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全文公佈,海南自由港建設正式拉開序幕。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外交形勢嚴峻複雜的背景下,海南自由港成為我國進行試水和突圍的一大有力舉措。
自由港制度,從歐洲的中世紀自由城市起步,到後來的英國19世紀自由貿易時代達到大成,歷經了千年的沉浮,自由港及其所承載的無條件自由貿易思路在今天又是否吃得開呢?
很有趣,縱觀當今的國際,我們似乎看到了兩種趨勢:
一是有一些國家似乎在爭相關閉自己的自由港,比如2013年,德國的漢堡港正式結束了長達124年的全球自由港歷史,成為一個由歐盟海關抽取關稅的港口。這個新聞在當時非同小可,因為自“漢薩同盟”時代起,身為自由市的漢堡就一直是歐洲自由貿易的重鎮。但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解釋該決定時指出,漢堡自由港的“脫帽”是為了在歐盟建立更統一的一體化市場。
德國總理默克爾
的確,在當今的全球貿易博弈當中,擁有最為巨大而優質的市場是歐盟手中最大的一張牌,為了將這張牌打的更好,縮減自由港是值得的。
與之相對應,決心“脫歐”的英國在2019年“脫歐”談判還在艱苦進行的時候,就宣佈要在“脫歐”後設立多達10個的自由港。英國政府稱,設立這些自由港是為了在脫離歐洲聯盟後繼續促進英國經濟增長。海運、空運和鐵路港口都可參與競標,政府將在2020年底前公佈最終確立的自由港名單。
英國首相約翰遜
“自由港將釋放我們引以為傲、歷史悠久的那些港口所蘊藏的潛能,”英國財政部首席秘書裡希·蘇納克在一份宣告中說,“自由港將引來新生意,給全國城鎮帶來就業、投資和(發展)機會。”
毫無疑問,曾經從自由港貿易中獲益匪淺的英國,在脫離了歐盟條條框框的手腳束縛之後,又重新押注了自由港,試圖將自身打造成為全球貿易和金融的樞紐,實現振興。
全球自由港有的在關門,有的新開張,在曾經力推全球自由貿易的美國變得日漸保守的今天下,自由港的前途如何,一時難以看清。
而在這種時候,中國的體量和制度優勢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中央選中海南作為自由港的試點,堪稱一次正當其時的“投石問路”:
首先,海南島面積超過3.5萬平方公里,體量已經與我國臺灣接近。而由於是一個島,就具有封閉運作的條件,便於設立單獨的關稅區。觀察自由港的運作。
其次,海南人口不多、經濟佔全國比重也很小,即便試驗失敗了,也對國家整體的經濟局勢影響不大。而如果成功了,則可以藉以摸清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同時給全國下一步的經濟改革積累經驗。
有自由而免稅的貿易政策在前開路,有強大而體量巨大的國家為其提供貿易腹地和安全保障,歷史上曾經促成自由港鑄就輝煌的條件,如今的海南都齊備,我們有理由相信,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開發與建設,將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新契機。
想讀更多精彩世界故事,歡迎微信掃碼關注“外參”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