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是英文“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譯名,80年代中期,中文“通識教育”一詞由臺灣學者根據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譯轉換而來。翻譯借鑑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於“通”和“識”的解釋。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譯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將liberal education譯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通識教育這一提法雖然是晚近之事 ,但其卻有悠久的傳統。
西方:柏拉圖說教育乃是使人心靈轉向,他把培養理性的有責任心的公民視為教育的職責,他說的教育,指的就是通識教育。當亞里士多德認為自由民必須具有政治和經濟上的自由,以及足夠的閒暇時間,以便從事心靈的沉思時,他是在談通識教育的條件。
國內:《易經》中主張:“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張,做學問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古人一貫認為博學多識就可達到出神入化,融會貫通。《淮南子》中說“通智得而不勞”。通識教育可產生通人,或者稱之為全人。《論衡》中說:“博覽古今為通人”、“讀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揚雅言,審定文牘,以教授為師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通識教育可產生通才,即博覽群書,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學多識,通權達變,通情達理,兼備多種才能的人。
縱觀教育的歷史,先有通識教育,而後隨著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人類分工更加細化,專業教育開始蔚為大觀。隨著教育外在事功越來越被看重,專業教育幾成大學教育的主流,以至於一提到大學,首先想到的就是專業教育,“人才培養” 取代了“人的教化”, 通識教育退居邊緣,當通識教育一再被強調其重要,實際上恰恰說明了它在實際中的衰微。
通識教育提供的知識框架對現代社會尤其重要。在現代社會中,知識和資訊的碎片化使很多人無所適從,比如,人們可能知道利率、知道M2、知道GDP,但不知道這幾個變數如何相互影響,而通識教育透過教授每一個大學生一個基本的經濟學體系,可以有效地將一些常識級別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並形成體系,幫助大學生們在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接受新的知識、進行獨立思考。要知道,知識的體系對學習新知和系統思考都特別重要。綜上,通識教育對培養獨立人格、培養獨立思考、建立民主社會是極其有幫助的。
現代中國社會急需這種通識教育。我們常常見到文科生不懂基本物理化學常識,理科生又不懂文史哲學的基本理論,導致總有一部分人看起來像白痴。社會上這個現象也比較普遍。而通識教育無疑是解決這種現狀的可行的、有效的方法。大學在要求專業課程的同時,同時應提供大量公選課,並要求學生完成每個類別公選課中至少一到兩門課程,而且需認真對待。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常識都會得到大大提高。
也正因為此,哈佛大學校長科南特說,"通識教育問題的核心在於自 由傳統和人文傳統的傳遞。無論是單純的資訊獲取,還是具體的技能和才幹的發展,都不能給予我們維持文明社會所必需的廣泛的思想基礎。'
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的理查德萊文也曾說過:“如果一 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時,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