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讓孩子都享有公平受教育權

由 南宮丹紅 釋出於 經典

本報記者 蒙進煌 通訊員 韋永明 韋芬妹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扶貧攻堅,教育為先。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來賓市興賓區把教育扶貧作為扶貧攻堅的優先任務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創新方法,攻堅克難,精準發力,紮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讓孩子都享有公平受教育權,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這是興賓區委、區政府的莊嚴承諾。”興賓區委書記周靈說。

A 示範引領 延伸推進

石牙鎮牛角塘村有村級小學1所、教學點1個,學生440人中有貧困家庭學生35人。該村學校師資力量不足,硬體落後,學生學習氛圍不濃。

2018年6月,興賓區在牛角塘村建立教育扶貧示範點。首先透過資金傾斜,幫助該示範點爭取到資金30多萬元,用於建設學校教學樓、圍牆裝修、校園美化、教師週轉房專案,使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我們的學校變美了,老師也有宿舍住啦!”牛角塘小學學生覃欣怡說。

業務培訓、跟班學習、教學示範……城區對該示範點開展教育結對幫扶活動,城區多所小學安排骨幹教師到牛角塘小學“送教下鄉”,牛角塘小學教師也安排到城區小學跟崗學習。與此同時,城鄉學子間的結對幫扶也同時進行。該村貧困戶學生、失去雙親學生、單親家庭學生及留守兒童得以與城區小學學生結對,透過電話、網路、書信等方式開展交流,在學習及生活上互相鼓勵、互相幫助。

透過一系列教育幫扶,牛角塘學校校容校貌煥然一新,教風學風逐漸濃厚,教學成果顯現。2019年秋季學期,牛角塘教育示範點教學質量由原來的全鎮倒數排到全鎮第四名。

牛角塘教育扶貧示範點是興賓區教育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興賓區透過專項資金傾斜、政府安排資金及多方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捐資助學,全力打造教育扶貧示範點。目前,該區建有教育扶貧示範點15個,這些示範點在當地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B 加強建設 均衡發展

6月1日,在遷江鎮初級中學,運動場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群學生在全新的塑膠跑道上跑步鍛鍊。“踩在上面彈性很好,比原來的水泥跑道跑起來更輕鬆。”學生韋運寶說。

遷江中學環境的最佳化,得益於興賓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8年以來,該區投入1.05億元新建、改建4所城區學校,完善95所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鞏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

針對學校規模小、師資匱乏、缺少競爭活力等問題,該區成立來賓六中、實驗小學等12個教育集團,大膽探索實施以“優質校 薄弱校、優質校 新校”的集團化辦學模式,打破原來教師在崗模式,使師資力量實現再分配。師資均衡發展,帶動新學校、薄弱學校優質發展。

為讓優質師資力量惠及鄉村,該區繼續開展城鄉學校教育質量提升結對幫扶工作。2018年以來,幫扶學校與受援學校組織“互助班級”結對約90對、教師“一幫一”師徒結對約190對;派出骨幹教師240餘人次到薄弱學校進行集體備課,上示範課、指導課及聽課評課約360節,指導開展各級課題研究共146個;開展各類教育教學研討活動50餘次,舉辦專題講座40餘場次,受益教師1900餘人次。

C 優質教育 改變人生

來賓市城南小學六年級學生韋劉琪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戶子女,父母因故致殘,生活不能自理,全家只能依靠低保維持生活。殘酷的現實讓韋劉琪更加珍惜讀書機會,一直保持著優秀成績。

“這些孩子都很懂事,愛學習,適應很快。”城南小學校長張羨說,去年城南小學接收400多名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一開始,很多孩子對陌生的環境很抗拒,有的學生抓著校門哭,不願進來。

為此,學校專門組織師資力量,跟孩子們交流談心,引導他們釋放天性,跟其他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玩耍。針對韋劉琪等困難家庭學生,學校聯絡社會上的愛心人士,每年資助5000元,讓他們能夠安心讀書。

再窮不能窮教育。興賓區教育體育局局長廖文蕩表示,該區一直重視教育扶貧工作,確保有入學入園需求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全部得到妥善安置。自老鄉家園和來安小區易地扶貧搬遷戶入住以來,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努力協調學位,無條件做好接收易地扶貧搬遷戶兒童少年的入園入學工作。據統計,目前城區各中小學、幼兒園共有近800名易地扶貧搬遷戶兒童少年在讀,讓貧困孩子享受同等教育,改變他們的人生。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