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對於大學老師而言,教學與科研亦存在類似的矛盾。把精力放在教學上,那科研的時間就會減少,耽誤職稱評級。
不知不覺博士已經畢業兩年了,回想這兩年,帶大四畢業設計、大三生產實習、大一認識實習、大三的專業課,為了滿足工作量(學校的要求是300課時)的要求,這學期還帶了三本的畢業設計,忙得不亦樂乎,也寫了幾篇文章,但是投稿過程不太順利。
感覺天天忙,也沒閒著,但是成果沒有,距離自己想的還有很大差距,與一起入職的老師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心裡心煩意亂,從教學、科研、家庭幾個方面談點感悟。
教學:剛進來的前一年是免考核的,相對比較輕鬆,學院有助課的要求,就跟經驗豐富的老師助課一年,中間瞭解了試卷評定,如何備課等各種流程,為後續自己上課確實有幫助。
可是好景不長,後面畢竟是要自己代課的,這學期帶了一門16學時的課,每次上課都需要花很多時間備課,因為是專業主幹課,給學生布置了很多作業,批改作業花了不少時間,科研任務也因此耽誤了,而且畢業學期還有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生產實習、認識實習、學生的結構設計大賽等各種任務,每項任務都是零散的,也花了不少時間學習,然後再傳授給學生,就這樣一學期過去了,這學期中了一個校級的教改專案,雖然錢不多,但是需要寫報告,寫教改論文。
今年打算做點預實驗,然後進行部分理論分析方面的研究。預實驗的開展有兩個想法:在本校做,但是自己是外來戶,實驗室能不能用還得自己去溝通,試驗的各種小裝置都需要自己購置,可能會花很多時間;到母校找導師做,導師目前也在開展我目前研究方向的試驗,也有充足的經費,還有師弟幫忙,缺點是有點遠,還需要這邊帶部分材料過去,只能暑假過去做。
職稱評定:學校的職稱評定需要青年基金、論文、出國經歷、專利或專著。目前只有論文達到要求了,出國還需要語言成績,但是一直也沒有時間去考,主要是聽力確實不行。專利也申請了好幾個,但是週期比較長,到現在也沒有任何結果。
最不可控的是青年基金,第一年因為換了一個方向沒有認真準備,導致沒得到資助,今年閱讀了大量文獻,而且之前中的論文也陸續見刊了,就我自己的感覺而言,中的機率比去年大,但是最終結果如何,也不得而知。不管今年能不能中,都要準備一些預實驗,做些預研究,為下一年做準備啦,再不中就怪自己命不好。
現在糾結的問題在於:要不要讀在職博後,這邊很多年輕老師都跟發瘋似地讀在職博後,好處是能夠代替出國經歷,提前評副教授,而且還能申請8萬的博後基金。但是還需要額外完成論文或者結題,主要是目前自己沒有青年基金,不知道最後的結果是怎樣的。
要不要繼續認真給學生上課,帶學生參加各種比賽,為學院做貢獻?現在學院老師的境況是你認真上課了,帶學生參加比賽,幫助培養學生了,科研時間少了,論文少了,進不了賬,沒錢,職稱評不上。而糊弄著上課的人,基本不管學院教學事情的老師,職稱上的很快,年終績效發的也多。
高校的工資本來就比較低,現在也面臨養老壓力,職稱評不上,要做的事情很多,沒有出國經歷,沒青年基金,現在選的方向沒有科研基礎。
目前高校的現狀,競爭很激烈,青年老師要在論文,基金上下功夫,目標副教授,才能在高校站住腳,否則很容易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