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來諮詢,孩子一進門就說我心理有問題,細細問來,瞭解到:孩子最近有一些強迫的行為,他經常會摔玩具,摔完後又會自責,因為他覺得每個玩具都是有生命的,不能這樣做,但是又忍不住摔,於是就有了很強的心理衝突。
媽媽就不停地給他講道理,比如說:玩具沒有生命,每個玩具都有自己的使命,玩具就是來讓我們取樂的,所以摔了也沒有關係。
這樣說管用嗎?
當然沒有任何用處,因為孩子會堅信自己的道理:每個玩具都是有生命的。
在和孩子的訪談中,我觀察到他是一個很會講道理的孩子,但是幾乎說不出什麼感受,感受的能力很弱。
這樣的孩子怎麼來的呢?
父母通常也會跟孩子講很多的道理,但是幾乎不跟孩子談感受,對孩子很少有情感上的表達,也忽視了孩子的情感表達,所以孩子也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他自己內在就有著“矛”和“盾”的相互攻擊,認知和感受長期處在分離的狀態,一個人就會產生強烈的心理衝突,感覺到很痛苦。
他的認知是:我不能摔玩具,玩具是有生命的。
他的感受是:我心裡有很多憤怒情緒想要表達。(感受和情緒如果長期被壓抑,就很容易透過極端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且現實生活中他也沒有太多合理的方式來宣洩表達自己的情緒,摔玩具大概是他表達自己情緒最直接的方式。)
他面臨的心理衝突並不是簡單的是能不能摔玩具的問題,如果家長仍然在認知上和孩子“糾纏”,反而還會固化他的問題行為。因為孩子的感受從來沒有被關照和充分表達過。
所以,我強烈建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少給孩子講道理,多跟孩子談感受。
要想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要看到他的感受,當他摔了玩具表達自己內疚、自責的時候,我們要充分引導孩子去表達出來。
然後,還要引導孩子看到自己摔玩具背後的感受其實是憤怒,教給孩子一些合理地表達憤怒的方法。
諮詢中,我給他找了一個回力球,告訴他這個球就是越摔越高興,摔得越高越好。他一聽非常興奮,大聲喊著:原來不是我的錯啊!是我沒有選對玩具啊。
其實,我是給了他釋放攻擊性的一個合理的渠道。
我瞭解到在這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給孩子買過很多的玩具,玩玩具的過程中,父母經常引導孩子要愛惜玩具,不要損壞玩具,但是幾乎沒有給孩子提供過釋放攻擊性的玩具。
經典精神分析認為,攻擊力和力比多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這兩種本能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低階的原始的方式,另一種是高階的象徵化的方式。
在後天的發展中,人們會越來越象徵化的表達攻擊性和力比多。很小的嬰兒會透過咬媽媽的乳頭和揪媽媽的頭髮來釋放攻擊性,當然這種攻擊是無心的,沒有傷害意圖的,屬於原初性攻擊。
再大一點,會因為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生氣,會透過摔東西,打人等方式來釋放攻擊性。這個時候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些釋放攻擊性的合理渠道,最怕的就是家長經常給孩子講道理,認為孩子有情緒是不對的,壓抑孩子的感受和情緒。
我也建議,父母不要只給孩子買一些昂貴的、易碎的玩具,一再強調讓孩子愛惜玩具。也要適當給孩子提供一些能夠釋放壓力、宣洩情緒的玩具,比如黏土、沙子、橡皮泥等,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能夠讓孩子合理地去釋放自己的情緒。
當然一個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有很多因素,解決起來也並非如此簡單,今天從其中一個角度來分析,期待能夠給到大家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