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末風景名勝,皇帝臨幸的行宮已頹壞

這是一組拍攝於1901-1906年之間的老照片,展示了北京周邊一些風景名勝的面貌,這其中既有長城、寺廟等公共景點,也有湯泉行宮、玉泉山等皇家專屬場所。我們就隨著這10張老照片,到清末“旅遊”一番。

這張照片很可能是在八達嶺拍攝的。清朝時期,滿蒙結盟,長城失去了軍事作用,朝廷對其沒有修繕,所以處處顯現坍塌的狀況。不可理解的人,長城兩邊的山上,為何光禿禿的呢?按說應該有植被的呀。

小湯山位於昌平,這裡風景優美,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湯”,即指熱水,小湯山溫泉聞名於京畿一帶。慈禧太后曾多次臨幸小湯山,到此沐浴。至今,慈禧浴池遺址仍在。

湯泉行宮位於承德頭溝鎮,明朝時闢為皇家禁地,康熙皇帝又在此建湯泉行宮,開鑿供皇帝、皇后沐浴的溫泉浴池。他在《溫泉行》一詩中讚道:“溫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遙自丹砂生。沐日浴月泛靈液,微波細浪流蹤崢。”乾隆以後,這座行宮被裁撤,到清末就成了這副頹壞的模樣。

玉泉山是清朝皇家園囿,因泉水清冽聞名。紫禁城的飲用水,就來源於此。

彈琴峽是一條深山峽谷,附近有河水流淌,發出有節奏的響聲,加上峽谷的迴音,遠聽猶如彈琴聲,因為得名。明清時期,這裡是軍事重鎮,也是商旅的交通要道,還是“關溝七十二景”之一。

居庸關是長城沿線著名的古關城,“天下九塞”之一,地形極為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照片中所見城門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將軍徐達督建的,清末時期關城建築逐漸荒廢。

轎伕抬轎我們很熟悉,有人在景區體驗過,最起碼在電視上看過。大家對騾馱轎肯定很陌生,現在已經完全消失了,其實在清朝乃至民國初年,這種方式在北方民間較為普及。跟轎伕抬轎相比,它最大的特點是能夠長途奔走。

黑龍潭位於畫眉山上,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清朝康熙年間重修重建。康熙帝、乾隆帝都曾來此祈雨觀潭。

戒臺寺始建於唐朝,明朝宣德年間曾進行大規模重修。清朝時期未再修葺,民間人士甚至在寺內立起了道教神主。由於這裡環境清幽,恭親王奕訢晚年曾在這裡居住,以躲避慈禧太后的猜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16 字。

轉載請註明: 老照片:清末風景名勝,皇帝臨幸的行宮已頹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