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英國花費了鉅額資金。而作為戰勝國,雖然獲得了一部分原屬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但這些國家就是現在也還是很窮的,非但不能給英國創造更多的價值,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維持,加重了負擔。
那時的英國是相當的牛氣,土地面積擴張了3300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1/4,人口更是高達4.5億。也就是說,在當時每4個人中就有一位是大英帝國的子民,達到了英國曆史上最輝煌的時刻,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但實際情況是“攤子鋪得越大,實力被攤薄得越多”。因為殖民地需要大量的辦事機構和外派駐軍,這都需要大量的錢財支撐。隨著“入不敷出”的財政,越來越力不從心,而糟糕的是,這些殖民地趁其衰落,紛紛爭取獨立。
愛爾蘭就是其中的典型。其頻繁不斷的獨立運動,早已讓英國為之頭疼,一戰後的國力削弱,英國已無力進行鎮壓。無奈之下,讓其南部的26個邦獨立,只留下了北部較為發達的6個郡。這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由來。
愛爾蘭自由邦的成立,是大英帝國衰弱的標誌,也是其分裂的開始。隨後,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紛紛提出自治的要求,二戰前,英國放棄了對這些國家的殖民,成為相對獨立的英聯邦國家。然而,這些並不是最可怕的。
真正的危機是,印度也要求獨立。加拿大等國的自治並不影響與英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反而還使英國減少了防務負擔,可謂是“倆好擱一好”。但印度不同,英國是靠赤裸裸的掠奪,為自己賺取更多的錢財。印度一旦獨立,英國就真剩下空架子了。
一戰時,印度派了120萬人部隊參加了戰爭,就是為了英國戰後答應其獨立。可最後,英國還是食言了,憤怒的印度人獨立運動更加高漲。從某種角度說,英國自己的事情還未“處理乾淨”,哪裡還有“閒心”警惕德國的崛起。
於是,綏靖主義成了英國的主流民意。
作為歷史人物的張伯倫等人,能成為國家的首相,自然有著過人的精明和智慧。在面對德國的咄咄逼人,採取的妥協和綏靖,就當時而言,應該是正確的。這不僅符合當時形勢的需要,更要順應主流民意,這其中有什麼鮮為人知的原因嗎?
一是,德國的“動作”是合情合理的。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有退出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的自由;作為一個大國,對不平等條約也有抗爭的權利,相對按照“民族自決”原則建立起來的國家,德國吞併奧地利、蘇臺德,也是實現民族統一。
也就是說,在武裝入侵捷克前,德國的“動作”似乎都有合理的解釋。而作為同在一個地區的國家,不可能、也不應該對一個主權國家,始終採取監視和敵對行動,否則將是更大的威脅。只是,張伯倫等人沒有料到,德國想要的“東西”太多了。
二是,綏靖是唯一的方法。一戰後的英國可謂是“內外交困”,國力始終沒有得到完全恢復,無力再應對下一場戰爭。在張伯倫的主導理念中,“維護歐洲和平,而不是要贏得一場戰爭”。說白了,不綏靖和妥協,就意味著戰爭爆發。
更重要的是,主流民意影響著國家的戰略。一戰中,英國共有890萬人被徵召入伍,幾乎佔盡了全國的青壯年,動搖了英國社會對戰爭的看法,尤其是傷亡200多萬人,致使幾十萬婦女成了寡婦,幾十萬適齡女青年找不到丈夫。
一戰的恐怖,讓英國上下痛恨戰爭,對和平有著瘋狂的渴望。也就是說,只要不打仗,無論如何都可以,甚至不顧及盟友的感受。尤其是作為民主制國家,順應民意就意味著支援率高,如果張伯倫不綏靖,可以換一個願意綏靖的首相。
當然,綏靖並沒有擋住德國的野心,在不得不面對戰爭的時候,民意又一邊倒的指責張伯倫,將其作為挑起戰爭的“替罪羊”,並推舉丘吉爾擔任戰時首相;二戰後,丘吉爾大搞冷戰被彈劾,都是民意所致,也是民主制國家的無奈。
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是張伯倫一個人綏靖,而是整個國家綏靖。作為“事後諸葛亮”似的去評論一段歷史,也許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更需要的是對當時的客觀狀況,以及風土民情等因素綜合考量,既然事情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合理理由。
就當時的狀況,英國民眾會支援和換上丘吉爾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尋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