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無心留下的“騙局”,東坡肉是紅顏色的?許多人都想錯了
大家好,我們的十日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導語
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蘇軾和佛印和尚以及蘇小妹的故事,蘇軾所發明的東坡肉,更是成為了後世廣為流傳的一道美食。但人們並不知道,東坡肉其實是蘇東坡無心留下的一場“騙局”,誤導者便是人們的慣性思維和後世的廚師。編者為何要如此說呢?
這是因為東坡肉並不是蘇軾所發明的,而是他的小妾王朝雲發明的君子遠庖廚。另外大多數人認為東坡肉應該是亮紅色的,其實並非如此。蘇東坡小妾發明的東坡肉,應該是白顏色或是微黃色的,類似於如今的水煮白肉和蒜泥白肉。
東坡肉的前世今生
東坡肉的出現,是蘇軾受烏臺詩案牽連,被貶黃州出任黃州團練副使時,她的小妾王朝雲為其烹製的燒豬肉。王朝雲對蘇東坡一往情深,看到仕途不順遂的蘇東坡日漸消瘦,於是她便決定燒製黃州本地的豬肉為蘇東坡補補身子,最早的東坡肉並沒有名字。
對王朝雲燒肉手藝讚不絕口的蘇東坡,更是寫下了著名的詩篇《食豬肉》:
《食豬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以此來感念王朝雲對自己的一往情深。
隨後仕途有所好轉的蘇東坡,來到了杭州出任太守。當時西湖被湖藻淹沒了大半,蘇東坡上任後,組織當地百姓剷除湖藻,疏通湖巷,建橋築堤,使西湖重新恢復了繁榮的景象。杭州百姓都很感激蘇東坡,他們聽說蘇東坡喜歡吃燒肉,便經常將當地產的豬肉送到了蘇東坡的府上。
蘇東坡不願佔杭州百姓的便宜,於是他便命人,用王朝雲烹調豬肉的方式,來燒製豬肉,並將其送給疏浚西湖的當地百姓。杭州百姓吃完蘇東坡送來的燒肉後,讚不絕口。由於燒肉並沒有名字,於是百姓們就將其命名為東坡肉,隨之王朝雲烹製豬肉的方子也開始在杭州民間流傳開來。
編者為何要說蘇軾小妾發明的東坡肉是白顏色的呢?
這是因為蘇軾生活在北宋時期,醬油最早出現卻是在南宋時期。商周時期人們發現了鹽的兩種用途:調味和儲藏。隨之古人將鹽的兩種用途進行疊加,發明出了“醬”。當時的“醬”並不叫做醬,而是叫作肉糜或是肉醢(hai)。聽名字人們就應該知道,肉醢是利用鹽醃製肉,製成的一種調味品。古代物資匱乏,能夠享受肉醢的只有帝王以及士大夫等貴族階層。
宮廷裡專門負責製作肉糜或是肉醢的廚子被稱為醢人。早期製作肉醢所用到的肉多為:牛肉,羊肉,鹿肉,獐子肉,唯獨沒有豬肉。古人認為豬肉不潔,是一種汙穢的食物,帝王和士大夫們認為食用豬肉會降低自己的身份。
據《周禮·天官》記載:醢人掌四豆之實,醓(tan)醢、蠃(luo)醢、蠯(pi)醢、蜃蚳醢、兔醢、魚醢、鴈(yan)醢”。凡制醢者,必先膊乾其肉,乃後莝(cuo)之,雜以粱麴(qu)及鹽,漬以美酒,置於甁中,百日則成。
《周禮·天官》的記載便是說:到了周朝後期,製作肉醢的選材開始變得豐富起來,那時開始出現利用魚肉,雞肉,蝸牛,螞蟻,雞蛋等食材,來製作肉醢。醢人會根據四季變化來醃製不同的肉醢。他們首先會將一整塊肉晾乾,然後搓成肉糜(肉沫),摻入食鹽,拌入美酒放入罈子裡面,放置百日,隨後肉醢方可成。
《禮記》中記載,每逢周天子舉辦祭祀活動或是宴請臣子的時候,周天子都會使用120壇不同的醬來搭配120道菜餚。
孔子曾在《論語》寫道:
《論語》
不得其醬,不食。(自己無醬不食)
對此人們大多會覺得孔子是個重口味的人。
知道了最早的醬是用各種肉類製作而成以後,人們恐怕會覺得孔子是一位饕餮者。其實不然,什麼樣的肉醢配什麼樣的菜餚,都是相當有講究的。比如吃魚的話需要加入魚肉醢,吃乾肉片需要用到螞蟻卵製成的肉醢,吃糜鹿肉片也是需要配魚肉醢。不同菜餚搭配不同的肉醢,是一種禮儀的表現。這種禮制甚至被寫進了《周禮》之中,形成了固定的制度。隨意用肉醢來搭配菜餚,是不符合周朝禮制的。
《周禮》
生活在周朝末期的孔子,很看重周朝的禮制,他更是一生都想恢復周朝的禮制。所以孔子那句:無醬不食,並不只是重口味,也並非貪戀口腹之慾。而是他在以身作則,遵守著周朝的禮制。
春秋時期,齊桓公在北伐居住於內蒙和山東地區的山戎人時,發現了一種重要的農作物:大豆。人們熟知齊國丞相管仲是煙花之地的鼻祖。他為了讓齊國強大起來,便幫助齊國創立了女閭,以此來大肆斂財,成就一番霸業便。
人們卻不知道,極有商業頭腦的管仲,曾利用齊桓公所發現的大豆,發明了豆醬。這時的豆醬並非人們所熟知的醬油,它只是一種貴族階層用來佐食,增重食物味道的奢侈調味品。
春秋時期的齊國,身處如今的北部地區,當時齊國丞相管仲,就將豆醬賣給南方諸國的貴族階層,為齊國收斂來大筆的財富。正是因為大筆的財富也才讓齊國,成為了後來的春秋五霸之一。隨著豆醬在春秋各國貴族階層間的流通,不久後豆豉也問世。
當時的豆豉和豆醬一樣,都是貴族階層用來佐食,加重食物味道的奢侈調味品,它們並不在民間流通,也不被用於為食物增色,提鮮。楚國詩人屈原曾在《招魂》中曾描述了自己家鄉的美食味道:
《招魂》
大苦鹹酸,辛甘行些。
屈原所說的大苦便是指豆豉,豆豉只能算是豆醬的一種。古人對鹽都能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以便大肆斂財,更何況是豆醬和豆豉呢?所以豆醬和豆豉並不在民間流通。
好了話題回到東坡肉上面,在北宋時期帝王和士大夫等貴族階層,會食用醬這種調味品。但他們食用的醬,並非是人們所熟知,用於調味增色的醬油,而是肉醢。
人們大多知道用於調味,增色的醬油是由黃豆製作而成。《齊民要術》中所記載的“豆醬清”,便是醬油的前身。我國曆史中第一次出現“醬油”一詞,是在南宋時期的兩本著作裡,北宋時期根本沒有醬油存在。
《齊民要術》
比較有意思的是,從北宋時期的肉醢演化到南宋時期的醬油,士族階層家的廚師曾先後嘗試,在肉醢中摻入動物的內臟,血液等物,但味道都不太理想。直到南宋時期民間百姓才利於用黃豆,菜根等物製作出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罈醬油。
也許您會覺得,雖然醬油的出現是在南宋時期。但北宋時期既然就已經有肉醢的存在,那麼作為禮部尚書,翰林學士的蘇軾難道不配使用肉醢調味嗎?您還真別說:發明東坡肉的時候,蘇軾還真不配享受肉醢。
在蘇軾小妾王朝雲發明東坡肉時,蘇軾已經被貶到黃州,出任黃州團練副使。北宋時期的肉糜或是肉醢多是用羊肉,鹿肉,獐子肉製作而成。當時的肉醢可是一種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北宋時期肉分三等,羊肉最為珍貴,因為宋人所食用的羊肉需要從草原進口,其次是牛肉,最低賤的便是豬肉。梁山好漢來到酒肆都會喊一嗓子:店家切二斤牛肉,曬一壺酒。就連落草為寇的他們,都不會食用豬肉,可想而知士大夫們對豬肉是多麼的嗤之以鼻。
在蘇軾被貶黃州,吃完王朝雲烹製的豬肉以後,更是留下著名的詩句:“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從蘇軾留下的詩句,人們便可得知:他覺得黃州豬肉價格很低,很好吃。但富貴人家卻不屑於去吃,貧窮人家又不懂得如何去精緻烹調。隨後他的介紹就說明王朝雲烹製東坡肉的過程並不複雜:只需要慢火,少水烹製,火候足夠時人們就能品嚐到黃州豬肉(東坡肉)的自然美味了。
蘇軾作為一代才子,已經因被貶黃州拋棄了士大夫的尊嚴,屈尊食用豬肉。這就說明,蘇軾當時的生活應該是很拮据的。
總結
所以王朝雲烹製東坡肉的過程,根本不會用到肉醢。北宋時期的肉醢多是用羊肉製作而成,蘇軾如果有錢,能夠享受奢侈的羊肉醢,又何必多此一舉食用豬肉呢?直接食用羊肉不就好了嗎?
因此蘇軾小妾王朝雲發明的東坡肉,並非是亮紅色,而應該是白色或是有些許的微黃顏色。
參考文獻: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