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叛逆的孩子說《廢話》,否則會越來越難管理!
面對叛逆的孩子,我們有一個問題:當我們帶他們出去時,他們拒絕穿外套,我們會告訴他們:“外面很冷,如果他們不穿外套,他們會感冒,孩子們很聽話,來把他們穿上……”說得好,孩子拒絕了。最後,我們沒有愉快地外出,而是發動了一場親子戰爭。孩子們哭了,大人們生氣了,好的氣氛一片混亂。如果你用簡單、易懂、清晰的語言對孩子們說:寶貝,穿上外套,我們出去玩吧!這樣,孩子們就有可能接受。
有時候不怪我們的寶寶太叛逆,也不是大人的表達有問題,而是孩子的思維太單純,還不能完全理解複雜的,邏輯性的語言,他們對判斷一切的標準都是好與壞、黑與白,沒有羽化區。
當孩子總是頻繁的說“不要、永遠、絕不”等這些極端的詞語時,說明孩子的語言和理解得到了簡單的發展,羅輯思維也開始發展。這個時候孩子尤其不愛聽“廢話”,跟他們的交流越簡單越好,如果與孩子的對話中經常出現“可能、有一點、不好說”這種模稜兩可的詞語,會使他們的邏輯思維變得混亂不堪,難以理解。
別給叛逆期的孩子說“廢話”,否則越來越難管!
一歲內的孩子還不具備語言表達能力,大人給他講什麼,他會聽,並透過大人的表情來判定好壞。而2-3歲孩子的語言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正處於人生的第一反抗期階段,他們呈現出來的叛逆行為是因為他們有了自我意識的堅持,我們所謂的胡鬧行為,其實是孩子獲取大人的認可或關注的一種方法。
在這個語言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儘量少說詢問性的詞語,比如“好不好、行不行”,這樣的詞語會有選擇性,很容易得到孩子否定的、挑畔的回答;
句子不要反覆囉嗦,不要用疑問、反問,比如“你不能把蘋果放在哪裡/這裡嗎?”不如簡潔明瞭的說“把蘋果放下桌子上”!
不要拿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因為孩子的發展不可逆反規律,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犯錯會用道德層面教育,當孩子還沒有判斷對錯能力的時候,給他們講道德他們不能接受,也理解不透;
凡事關注孩子的情緒,因為孩子沒有自控能力,發洩情緒是完全合理的。
直到3歲以後,孩子才會從自我發展為共情,漸漸開始明白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並開始嘗試與人溝通。
家長們要知道,孩子是透過心靈微妙的感覺和皮膚來認知世界,他們的單純要值得我們尊重,當他們的想法與我們不一樣的時候,我們不要給予他們嘲笑和冷漠。
祝天下孩子們身心健康!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