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培養創造性思維,抓住這四點可以事半功倍
數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 拓展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抓住以下這四點可以事半功倍。
一、積極表達觀點,敢於說出不同
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積極參與老師問題回答,主動地和同學對問題進行討論,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小學生在思維過程中表達出的不同,一定要及時予以肯定和熱情表揚,讓學生真切體驗到自己積極思考的價值。對於孩子在具體問題尋求不同解法時如遇瓶頸,應該悉心指導,逐步養成孩子求異的心理傾向,在面臨具體問題時,學生就會主動地做出“還有另解嗎?”的思考。
二、加強思維的變通
學生的學習,如果缺乏思維靈活性,思維就會更加傾向某種具體的方式和方法,很容易出現鑽牛角尖的情況,片面追求解決問題的模式化和程式化,長此以往造成思維出現惰性。當思維打不開時,學生需要接通與有關舊知識和解題經驗的聯絡,做出轉換、假設、化歸、逆反等變通,產生多種解決問題的設想,學會跳出原來的思維軌道,多方面的思考問題。
就事論事是小學生在分析數學問題上的普遍現象,而不能從一些具體的事例中找出事物的普遍規律性,從而運用規律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的方法是他們存在的普遍問題。為了突破這種侷限性,開闊思維,學生需要注意發現規律,並運用這些規律來思考,解決問題,從而有效地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三、多做變形練習
學習數學,可以採取多種形式的訓練,可以一題多變,對題中的條件、問題、情節作各種擴縮、順逆、對比的變化,讓學生在各種變化了的情境中,站在不同的角度認識數量關係。 可以一圖多問,觀察同一事物時,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細地觀察,認識事物,理解知識。可以一題多解,在條件和問題不變的情況下,多角度、多側面地進行分析思考,探求不同的解題途徑。
學生需要學會對一個事實能作多方面的解釋,對一個物件能用多種方式表達,對一個題目能想出各種不同的解法。在數學學習中,注重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拓廣解題思路,可以促進思維的廣闊性。
四、鼓勵獨創
學生學習數學需要別出心裁地思考問題,大膽地提出與眾不同的意見與質疑,獨闢蹊徑地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思維從求異、發散向創新推進。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善於從已有的答案和解題過程中提煉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習不能一味盲從,要學會用批判性的思路去進行各種方式的反思和檢驗。就算思想上完全接受了東西,也要謀改善,提出新的想法和見解。
儘管小學生的獨創從總體上看是處於低層次的,但它卻孕育著未來的大發明、大創造,讓小學生別出心裁地思考問題,大膽地提出與眾不同的意見與質疑,獨闢蹊徑地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思維從求異、發散向創新推進。
思維過程通常是由問題引起的,學生對某一問題感興趣,思維就積極活動起來,而學生能積極思維又是其思維能力提高的關鍵,所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需要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