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走筆:同向發力 逐夢未來

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西藏工作和西藏教育發展,在2016年教育部啟動實施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上,2019年7月11日,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對接協調會在拉薩召開,標誌著中組部、教育部再次高位謀劃部署、強化頂層設計,深化實施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

一年來,全國17個對口支援省市的21個援藏團隊400名優秀援藏幹部教師堅持把責任拎在手上、扛在肩上,按照“支援一所學校、示範一個地區”的要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西藏教育自我發展能力有所提高。

同向發力,確保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高位推動

“我沒有感覺自己在援藏,感覺像是來拉薩走親戚的,每天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為孩子們多做點事情。”2019年6月,來自陝西西安中學的任康元來到西藏,擔任拉薩阿里中學副校長,“現在,多名援藏老師分到同一個學校,跟以前分散到各個學校相比,援藏老師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身上的責任也更加重大。”

2019年7月11日,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對接協調會在拉薩召開。按照會議安排,全國17個對口支援省市高標準選派400名組團式援藏教育人才(包括管理人員86名,專任教師314名)赴藏開展教育援藏工作。

一年來,按照“支援一所學校、示範一個地區”的要求,各援藏團隊朝著一個目標共同發力,強隊伍建設、提教學質量、抓規範管理、推資源共享、促民族團結,推動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深入開展。

以“傳幫帶”為己任,與受援學校本地教師廣泛開展師徒結對、新老結對、課程結對、學科幫扶等,幫帶本地教師449名,邀請132名專家進藏送教送培。

突出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創新主題教研、同課異構等活動載體,積極探索支援省市課堂教學改革成功經驗與受援市地、學校實際相結合的有效途徑。一年來,共開展集體備課教研、聽評議課、磨課、研究課改等教學教研活動1972場次,最佳化教學方法91項,豐富課程188門(次),進一步深入打造“京藏宏志班”“影子校長”“紅色教育+智慧教育”等57個援藏教育品牌,切實把支援省市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帶到受援學校。

同時,為確保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開局順利,自治區教育廳多次召開專題聯調會議,詳細部署援藏教師進藏各項工作安排,並同區黨委組織部、區人社廳、財政廳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做好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的通知》等,進一步明確工作內涵、待遇落實、管理考核、資金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做好援藏教師工作生活保障工作,確保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順利開展。

辦好事辦實事,讓西藏的孩子上好學

上午9點多,山南市乃東區香曲西路上的山南市第三小學,40多名一年級小學生坐在嶄新的教室內,來自湖南的援藏老師陳素麗正在給孩子們講解“百以內的加減”,看著黑板,孩子們的眼睛裡閃爍著新奇與欣喜。

山南市第三小學共有1300多名學生,其中80%是藏族。2019年8月,來自長沙、株洲、常德、岳陽等地的15名教師集體入藏,組團支援山南市第三小學。不到一年,這所學校的面貌已發生不小變化,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校園環境、師資配備,在整個山南市都數一數二,成為最受市區家庭歡迎的學校之一。而這,要歸功於湖南全領域覆蓋、全過程培育、全方位結對的“三全”教育援助模式。

2019年,湖南援藏工作隊為山南市第三小學爭取專案建設經費700餘萬元,對教學樓進行整體提質改造,新建了學生活動中心,添置了辦公設施和資訊化裝置,還啟動了校園文化環境提質建設。

“在這所學校,我們的孩子可以同步享受湖南的優質教育資源。把孩子送到這裡上學我放心。”山南市乃東區的學生家長尼瑪扎西說。

山南市第三小學的改變是一年來全國17個對口支援省市真抓實幹,為西藏各族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促西藏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一年來,各援藏團隊緊緊抓住教育發展這一民生重點,補基礎、補短板,在給當地教師帶來最新教育教學理念的同時,投入了大量援藏資金,著力鍛造教育援藏“精氣神”。截至目前,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累計投入援藏資金7560.19萬元,實施教育援藏精準脫貧專案65個。

為解決當地教師結構性短缺,2020年9月10日,我區首個縣(區)級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南京班”開班。“過去,西藏的教育條件比較落後,儘管捨不得,但為了更好的教育,大家都支援孩子到內地上學。”墨竹工卡縣農牧民群眾扎西說,“現在,內地的優秀教師來到了拉薩,來到了墨竹工卡,在自家門口,孩子就能享受到與內地同樣的教育資源。”

為補齊日喀則教育短板,山東省60名援藏教師分成3個團隊,組團式援助日喀則市第一高階中學、日喀則市第二高階中學、白朗縣中學3所學校。說起山東教育援藏工作,日喀則市教育局局長索旺說:“在山東的援助下,日喀則的教育事業發生了很大變化,上了一個新臺階。”

“雲平臺”,讓優質教育資源“觸屏可得”

雨季來了,西藏墨脫唯一一條連通外界的公路被沖垮。一兩個月接連封路,打亂了墨脫縣完全小學的語文教研組組長西繞措姆的計劃。

早前,她就與林芝市第一小學約定好要辦一次教研交流,不能如期動身“赴約”雖略有遺憾,但她並不擔心。

開啟“林芝教育”公眾號,透過手機掃描“教育手機雲平臺”二維碼,西繞措姆和同事就看到了350公里外林芝市第一小學的課堂現場直播,教師鄧金花在給四年級學生上課。在什麼部分引導學生探究?哪些地方齊聲朗讀?如何幫助學生感受情景?墨脫老師邊看邊記錄,教研學習沒有耽誤。

同一個平臺上,林芝市第一小學語文教師任琴的課剛直播結束,在相距3500公里的廣州,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語文特級教師江偉英、華師文學院教師董光柱馬上對她的授課表現進行直播點評,給出最佳化建議。

透過“教育手機雲平臺”,西繞措姆和任琴獲取先進的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學方法,這得益於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的深入推進,更源於一年來全國的17個對口援藏省市援藏團隊不斷加快推進受援學校資訊化建設,利用資訊化手段開展區內外學校同步課堂、同步教研、異地授課、師資培訓、教學交流等活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觸屏可得”的這一有力舉措的實施和推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會議精神,各援藏團隊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直通鄉村課堂。

拉薩市鼓勵受援學校與拉薩那曲第一高階中學、阿里河北完全中學、那曲雙湖縣中學等7所學校結成友好學校,在聯合教研、同課異構、“京藏優質教育資源遠端互動教學”等方面密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互通有無。

……

上海、山東、吉林、黑龍江四省市援藏團隊深入日喀則市偏遠縣(區)學校,開展以“示範引領、現場觀摩、以點帶面、互動研討”為主題的送教下鄉活動,利用遠端教育平臺,線上線下結合進行資源共享和教研交流。

“教育資源共享進一步更新了基層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西繞措姆表示,“現在上起課來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課堂氣氛活躍了,舉手的學生也多了,教學效果越來越好了。”

細數一年來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感人的故事、奮鬥的事例實在太多太多……“70後”“80後”“90後”,援藏教育人創造著屬於自己時代的精彩——每一所援建學校創造歷史的“首次”“第一”背後,都深深鐫刻著全國援藏省市和援藏個人的無私付出與艱辛代價。

組團式教育的征程還在繼續。一批又一批援藏教師,舍小家為大家,與當地教師一起接力追逐美好教育之夢。三尺講臺上的追夢者們,正在用自己的激情與奉獻成為孩子們的圓夢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31 字。

轉載請註明: 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走筆:同向發力 逐夢未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