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出現的3首宋詞,是詞人的代表作,更是劇情最佳伏筆

《清平樂》中出現的3首宋詞,是詞人的代表作,更是劇情最佳伏筆

電視劇《清平樂》的名字本就來源於詞牌,這部劇更是推出了被觀眾喜愛的“背誦天團組合”,這這部劇裡出現宋詞那是必然的,沒有出現才是偶然。

盤點一下全劇出現的好幾首詞人的詞作全篇,不僅僅是詞人的代表作,更是推行劇情的最佳伏筆。

第一首:

《清平樂》中出現的3首宋詞,是詞人的代表作,更是劇情最佳伏筆

劇中,晏殊早早料到了自己將要被貶,在宮中進諫走對之時,故意當眾失態,打落了僕人的牙齒。劉太后正好以此為口實,貶黜晏殊除了京城。

晏殊是一個非典型文人,他有文采翩然,也會事情練達。他知道因為皇帝和太后的爭端,自己必然是要受到牽連,與其等著劉太后安一個別的罪名,不如自己給他一個無傷大雅的理由。

這樣的理由,使得晏殊貶謫卻又不會太遙遠。他的世情練達,讓自己的一生都不會遭受太大的風霜雨雪,成就了太平宰相。

在電視劇中,晏殊在雨中吟誦著這一闕《浣溪沙》,是看透人生的頓悟,更是看淡人生的自醒。

不論是江畔撫琴,還是雨中吟詞,這樣的晏殊才是此後能夠不偏不倚,在宰相之位做的長久的好宰相。

看淡了風雲的他,才能夠在慶曆新政中保持清醒,才能在朋黨之爭中超然事外

第二首:

《清平樂》中出現的3首宋詞,是詞人的代表作,更是劇情最佳伏筆

在歐陽修還不是文壇大佬的時候,劉太后就斷言歐陽修的豔麗詞風終將給他帶來禍害。

多年以後,歐陽修果真深陷盜甥案。就像宋仁宗和晏殊說的那樣,這是一件既無法查證又不能徹底澄清的案件。清官難斷家務事,理不清的結果就是歐陽修被貶謫遠離京城。

作為文壇宗主的歐陽修寫的詞卻是豔麗無比,作為文人固然無妨,但要成為國家重臣卻是隱患重重。

私德這個事情,不需要太真實的查證,只要捕風捉影就已經足夠,更何況還是你自己寫下的詞句。

劉太后在說到歐陽修這首《醉蓬萊》太過豔麗的時候,電視劇還在前10集之中,歐陽修才剛剛入仕;歐陽修由於作詞獲罪,已經是電視劇的50餘集,歐陽修依然50餘歲;這個伏筆果真是漫長的很。

第三首:

《清平樂》中出現的3首宋詞,是詞人的代表作,更是劇情最佳伏筆

在電視劇《清平樂》中,這首詞出現了三次。

第一次是賈教習離別夏竦之後,在馬車上低吟淺唱的。

第二次是蘇子美和韓琦等人在樓上喝酒,聽到有人在唱,文彥博大加讚賞了這首詞:說之前覺得“不如飲待奴先醉”寫的極好,見到夏竦之後才發現是個貪財的胖子。

第三次是在夏竦府中,端午佳節之際,夏竦命府上的歌女助興,唱的也是這一首。

《清平樂》中出現的3首宋詞,是詞人的代表作,更是劇情最佳伏筆

電視劇中的夏竦還解釋,他原本和賈教習是兩情相悅的一對璧人,只是因為宋真宗錯點鴛鴦譜,強行指婚。結果,活生生的拆散了這對鴛鴦,在新婚之際,夏竦依然對賈教習念念不忘,寫下了這首詞。

後來,夏竦的原配夫人發現了他們藕斷絲連,鬧出了大動靜,才使得夏竦的貪腐案發。而夏竦早早地佈置好了楊懷敏和張妼晗兩個棋子,終於能夠是歷經大風大浪而不倒。

這一首《鷓鴣天》實際上是夏竦57歲時作於宋夏的戰場前線,電視劇裡卻成為了重要的伏筆,影響了夏竦的一生。

這3首詞分別是晏殊、歐陽修和夏竦的代表作,其中流淌著的才情自然是高階大氣上檔次,在劇中更是扮演了草灰蛇線的作用,這樣好的運用值得點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64 字。

轉載請註明: 《清平樂》中出現的3首宋詞,是詞人的代表作,更是劇情最佳伏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