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什麼“全聚德”的“德”字少一橫嗎?
全聚德匾額
這是北京老字號“全聚德”的牌匾,注意一下“德”字,為什麼少了一橫呢?
全聚德創始人叫楊全仁。他初到北京時在前門外肉市街做生雞鴨買賣,由於深諳此道,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當時這個市場上有一間名叫“德聚全”的乾果鋪,招牌雖然醒目,但生意不好。精明的楊全仁抓住這個機會,拿出他多年的積蓄,買下了“德聚全”的店鋪。
有了自己的鋪子,該起個什麼字號呢?楊全仁便請來一位風水先生商議。這位風水先生圍著店鋪轉了兩圈,突然站定,捻著鬍子說:“啊呀,這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啊!您看這店鋪兩邊的兩條小衚衕,就像兩根轎杆兒,將來蓋起一座樓房,便如同一頂八抬大轎,前程不可限量!”
風水先生眼珠一轉,又說:“不過,以前這間店鋪甚為倒運,晦氣難除。除非將其‘德聚全’的舊字號倒過來,即稱“全聚德”,方可衝其黴運,踏上坦途。” 風水先生一席話,說得楊全仁眉開眼笑。
對此,很多人解釋說,是錢秀才多喝了,“德”字忘寫了一橫。還有人說,當時楊全仁創業時,一共僱了13個夥計,為了讓大家同心協力,所以讓錢秀才少寫一橫,表示大家心上不能橫一把刀。
這些當然都是猜測和傳說,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緣於中國的漢字文化。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字的寫法是多樣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唐宋元明清書法名家的墨跡中得到印證,很多古代碑帖和書籍都有過德字少一橫的寫法。
曹全碑中的“德”
唐 柳公權 玄秘塔碑中的“德”
唐 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的“德”
宋 米芾 德
元 趙孟頫 仇鍔墓誌銘中的“德”
明 文徵明 行書自作詩卷中的“德”
朱瞻基《一笑圖》御筆題款中的“德”
明宣宗 朱瞻基《一笑圖》
到了清初,事情來了一次出人意料的顛覆。康熙49年(1710年),下旨編《康熙字典》。康熙55年(1716年)書成,在《康熙字典》中,收入的德字,赫然是有一橫的“德”字。這樣的結果是,清以前,無一橫的“德”字是通用的規範字,有一橫的“德”字是書家偶一為之的異體字,《康熙字典》問世後,這種情況就倒了過來。
清代在典籍文書中要求必須使用有一橫的“德”字,民間亦通用成例,但對書法家的書寫則並不限制。
清 鄧石如
吳昌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