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深秋八月,兗州官渡地界。這一年的北方,異常躁動,因為東漢末年最大的兩位諸侯,在這一年夏天,開戰了。曹操和袁紹這對總角之交,在背靠背各自掃平了正面戰場後,終於翻臉了。
八月初,震動華夏、舉世矚目的官渡之戰,正式打響。曹操駐兵中牟縣西北的官渡,袁紹親提十萬機動兵力,從黎陽南渡黃河,在官渡以北與曹軍相接。袁紹大軍東西連營幾十裡,遮雲蔽日,排山倒海,欲以雷霆萬鈞之勢,無情碾壓曹軍,將曹操踏平在官渡。曹軍這邊,則寒磣得多,機動兵力不滿萬人,而且十分之二、三都是傷員。是的,曹操不得不用七千多人,對抗袁紹十萬大軍。
八月,袁紹連營稍前,東西數十里。曹操亦分營與相當,合戰不利。曹操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袁紹進臨官渡,起土山地道。 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孫子兵法·謀攻篇》這二十二個字,以袁紹當時的實力,隨心所欲,想用哪個就用哪個。袁紹可以步步碾壓,分兵圍攻曹操的重要據點和城邑;袁紹可以正面強攻,可以不計傷員,不惜代價,不顧損失,和曹操硬槓死磕;袁紹可以稍用計謀——如曹操在白馬和延津時做的一樣——調虎離山,急行軍,打回馬槍,和曹操纏鬥;袁紹還能就這麼耗著,耗到雙方都彈盡糧絕,看最後一口氣,十萬能不能吹過七千人;是的,袁紹甚至可以死守——如司馬懿在雍涼和諸葛亮龜縮般死守——有什麼了不起呢,最後贏,就是了。
袁紹竟然還是輸了。
然而,一部失傳千百年的神秘古籍,可以讓當年的真相,大白於世。《魏晉世語》這部古籍,為晉朝史學家郭頒所著,但這部寶貴的歷史資料,在歷史的浪塵中,早已灰飛煙滅,不知何所了。幸運的是,我們能從裴松之對三國志做注時所引用的眾多古籍資料中,一窺這部失傳千年古籍的風采。
這部古籍有一段殘言,保留了下來:
公與紹相持,公時有馬 六百餘匹。意思是: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曹操當時有六百多匹馬。
對比陳壽《三國志》,我們在《鍾繇傳》裡找到一條對應資訊:
太祖在官渡,與袁紹相持,繇送馬 二千餘匹以給軍。鍾繇當時在司隸,曹操命他鎮關中。《鍾繇傳》說,他曾在曹操與袁紹相持官渡時,送馬兩千匹支援曹操,而《魏晉世語》卻說當時曹操只有六百多匹馬。請問,鍾繇支援曹操的馬,哪去了?古人作史,多引前著,陳壽寫《三國志》,即是如此,則《魏晉世語》這則資訊,可以肯定是來自曹魏時期的史料,具體哪一本,現在已不可考了,但很可能是王沈的《魏書》或魚篆的《魏略》。而且這條史料,《三國志》是沒有記載的。《魏晉世語》這條殘存史料的價值在於:它證明了陳壽記載官渡之戰這部分內容時,據以引用的曹魏官修史料,水分很大。
那曹軍當時的兵力到底多少?曹魏官修史料,將“兩千匹”馬,壓縮為“六百匹”馬,壓縮了三倍有餘。我們是否可以對應此比例,推算出曹軍當時的機動兵力總數,約為七千多人的三倍,即大約不到兩萬五千人?
裴松之針對這一問題,曾有過一段非常精彩的討論:
魏太祖雖機變無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數千之兵,而得逾時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竊謂不然。紹為屯數十里,公能分營與相當,此兵不得甚少,一也。紹若有十倍之眾,理應當悉力圍守,使出入斷絕,而公使徐晃等擊其運車,公又自出擊淳于瓊等,揚旌往還,曾無抵閡,明紹力不能制,是不得甚少,二也。諸書皆雲公坑紹眾八萬,或雲七萬。夫八萬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縛,而紹之大眾皆拱手就戮,何緣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也。首先,袁紹東西連營幾十裡,曹操還能“分營”與袁紹抗衡,說明曹操的兵力不可能只有七八千人。曹操如果只有這麼點人,那他分營幾十裡與袁紹相抗,則每一處據點,兵力最多不過幾百人。這就荒唐了,袁紹隨便派出幾千兵力,就能分分鐘把曹軍滅掉,即便如程昱這位被曹操贊為“勇氣勝過孟賁和夏育”的存在,領兵七百據守鄄城,袁紹難道攻不下來?
第二,袁紹有十萬多人,如果曹操只有七八千人,袁紹理應圍攻,斷絕曹軍糧道水源,但曹操尚能讓徐晃出兵,襲擊袁紹糧草輜重車輛,還能自帶五千精兵,偷襲烏巢。請問,曹操還守不守官渡大營了?張郃又是如何敗的?
第三,諸位知道,袁紹敗後,曹操坑殺了七八萬袁紹兵卒,如果曹操只有七八千人,即便他全部用上,怎麼可能控制住七八萬人?如果您想起白起,您要知道,白起坑殺的那四十萬人的水分更大,而且其中還不知有多少是老百姓。
曹操收編青州黃巾精銳,至少得幾萬人。後來在兗州和呂布交戰,因為饑荒削了一部分兵。但之後曹操又經歷了一系列征伐戰爭:擊呂布,打劉備,圍黑山,等等,歷經的戰役數不勝數。而且,曹操拿下豫州,遷都許縣後,大興屯田,一年得谷一百萬斛,從這些分析推測,曹操在兗州裁軍後,不可能不徵兵。估計官渡之戰時,曹軍兵力至少在三萬人到四萬人之間,還可能更多。
眾所周知,晉承魏統,陳壽作為晉朝官方修史人員,他是尊崇魏武的。那他在編寫史書時,必然要在細微處抬舉曹操,又怎麼敢在史書中將曹操這麼出世的“大捷”,掰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