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評丨“副學士”設立意味著什麼?

在上海,列入2020年非本地生源應屆高職高專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緊缺專業目錄的就有105個。有一條訊息牽動著這些專業學子的神經,他們畢業時將有機會獲得“副學士”學位。 近日, 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的建議案時透露,下一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時,將把高職院校是否設定副學士學位作為重要內容進行調研,廣泛聽取意見,並統籌考慮。

新民快評丨“副學士”設立意味著什麼?

圖片來源:東方IC

目前,我國的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也與專業人才的供給需求不完全匹配。我國高校每年的入學新生中,高職生幾乎佔了一半,今年我國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另據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高職就業率持續多年呈上升態勢。上海列入2020年非本地生源應屆高職高專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緊缺專業目錄的105個專業,包括種子生產與經營、園藝技術、航海技術、航空電子裝置維修、化纖生產技術、塗裝防護工藝、印刷技術、護理、老年服務與管理、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音樂表演等,涉及的行業五花八門,且在人才市場供不應求。

然而,一個毋庸諱言的事實是,高等職業教育並不招人待見,除了對藍領技術工作的職業偏見根深蒂固外,自身的學歷層次缺乏吸引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所謂的“副學士”,在一些發達國家早就把社群學院或高等職業院校的畢業生歸入副學士之列,有的也稱為“工士”。在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時代,本科藍領已是普遍現象。本科和高職高專都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力軍。絕大多數學士入職後並不從事學術研究,同樣,如果為高職生設立“副學士”學位,也並不是為了把他們引向學術領域,而是讓他們在本專業的技術性工作、操作性崗位上更有歸屬感與榮譽感。

當然,擬議中的“副學士”究竟是不是能既叫好又叫座,還需要在豐富高職專科院校的教育內涵上下真工夫,最關鍵的是要讓高職畢業生在求職時成為“香餑餑”,在就業崗位上表現出更加獨特的應用性。另外,“副學士”與學士之間的學位晉級通道也應打通,在高職高專與普通本科院校之間架起“立交橋”。而且,“副學士”向上晉級時更應突顯“職業”特性,更具有“技術”實操含金量。

總之,如果將來“副學士”真登場了,就要讓它成為人才培養的一個具有正面引領價值的風向標。

王蔚/文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15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民快評丨“副學士”設立意味著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