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歐陽修一生,註定和三有不解之緣。他宦海沉浮,三起三落,更有他《歸田錄》裡面記載的關於他寫文章的“三上”。何謂“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
歐陽修畫像
歐陽修“三上”的出處:《歸田錄》第二卷。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最後一個國王錢俶的第二個兒子錢惟演,他出生在帝王家,榮華富貴自然不在話下。但是他生平沒有什麼愛好,只喜歡讀書。在洛陽的時候,他曾對自己的下屬們說:我這輩子唯獨喜歡讀書,當我坐著的時候,我就讀先秦的諸子百家的經書和史書,我躺著的時候,我就讀各類雜記,上廁所的時候,我還在讀小辭和各種曲子。我大概就沒有把書放下的時候。
和歐陽修同一時代的文學家謝絳也說:他曾和宋公垂同在史院的時候,看到他每次上廁所都一定要帶上一本書去讀。讀書的時候,聲音那個響亮啊,很遠的地方都可以聽見,好學到這種地步的人真是難得啊。這時,歐陽修就對謝絳說:我也是這樣啊,我這輩子所寫的文章,多半都是在馬上、枕上、廁上,恐怕只有在這三個地方,才能讓我靜下心來,好好地想文章了。
作者歐陽修從錢惟演和宋公垂兩人的讀書故事裡,又補充提到自己寫文章的“三上”,目的在於告訴我們兩個道理。第一:讀書要勤奮刻苦。不能放棄任何可以學習的機會,哪怕是在走路,睡覺或者上廁所。第二:寫文章要平心精心,不可浮躁。歐陽修的三上,都是極其私密,很少會被人打擾的可能。尤其是在上廁所的時候,而人世複雜,難得有安寧的時候,但也要用極少的空閒時間,讓自己靜下心來,構思出絕妙的文章。
歐陽修簡介
說到歐陽修簡介,很多人對他的《醉翁亭記》印象非常深刻,但是關於他坎坷的一生,瞭解的不多。歐陽修別名醉翁,他出生的時候父親年紀已經很大了。
歐陽修雕像
於是他的成長几乎都是母親一個人陪伴的,幸運的是還有個親戚可以依靠一下,即便不是很富裕,但基本的生活還是可以維持下來。因為從小家庭就是比較貧窮,所以歐陽修很努力也很勤奮,加上母親的教育,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歐陽修從小就喜歡廣泛讀書,十分刻苦加上天生的聰明才智,從小作的文章就比其他人強很多。
於是家人更加用心的培養他的文學才能,他是家人未來的希望。歐陽修果然沒有辜負家人殷切的囑託,在參加科舉考試的路途上即便是滿路的荊棘但也沒有阻擋他前進的心,即便最後沒有拿到狀元,但也考的不錯,順利進入官場並擔任了職位。在長大後歐陽修成為了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
他在文學方面頗有一番成就,開創了北宋文學的新局面。他領導了北宋的文學改革與創新,在繼承前人的理論的基礎上,他又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融入到新領域。因此他成為了唐朝和宋朝兩個朝代的八個散文大家之一。他的醉翁亭記便是他文學作品的一個典範。歐陽修還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在官場,他看到了一些社會問題並與同伴著手進行改革,可是最終抵不過那些官宦的內部操縱,最後被降低了官職。即便如此也沒有影響到他作詩的風格,他仍然比較豁達,面對生活的磨練也很樂觀。
從歐陽修的簡介來看,他一生雖然坎坷,但是依舊樂觀。實在是令人佩服。
歐陽修性格
大凡詩人都非常的有個性,歐陽修也不例外。發生在歐陽修身上的故事很多,足足可以寫厚厚的一本書,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性格。
歐陽修的石像
歐陽修性格受他父母的影響很大,歐陽修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她母親言傳身教的原因。他的母親是大家閨秀,識字懂禮節。他和母親從小寄居在叔父家裡,知道叔父家裡拮据,他母親就透過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和兒子,並教育歐陽修一定要有志氣,千萬不能看不起自己,要學會苦中作樂。他的母親還教育他以後做官一定要學他父親,清正廉潔且要寬大處理。
他三次被貶,但都不以為然,反而能在逆境中陶冶情操。他很孝順,怕母親一時受不了自己被貶而過艱難的日子。他的母親說:我已經習慣過苦日子,只要你覺得沒什麼,我更覺得沒什麼。他第一次被貶夷陵,這個地方更似蠻荒之地,條件極差不說,冤假錯案不少且包括師爺在內都沒什麼文化。他積極改善夷陵的不良現象,提高官吏的文化水平,減少冤假錯案,受到百姓的稱讚。第二次貶官到經濟較好的地方,不與富商與其他官員來往,反而開發旅遊,有空飲酒作詩自得其樂。第三次被貶已是晚年,沒過幾年就去世了。
歐陽修的品德很高尚,離不開他有一位賢德的母親。他做官敢於諫言,離不開他母親的薰陶。他做官寬大處理,離不開他有一個清廉的父親。他耿直敢得罪權貴,所以才三次被貶。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把古文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對古文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後人應當記住歐陽修領導的運動,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領導的運動。
歐陽修的畫像
這場運動讓文學變得更加有意義,有人說歐陽修是因為他在官場的地位才能發動這場古文運動的。但是無論怎樣,這樣運動讓我們知道學習文字是要讓大家看懂,而不是追求生僻讓別人看不懂。寫文章更不是追求表明的奢華,重在文章的實質意義。從韓愈開始的早一批文人已經看出了這一弊端,但是到了唐宋時期又開始追求浮華的文學,這才出現歐陽修又一次領導這場古文運動。
參與這場運動的人數很多,參與的人數還包括著名的黃庭堅、蘇軾、蘇轍等一大批名士和文人。他們也都一致認為進行文學創新的同時,還應當講究其實質內容。這一重要思想歐陽修在早期的時候就已經提出,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形成一種趨勢。據說他在做官的時候審批一個學子的文章,那個學子的文章寫的非常的好,只不過出現了一些生僻的字。原本出色的文章被他拒絕,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是一直注重文章簡單易懂。他認為:文字是拿出來給別人看的,而不是追求讓人看不懂。他倡導的這一股風氣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在後期才能看到很多簡單易懂的文章。
從歐陽修領導的運動中我們可以看出,他這一生過的認真、過得充實,並積極地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歐陽修被貶
歐陽修被貶的故事透過他的詩句被後人深深地記住,表達了一代詩人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的心情,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被貶。
歐陽修的畫像
歐陽修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仕途並不一帆風順。他三次被貶,但是三次都頑強的度過。他非常賞識范仲淹的才學和政治觀點,主動寫信與其交流。而范仲淹看到他的書信後便有惺惺相惜之感,此後兩人便一直保持書信往來。官場人多耳雜,他們互相通訊的事情被大家看在眼裡。後來范仲淹升官被重用,大家都認為歐陽修會因此平步青雲。可是范仲淹並沒有提拔過歐陽修,只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提拔他做很小的官都被歐陽修推辭了。可見,他們之間是真的英雄所見略同,並不是想攀關係。
第一次被貶是由於范仲淹直言宰相任用親信,然而遭到宰相的反誣,結果范仲淹被貶到邊疆。他因為支援范仲淹也被貶,湊巧的是他的叔父去世,他承受被貶的不幸的同時,還要面對叔父死去的訊息。後來經過5個月的艱苦水路,終於趕到夷陵,而這個貧瘠之地卻讓他變得更加頑強。
第二次被貶是由於支援范仲淹的新政,當範倒臺被貶的時候,歐陽修也沒有躲過這次被其他人彈劾的機會,他被貶到了滁州。滁州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不過他沒有過多的與當地的商賈來往,反而是致力於開拓旅遊的發展。
似乎他的命中就有三次被貶之事,皇帝去世所有官員都得穿樸素的喪服,他因為一時疏忽穿了紫色的衣服而再次被貶。假如歐陽修沒有這三次被貶,也不會看出他堅毅和正直的為官之風,他的這種行為使我們對他的印象更加深刻。
歐陽修的故事
歐陽修,我國古代北宋時期的大文豪,生性喜歡喝酒,因此自號醉翁。他的表字是永叔,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巨匠,文章登北宋文壇巔峰。他為人正直,學生眾多,其中不乏王安石這種文壇政壇都非常了得的人。鑑於他在文學上突出的成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圖片
歷史上關於歐陽修的故事不少,其中還是關於文學方面的比較多,也比較出名。有故事說他是第一個向民間歌女學習的大家,民間詩歌許多都非常平易近人,自從歐陽修誠心學習之後,他的詩詞文章多了簡明,非常平易近人。歐陽修作為一個文學巨匠,自然是離不開不斷的學習的,他不僅向民間歌女,還聽得進樵夫的建議。歐陽修所寫的著名的《醉翁亭記》就是經過一個過路的樵夫建議之後修改的,可以說,歐陽修在文壇的成就離不開他平易近人的品性。他除了在文學方面聽得進意見之外,他還喜歡琢磨文字。說到對文字的琢磨,最有名的就是文學嚴謹。他有一次幫一個朋友寫一篇文章,寫完了,也有人送走了。歐陽修回頭細想,琢磨不對,就快馬策鞭將文章追了回來,只為在一句之中加上一個而字,可見他嚴謹的態度。
歐陽修的很多故事都可以體現出的他的性情,也可以反映出歐陽修對文學的態度,學習上孜孜不倦、虛心求教,寫作上嚴謹認真,積極向上。
歐陽修世稱
歐陽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永叔,號醉翁,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澈、王安石、曾鞏被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歐陽修在政治上也有所成就,官至翰林學士,領導北宋變法運動,死後歐陽修世稱“陽文忠公”,諡號文忠。
歐陽修畫像
歐陽修倡導詩文革新,開創了散文文體的新風,語言簡潔流暢,文章創造了一種自然和諧的新風格。他所寫的《醉翁亭記》中,語言簡短凝練,經營秀潤,其中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被後世廣為流傳,傳誦至今。開創了北宋文壇新的一代文風,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也是蘇軾等人的良師益友,在各類學術領域中都有所涉獵,“唐宋八大家”,宋代的五人均出自他的門下,可謂桃李滿天下,從中也可以看出歐陽修的歷史地位與影響。
歐陽修早年與范仲淹是忘年之交,當時北宋朝廷出現積貧積弱的現象,范仲淹主張改革,歐陽修也贊成他的意見,於是參與了范仲淹領導的改革變法運動,只是變法損害的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既得利益,最終以失敗告終,范仲淹被貶,歐陽修也牽涉其中。後來歐陽修被召回京,又與范仲淹等人推行“慶曆新政”,在守舊派的阻撓下,又一次被貶,歐陽修仕途坎坷。直到皇佑元年,他被封為翰林學士,主持修著了《新唐書》,一改往日史書生僻難懂之風,在宋代的文壇上掀起了一陣波瀾,而後,主考禮部,錄取了蘇軾兄弟等人,為北宋的文壇培養了不少人才。晚年以太子師的身份辭職,六十六歲在家中逝世,獲賜諡號“文忠”,歐陽修世稱“陽文忠公”。
評價歐陽修
沒有人是完美的,歐陽修也不例外,他有好的一面,不過也有不好的一面。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我們是如何評價歐陽修的。
歐陽修的石像
他領導的古文運動把文字的意義推向高潮,但是由於當朝統治者重文輕武,導致了文官看不起武官的局面。武官保家衛國付出巨大犧牲而不被統治者待見。歐陽修的骨子裡也帶有這麼一絲想法,他彈劾狄青致他被罷官,我們都知道歐陽修對待貧民有寬大處理的一面,而狄青根本就沒有錯,他的彈劾給人的感覺有些無事生非,想突出文官的地位高於武官。在評價歐陽修時,雖然有這麼一點不足之處,但是他敢於諫言、不攀附權貴導致兩次被貶,他這種品行是所有當官的楷模。
我們知道他兩次被貶,不過第三次被貶是他自己的過錯。皇帝死了,所有官員都要求素服,但是他沒有注意自己的穿著,在送葬當天穿著一件紫色的內衣且露了出來,這無疑是對過世皇帝的不敬,有些藐視皇權之意。我認為這種錯是不該犯的,他這種行為給人的感覺是根本不把當官當回事,而我們追求的是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極致,他疏忽了,美中不足之處。
我們在評價歐陽修時,他好的地方多於不足之處,為官清廉,不追求名利,時刻為他人著想,能寬大處理的絕不苛刻要求。注重辦實事,倡導的古文運動形成了一種風氣,使大家寫文章重在價值而不是隻追求文字的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