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種教育“毒雞湯”勿要輕信,易讓娃放飛自我,不少父母已上鉤

由 雋寶霞 釋出於 經典

放養,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把握不好尺度,要麼太緊,要麼太鬆,當下為了順應大趨勢的發展,多數家長聽信網路“毒雞湯”,奉行“放養式教育”,充分發揮民主,可是最終卻換來孩子恣意妄為、恃寵而驕的頑劣秉性,究其原因就是曲解了“放養”的真實含義。

案例

敏敏從小在專制型教育的環境下長大,父母對她的要求十分嚴格,從學習到工作都是按照爸媽鋪設好的人生道路走,這在她的內心烙下了深刻的印記,由於長期處在極度高壓狀態下,她感覺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認可和尊重,長大有能力後立馬逃離原生家庭,並且勢必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走老路。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圖文均無關

如今,她已經結婚生子,為了彌補自身的缺憾,她在教育孩子時更加崇尚“放養式育兒”,對於孩子的行為習慣、學習等沒有做過多的干預,想著只要孩子快樂就行,可是由於長期疏於管教,孩子變得越來越淘氣、任性,稍有不順心,就開始發脾氣,當她看不下去想要制止時,孩子很難聽得進去。

其實,多數父母沒有領悟到“放養式”教育的真實含義,這種教育“毒雞湯”盲目喝下去,只會害了娃。

“放養式教育”的真實含義

孩子成長的快樂不容被忽視,可是卻不能過於放縱,所謂過猶不及,快樂教育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孩子不努力學習的庇護所,而是讓孩子身處在一種痛並快樂的狀態下,因為教育中一定是具有痛苦的成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孩子樹立規矩意識,約束孩子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

快樂應該是教育內容而不是作為形式,形式上的快樂只會放縱孩子,讓其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違背教育的本意,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孩子心氣高、受不了一點兒委屈、吃不了一點兒苦,思維得不到進步、行為得不到規範,各項能力明顯落後於其他人。

另外,在“讀書無用論”的洗腦下,有些父母認為大學生給初中同學打工、讀那麼多書不如早點出社會闖蕩……其實,學歷高低與成功是呈正相關的,那些沒有學歷卻功成名就的人畢竟是少數,並不能代表社會現象,相反,名利雙收的人多是高知分子。

教育孩子正如放風箏一樣,要讓風箏在空中自由翱翔,不能捏得太緊,不然很難飛得高飛得遠,可是又不能太鬆,風箏線必須在手裡緊握著,當其有跑偏的趨勢時,趕緊制止,而一旦鬆手,風箏可能掙脫掉,完全偏離軌道,飛得無影無蹤,為此,父母教育孩子時一定要鬆緊適度。

正如《放養,讓孩子像孩子那樣成長》一書中所提倡的教育觀點,“放養式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家長少一點焦慮、讓孩子自由、自律、獨立地成長。

作者透過一個個溫暖有趣而又發人深省的小故事,讓父母領悟和反思育兒的深刻含義。放養而不放任,從興趣出發,讓孩子擁有持久的動力,那麼家長又該如何讓孩子產生興趣呢?這本書也有做詳細的講解。

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有的家長明明事無鉅細地照顧著孩子的一切,最終卻換來娃的不體諒和不理解,甚至讓其感覺到被壓抑、被控制,一心想要遠離,其實,只有採取正確的“快樂教育”,才能塑造一個發育健全的孩子。

到底什麼才是“快樂教育”?

1、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可是有些父母在教育上急於求成,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為孩子報名各種早教班、補習班,他們以為是用心良苦,其實是在剝奪孩子的快樂,將其往風口浪尖上推。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超前教育是典型的“揠苗助長”,是父母功利心太強的表現,如果違背兒童成長規律,讓娃過早接受超前的教育,實際上是在催化孩子成長,快樂教育的本質是在順應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讓孩子快樂地學習成長。

2、滿足孩子的興趣發展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快樂教育最重要的一點是滿足孩子的興趣,興趣是“快樂”的重要來源,是學習的最大動力,父母不應該一味讓孩子被迫接受文化知識,而是注重培養娃的興趣愛好,或者是以興趣為切入點,為其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做到寓教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