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肺之果,種一次可吃百年,新鮮的不值錢,曬乾後價格卻翻10倍
眼下正值秋季作物成熟的季節,不少農作物也都迎來了豐收,要說那種作物最能代表秋季,筆者個人認為必有水稻和柿子,因此自古以為秋季在民間都被稱作“金秋”,而這2種作物的成熟以後的顏色最為接近金色,故而在民間也常把水稻和柿子作為秋季的代表作物。
而柿子更為特別,它不僅是一種水果,還是一種糧食作物,一直以來都受到人們的喜愛,不過比起一般的水果,柿子也比較特殊,因為新鮮的柿子很少有人愛吃,而且新鮮的柿子也不太值錢,反而是曬乾以後才受人喜愛,同時價格也比新鮮的高,那麼為何柿子會這麼特別呢?
想必很多朋友都吃過柿子,但對柿子的歷史不一定了解。柿子是一種原產於我國長江流域的水果,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在我國有著至少3000年以上的種植歷史,而到了如今,柿子更是成為了農村裡廣為種植的一種水果,幾乎在我國全國各地都有。
之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是柿子的適應性強,耐寒耐旱耐瘠薄,除了鹽鹼地之外,基本上各種土壤中都能種植。另一個就是柿子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看做是吉祥物了,在舊時柿子作為吉祥物,逢年過節及各種重大事件都有柿子出現。
除此之外,還有個原因,那就是柿子產果年限常,產量大,一棵柿子樹一般在種植3年以後就會開始結果,到了第10年就是達到了盛果期,其結果年限至少在百年以上,只要你不去砍掉柿子樹,基本上上吃百年是沒問題的。
所以在過去的時候,農村裡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會種上一棵柿子樹,在遇到年景不好的時候,柿子經常會被拿出來救荒,因此農村裡就有這麼一句俗語“柿是半年糧,不怕鬧饑荒”。
而由於柿子的這些優點,在民間也把它美譽為“木本糧食”和“鐵桿莊稼”。
而柿子不僅產量高產果年限常,其營養價值也比較豐富,同時還有著潤肺生津的作用,所以在古代時候,柿子就被人們稱作“肺之果”。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甲,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止咳之功”。
不過柿子卻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缺點,那就是它果膠和鞣酸,使得新鮮的柿子吃起來不僅澀,還容易形成“杮石”(注:杮石是因吃柿子形成的胃結石),所以一直以來新鮮的柿子並不怎麼值錢,一般在1.5元到2元一斤,不過若是把柿子曬乾加工成柿餅之類的食品之後,其價值就翻了10倍,一般在20元一斤左右。
所以每年一到秋收的時候,往往就能看到種植柿子的農民朋友,在收穫柿子之後,用繩子把柿子系成一串串的,掛在太陽底下曬,那場面也是十分壯觀的。
柿子加工成柿餅,在我國也同樣有著近千年的歷史,而且柿餅吃起來為柿子好吃太多了,北宋詩人張仲殊就曾稱讚過柿餅“味過華林芳蒂,色兼陽井沈朱,輕勻絳蠟裹團酥,不比人間甘露。”
現在正是收柿子曬柿餅的好時節,各位朋友,你今年準備去摘柿子,曬柿餅來吃嗎?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