學復課,佔在校生總數比例超過71%。

本次釋出的《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復學復課工作20問》圍繞復學復課和疫情防控的總體要求及相關標準、教育教學開展、學校重點場所和學生管理、醫務室管理、防疫培訓、防疫物資和後勤保障、學生心理疏導、核酸檢測、夏季傳染病防治等方面,解答了師生、家長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為各地各校科學精準防控、安全有序復學,確保校園安全和師生身心健康提供了科學指引。

教育系統要按照“確保一方淨土、確保師生安全”的總目標,建立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適應的保障機制,最大程度確保師生健康安全,有序推動大中小學全學段全面復學復課,最大限度復課,最嚴標準防控。

各類學校特別是中小學、幼兒園,要堅持每日“晨午晚檢”、“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瞭解學生健康狀況,家庭成員發病情況等。

各地各校首批學生復學兩週後是否可以全面復學?

《20問》表示,按照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最大限度返校,最嚴標準防控”的總體要求,在符合屬地疫情防控要求、各校制定精細化防控方案、實行“一校一策”情況下,應該加快全面復學,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但是,如學校是多校區辦學,校區人口密度大、學生流動性強、疫情防控條件不達標的,不建議學校復學。

在戴口罩問題上,兩部門表示,全面復學後要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要求。低風險地區的學校師生可不戴口罩,但在教室、食堂等人員相對密集場所要落實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等要求。

具備開學條件的學校,在校園內中小學校學生和授課老師無需戴口罩,幼兒園幼兒不建議戴口罩,在大學校園人群密集、通風不能保證的地方仍然鼓勵大家戴口罩。除了在教室上課外,鼓勵學生儘量去閱覽室、圖書館或者人少的地方學習。食堂用餐,需要堅持實行分餐分座,減少不必要聚餐,如有必要的聚餐,一定要堅持使用公筷公勺。在宿舍休息時,可以採取通風、拉簾子等防護措施,睡覺時無需戴口罩。

復學前後要嚴格地執行封閉管理;中小學、幼兒園復學後需適當提高防控要求,需落實閉環管理;大學復學後因畢業班學生要外出應聘求職,做到單獨閉環管理,並加大症狀、體溫檢測力度,利用大資料追蹤旅行史,設定專門的觀察隔離區,發現異常要及時按程式處置。

全面復學後是否需要對每個師生做核酸檢測?

《20問》提出,不建議對低風險地區師生進行核酸檢測普查。對於來自高、中風險地區的師生,或者是體溫異常的師生要採取核酸檢測。

全面復學後,體育課該怎麼上?教育部組織專家制定印發了《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體育教育教學活動、最佳化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切實落實每天鍛鍊1小時要求、創新形式加強學校健康教育教學、適當調整各類體育考試工作方案、家校協同營造良好體育學習環境等提出了要求。

復學後國內部分地區如若在夏季不開空調,可能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因此,低風險地區學校中央空調可以使用。在人員密集的場所使用空調系統時,空調每執行2至3小時須通風換氣約20至30分鐘。公共浴室要加強通風,定時清潔消毒,延時長、分時段、限人數使用並減少學生公共浴室淋浴時間,加強工作人員個人防護。

在實驗室管理上,高校應在學生返校前,對所有實驗場所開展一次全面安全檢查,重點檢查危化品安全、特種裝置安全、電氣消防安全、廢棄物安全、實驗動物安全,以及應急處置器材設施檢查維護等;對所屬實驗場所開展全面的衛生清潔和環境消毒工作;對實驗室所有的儀器裝置進行清查盤點,做好儀器裝置使用登記。

一、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進一步做好學校復學復課和疫情防控的總體要求是什麼?

教育系統要按照“確保一方淨土、確保師生安全”的總目標,建立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適應的保障機制,最大程度確保師生健康安全,有序推動大中小學全學段全面復學復課,最大限度復課,最嚴標準防控。一是突出“四嚴”,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學校復學復課。嚴格復學標準、把握復課進度,嚴格把好校門、確保復學有序,嚴格活動管控、確保校園安全,嚴格落實責任、確保萬無一失。二是突出“四重”,做好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的檢測工作,抓住重點節點、重點事,精準施策、強化關鍵環節管理。三是突出“四防”,落實“防輸入、防反彈、防突發、防鬆懈”,壓實責任、織好“防護網”,築牢“安全牆”。四是突出“四預”,建立健全“預判、預警、預防、預演”機制。

二、目前釋出了哪些防控標準和手冊?

教育部已印發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幼兒園3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以及《教育系統應對學校突發新冠肺炎疫情處置預案》,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印發大專院校、中小學校、托幼機構3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這些指南和方案的核心要求和標準概括起來是“53421”。

“5”是“五個一律”,即未經學校批准學生一律不準返校、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門、師生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

“3”是開學“三不”標準,即區域疫情未達到低風險的不開學、學校疫情防控條件不具備不開學、師生管理不到位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未有效落實不開學。

“4”是“四錯”開學原則,即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開學返校原則。

“2”是“兩個諮詢”,即復學復課要諮詢疾控專家意見、諮詢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專家指導組意見。

“1”是堅持“屬地原則”。復學復課具體安排由當地教育部門按照地方黨委和政府統一部署確定。

各地要壓實責任,明確地方教育部門領導幹部、學校書記校長、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班主任、教師的責任和工作要求,指導各地各校按照防控指南、技術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落細落實各項常態化防控舉措,精確劃分重點人群,分類做好精準防控。

三、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如何做好學校管理?

除按照疫情防控指南、技術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精準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加強應急演練外,還要重視以下幾個環節:一是要關注所在區域疫情資訊,主動與家長、社群及疾控中心等專業機構建立資訊通報渠道,及早識別區域疫情變化,為調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據。各類學校特別是中小學、幼兒園,要堅持每日“晨午晚檢”、“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瞭解學生健康狀況,家庭成員發病情況等。二是要有效切斷傳播途徑,加強規範消毒、教室通風換氣,減少人員聚集,做好個人防護,養成勤洗手、講衛生等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出現咳嗽等感冒症狀及時戴口罩,師生隨身備用口罩。三是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膳食、適度鍛鍊、保證睡眠,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四、各地各校首批學生復學兩週後是否可以全面復學?

按照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最大限度返校,最嚴標準防控”的總體要求,在符合屬地疫情防控要求、各校制定精細化防控方案、實行“一校一策”情況下,應該加快全面復學,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但是,如學校是多校區辦學,校區人口密度大、學生流動性強、疫情防控條件不達標的,不建議學校復學。

五、全面復學後是否需要嚴格執行教室、食堂、宿舍人員間隔相關標準要求?

全面復學後要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要求。低風險地區的學校師生可不戴口罩,但在教室、食堂等人員相對密集場所要落實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等要求。

六、全面復學後學校是否要嚴格做到相對閉環管理?

復學前後要嚴格地執行封閉管理;中小學、幼兒園復學後需適當提高防控要求,需落實閉環管理;大學復學後因畢業班學生要外出應聘求職,做到單獨閉環管理,並加大症狀、體溫檢測力度,利用大資料追蹤旅行史,設定專門的觀察隔離區,發現異常要及時按程式處置。

七、全面復學後是否需要對每個師生做核酸檢測?

不建議對低風險地區師生進行核酸檢測普查。加強症狀監測,早期識別、早診斷、及時隔離。對確診為新冠肺炎學生,經治療康復並符合出院標準,出院後建議繼續進行14天的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學校要對其加強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對於來自高、中風險地區的師生,或者是體溫異常的師生要採取核酸檢測。

八、全面復學後教室、食堂、圖書館、實驗室、宿舍等重點場所是否仍需要戴口罩?

具備開學條件的學校,在校園內中小學校學生和授課老師無需戴口罩,幼兒園幼兒不建議戴口罩,在大學校園人群密集、通風不能保證的地方仍然鼓勵大家戴口罩。除了在教室上課外,鼓勵學生儘量去閱覽室、圖書館或者人少的地方學習。食堂用餐,需要堅持實行分餐分座,減少不必要聚餐,如有必要的聚餐,一定要堅持使用公筷公勺。在宿舍休息時,可以採取通風、拉簾子等防護措施,睡覺時無需戴口罩。

九、如何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上好復學後“開學第一課”?

各地各校可結合工作實際,面向學生上好愛國主義教育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公共衛生知識普及課;面向教師做好衛生防疫、疫情防控、應急心理輔導等工作培訓;面向家長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和家庭教育指導,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學生返校工作。營造校園疫情防控良好氛圍,提高師生、家長傳染病預防意識和防護能力。

十、全面復學後,體育課該怎麼上?

教育部組織專家制定印發了《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體育教育教學活動、最佳化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切實落實每天鍛鍊1小時要求、創新形式加強學校健康教育教學、適當調整各類體育考試工作方案、家校協同營造良好體育學習環境等提出了要求。各地各校要按照意見要求,認真貫徹落實。

十一、學校全面復學後中央空調、公共浴室能否使用?

復學後國內部分地區如若在夏季不開空調,可能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因此,低風險地區嚴格按照《夏季空調執行管理與使用指引(修訂版)》(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74號)要求執行管理,學校中央空調可以使用。在人員密集的場所使用空調系統時,空調每執行2至3小時須通風換氣約20至30分鐘。公共浴室要加強通風,定時清潔消毒,延時長、分時段、限人數使用並減少學生公共浴室淋浴時間,加強工作人員個人防護。

十二、高校復學後畢業班學生外出面試、簽約等如何管理?

畢業生就業工作是“六穩”之首,做好畢業生求職就業工作十分重要。要透過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畢業班學生外出求職要做好個人防護,儘量做到“兩點一線”,不進入疫情高、中風險地區。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情況下,支援用人單位採用網路招聘或者進校開展招聘,招聘過程中要避免人員聚集,在校內開闊場所、多批次、小範圍開展面試工作,面試過程中做好考官和學生個人防護,緩解學生就業壓力。

十三、如何加強學校醫務室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要著力加強學校醫務室管理,可參照醫院的防感染措施來執行,規範工作流程,強化防控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醫源性感染。各地教育、衛生健康部門要積極會同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研究加強學校醫務室設定、校醫配備等問題。

十四、如何加強對學校管理人員、醫護人員的防疫培訓?

各地各校要積極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強化對學校管理人員、醫護人員的防疫知識和技能培訓,切實提高防控意識和能力。現階段可以線上培訓為主,突出應急演練,適時邀請專家現場指導。

十五、如何建立健全醫校聯防聯控機制?

要建立學校與醫院、疾控等醫療機構點對點的“綠色通道”,具體責任到人。完善應急預案,開展必要的演練,及時按應急預案處置新冠肺炎確診、無症狀感染者、疑似以及核酸檢測為陽性的師生,及時治療非新冠肺炎引起發熱的師生。

十六、如何保障學校防疫物資、場所儲備充足?

各地各校要做好口罩、隔離服、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資儲備,開學前至少準備可供兩週使用的口罩等防控物資,並建立供應渠道,保障持續供應。必要時,可在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下,透過聯防聯控機制協調解決。加大對條件相對薄弱學校改善衛生基礎設施和防疫物資配備支援力度。

十七、如何加強高校實驗室等場所管理?

一是在學生返校前,對所有實驗場所開展一次全面安全檢查,重點檢查危化品安全、特種裝置安全、電氣消防安全、廢棄物安全、實驗動物安全,以及應急處置器材設施檢查維護等。二是對所屬實驗場所開展全面的衛生清潔和環境消毒工作。三是開展實驗安全及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四是制定並落實實驗場所開放及執行方案。五是對實驗室所有的儀器裝置進行清查盤點,做好儀器裝置使用登記。六是確定實驗室管理人員及其職責,從嚴落實管控措施與安全管理。七是做好實驗室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劑等配備。

十八、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常態下的高校後勤工作?

一是落實聯防聯控機制的要求,並建立落實機制。二是結合本校情況,制定預案,並組織師生培訓和演練。三是嚴格校園公共場所管理,強化公共場所通風消毒。四是統籌利用校醫院、校內賓館,按照防疫要求提前準備臨時隔離觀察場所,儲備足量防疫必備品,做好吃、住、用等服務保障工作。五是強化食堂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嚴格執行加工、售賣、儲存食品安全操作規範。六是摸清開學後校園工作必需品供應底數,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準備充足、供應有序、價格穩定。七是加大後勤疫情防控工作宣傳引導力度,規範資訊報送釋出機制。

十九、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

疫情的發生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都產生了影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況,全面掌握心理健康狀況,做好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讓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一是學校要營造包容團結互助的校園氛圍,抓住學生返校、畢業離校等節點積極組織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做好學生思想教育。二是要充分發揮學校輔導員、班主任、心理諮詢室的作用,加強對學生心理狀況的排查,進一步健全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監測報告制度。三是依託心理教師並藉助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以及1630餘所高校心理支援熱線或網路平臺資源,為學生提供及時、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對學生心理問題做到早干預、早疏導。

二十、如何做好學校夏季傳染病的防治?

夏季可能會有其他傳染病的發生,因此在學校的管控過程中,要將食堂的衛生安全問題提上重要日程,對食堂餐飲服務人員的健康防護要嚴格標準。同時,可向學生提供一些調整體內內環境的預防方,對於易感體質、易感人群採取一些預防措施,儘量避免其受到夏季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任敏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