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胡旦才華橫溢,但一輩子口無遮掩,所交非人,吃虧不少
黃勇/文
胡姓(70)|胡旦與呂蒙正打賭說他也能考中狀元,被稱為最自信的狀元
胡旦得到重用,意氣風發,不但沒有總結此前仕途受挫的原因,反而更加肆無忌憚,有意見就提出來,想批評誰就說,朝廷、大臣都是他批評的物件。
這樣一來,不僅同事關係沒搞好,連宋太宗都對他有些不爽。
好哥們翟穎被整,胡旦跟著受累
胡旦有一個好哥們叫翟穎,與他志趣相投,也是喜歡針砭時政,議論朝廷得失。
翟穎多次上疏批評時任宰相李昉,說李昉不管邊防戰事,不做正事,成天就只知道飲酒賦詩,沉迷於聲色犬馬中。同時,翟穎還推舉了他認為可擔當大事的10多個大臣。
翟穎此舉得罪了很多人,大家都看不慣他,私下裡合計要搞整搞整他。
有人認為,以翟穎的水平,是寫不出那些讓人討厭的奏摺的,肯定是胡旦在背後搞的鬼,是胡旦代筆的。
於是,大家一起把翟穎和胡旦都告了。
宋太宗不喜歡大臣們內訌,加上翟穎和胡旦平時老是批評朝政,早就對他們不安逸了,就把翟穎流放到海島,把胡旦貶為坊州(今陝西黃陵縣)團練副使。
故事再次上演,胡旦終於有所收斂,安分了很多。
很多年後,宋太宗把他召回朝廷,繼續讓他擔任知制誥,參與國史修撰。
交友太監王繼恩,直接丟了鐵飯碗
俗話說,交友不慎害終身,胡旦此前與翟穎關係要好,結果被連累貶官。這回再次回到朝廷,他又不吸取教訓,交上了宋太宗最喜歡的太監王繼恩。胡旦和王繼恩關係密切,好得可以穿一條褲子。
影視作品中的王繼恩形象(資料圖片)
宋太宗有9個兒子,至道元年(995),三皇子趙元侃被立為太子。
兩年後,宋太宗病重,朝中為謀立新皇帝展開了明爭暗鬥。
李皇后和王繼恩不喜歡趙元侃,王繼恩暗中串聯參知政事李昌齡和胡旦等,與李皇后一起謀立被廢為庶人的大皇子趙元佐。
宋太宗駕崩後,在宰相呂端的極力支援下,趙元侃最終得以即位登基,是為宋真宗。
鹹平元年(998),剛上任的宋真宗,把王繼恩貶到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胡旦被貶為安遠軍(今湖北安陸市)行軍司馬,不久被削籍流放到潯州(今廣西桂平市)。
這一次,胡旦輸得很徹底,不但沒了任何職務,還丟掉了鐵飯碗。
又過了很多年,胡旦被起用,但職務都很低,不過是員外郎、通判一類的小官。
唯一一次能再起的機會,是他被任命為吏部侍郎,但此時他已年老體弱多病,無法勝任,只得請辭,舉薦寇準出任他的職位。
最終,胡旦以秘書省少監的身份退休。
胡旦畫像(資料圖片)
晚年仍不知悔改,繼續點評人物、批評朝政
晚年的胡旦,大部分時間生活在襄州(今湖北襄陽市),埋頭苦讀,寫了《漢春秋》《五代史略》《將帥要略》等6部著作300多卷,最後失明瞭。
胡旦晚景淒涼,80歲左右病逝。家裡一貧如洗,連安葬他的錢都沒有,家人只得把他的遺體寄存在義莊(存放客死他鄉或無錢下葬者屍首的地方)。
直到宋仁宗時代,襄州知州王田上書朝廷,獲得專款20萬,胡旦才得以入土為安。
胡旦一輩子吃虧在口無遮掩,但晚年的他仍不知悔改,繼續點評人物、批評朝政。
北宋著名古文字學家、文學家夏竦出任襄州知州時,胡旦經常批評他的工作。夏竦很不高興,寫了一首《燕雀詩》:“燕雀紛紛出亂麻,漢江西畔使君家。空堂自恨無金彈,任爾啾啾到日斜。”
《宋史》對胡旦也評價說:“(胡旦)干擾州縣,持吏短長,為時論所薄。”
關於胡旦的傳說故事很多,其中有一個故事非常能展現他的才華。
國史館要給某個公卿修撰傳記,但那人出身低微,早年是一個殺豬賣肉的屠戶。如果照實寫,對人家不恭敬;不照實寫呢,又有違史家如實照錄的光榮傳統。
咋辦?大家去請教胡旦。胡旦說,這還不容易?看我的:“某公少時操刀之際,即示有宰天下之志……”
【下期關注】
請看胡姓(72)。
【特別緻謝】
四川蓬溪縣文史專家胡傳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