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聯歷史上,曾有一個著名組織“克格勃”(KGB),它的中文翻譯是“國家安全委員會”,這個組織神秘莫測,外界對其所知甚少,而他們的成員又神通廣大,有的擅長戰鬥,有的擅長蒐集情報,還有一些擅長用化學元素除掉敵人。
克格勃與蘇聯可以說是一體兩面的存在,二者一同經歷了波瀾壯闊而又波譎雲詭的幾十年。
俄羅斯自古以來就有悠長的特務史,早在公元10世紀,基輔羅斯大公奧列格(Oleg of Novgorod)就建立了強大的情報機關,靠著原始的特工,他統治了第聶伯河沿岸,塑造了俄羅斯的雛形。
16世紀時,被稱為“恐怖伊凡”的伊凡四世成立了特轄區(Oprichnina),作為附屬其個人的私人特務,高峰期大約有300名特轄區打手駐守在他的城堡,這些人每天處決敵人,清理潛在威脅,幫助伊凡四世坐穩了寶座。
伊凡四世之後,各個沙皇都有自己的特務機構,例如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建立過“公共安全與秩序保衛部(Okhrana)”,專門負責收集對他不利的情報,然而,特務機構沒有挽救沙皇俄國的命運,更沒有救下尼古拉二世一家的性命。
1922年蘇聯成立後,改組了沙俄時期的情報機關,最開始出場的是列寧時期的情報機關“契卡(Cheka)”,後來斯大林建立了“內務人民委員會(NKVD)”,1954年赫魯曉夫一手成立了克格勃。
赫魯曉夫之所以要用KGB取代NKVD,是想矯正斯大林的極端路線,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諷刺,KGB是用來糾正極端路線的,沒想到後來卻變成了極端路線的工具。
1930年代,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蘇聯開展了一場“大清洗(The Great Purge)”運動,估計約120萬人遇害,而NKVD就是主要執行部門。這場“大清洗”的受害人,包括知識分子、富裕農戶、紅軍戰士等等。
這其中損失最嚴重的是1937至1938年間對紅軍的破壞,共有超過2萬名士兵和軍官被革職,最終數千人被殺。熟悉二戰的人都知道,正是由於大量有經驗的紅軍軍官被殺,導致德軍一開始向蘇聯發動進攻時,蘇軍毫無招架之力,損失極為慘重。
1953年,斯大林死後,蘇聯局勢瞬息萬變,機敏的赫魯曉夫立即召集心腹,把NKVD首領貝利亞(Lavrentiy Beria)拿下,以防他趁機起事。NKVD作為斯大林的遺產,赫魯曉夫用著不安心,於是大幅重組特務機構,為了削弱老特工的權力,他組建了新的機構KGB。
1964年,蟄伏了很久的勃列日涅夫抓住機會,趁赫魯曉夫在黑海度假的機會,奪了赫魯曉夫的權,讓他提前“退休”。
勃列日涅夫的行動能夠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控制了KGB,所以他上臺後,KGB不僅沒有被改組,反而被授予更大的許可權。1967年,勃列日涅夫委任安德羅波夫(Yuri Andropov)為KGB頭目,直至1982年勃列日涅夫逝世為止。
在安德羅波夫的管理下,KGB不斷擴大,力量越來越強,使其一躍成為舉世聞名的特務機構,連萬里之外的美國老百姓都對其忌憚三分。彼時的好萊塢電影中,KGB特工是間諜片最常見的反面角色,可見其國際影響力。
KGB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在國外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間諜網,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必要時會用化學元素殺死國外目標,連一國元首也不例外,比如蘇聯入侵阿富汗前夕,KGB就曾試圖在可樂下藥,鴆殺前阿富汗總統哈菲佐拉·阿明(Hafizullah Amin)。用化學元素完成任務,逐步成為了KGB特工的必修課。
勃列日涅夫死後,安德羅波夫接掌蘇聯大權,他也是第一位以KGB頭目的身份登上蘇聯最高位置的政治家,但安德羅波夫的健康一直有問題,在位僅15個月便去世。
1985年起,戈爾巴喬夫當上蘇聯一把手,他推行改革,對KGB的依賴降低,KGB的活動不斷減少。1991年蘇聯解體,新生的俄羅斯取消了KGB。不過,名字雖然沒了,但KGB並非真的消失,它的職務只是分散到幾個不同部門,例如“聯邦安全域性(FSB)”和“對外情報局(SVR)”。
這幾個部門在工作時,還是沿用過去KGB的人手,儘管蘇聯已經消失了,但特工們行事的心態和方法依舊,例如2006年發生了全球譁然的利特維年科遇害案,這位1988年就加入KGB的蘇聯特工,在加入英籍後被自己的前同事用釙毒殺。
利特維年科之死,讓KGB的傳說再次甚囂塵上,此時大家才發現,那個善於用化學元素幹掉敵人的龐大組織,一直遊蕩在人世間……
KGB的歷史不長,但卻深深影響了蘇聯乃至世界,他們神出鬼沒,手段兇狠,令敵人頭疼不已。KGB的故事很長,有很多都隱藏在暗處,不為人所知,想要完全瞭解KGB的細節,恐怕還要耐心等待俄羅斯解密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