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門口,家長和學生集合,保安人員保護著學生的安全。
防護用品擺在校門口,隨時方便學生和家長使用。
開學第一天,老師帶領學生參觀學校裡的自然館。
張洪存校長在校門口迎接新生到來。
哥哥軒宇領著妹妹子曦來上學。
爸爸在離校前,和孩子說著悄悄話。
9月1日,新學年如期而至。開學啦!家裡的“萌娃”要去上學了。校園門口的樹蔭下,孩子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有的男孩蹲在地上觀察著螞蟻爬行,女孩子們則牽著小手相互認識,家長們邊聊天、邊等待著學校大門的開啟。
早上8時整,學校的大門打開了,一位老師召喚著學生們集合:“家長同志們,請配合老師做好測溫、消毒工作,佩戴好口罩,領著自己的孩子到操場集合,我們一年級新生開始入校了。”校長站在門口迎候著大家有序進校,接下來是分班,班主任老師引領著學生和家長們步入教室。在這短短的幾分鐘裡,孩子們就完成了從“小朋友”到“小學生”的角色轉換。
這個場景發生在寧河區七里海鎮大八畝坨小學,村民們幾乎都在這裡上的小學,學校裡的多位老師也是從這裡走出去又走回來的,他們更習慣稱呼它為大坨小學。大坨小學和城裡的學校的確不一樣,究竟有哪些不同?記者會為您一一道來;但這裡也和城裡的小學有著幾分相像,教室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裝置,操場上鋪著塑膠跑道和人工草坪,在教學樓裡甚至藏著小型的“科技館”和“自然館”……
這座擁有75年曆史的鄉村小學,近幾年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能夠折射出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村裡的孩子們也能像城裡的孩子們一樣,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1 村裡“萌娃”第一天入學
9月1日一早,記者趕到大坨小學,當天是一年級新生到校報到的日子。今年,大坨小學新招收了兩個教學班,近70名學生都是村子裡的“萌娃”,他們中有些孩子在幼兒園裡就已經相識了。和往年不同,學生們走進校門前多了一道程式——測溫消毒,同時還要佩戴口罩,這邊幾位老師現場組織著,那邊孩子們揹著小書包,家長們拿出手機,認真記錄下自家孩子第一天上學的場景。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小學生,已經是大孩子了。每天你要到校上課,課堂上認真學習,課後完成作業。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可不再替你做了。”家長領著孩子的小手,排隊步入教學樓,藉著這工夫不忘對孩子進行入學叮囑。可剛剛走進教室,家長們之前苦口婆心的一番話像是瞬間被遺忘了,“渴了嗎?趕快喝口水。要不要上廁所?媽媽領你去”。家長站在一旁梳理著還有哪些事情沒有想周全。
就在這時,一年一班來了一位新同學。小姑娘叫子曦,她是由哥哥送到學校的,兄妹倆一般高,看不出誰比誰更大一點。其實哥哥軒宇今年10歲,是大坨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只見哥哥幫著妹妹操持著入學事務。在課堂上,老師分發給家長兩份登記表,軒宇幫妹妹仔細填寫著。
此時的軒宇像個小大人一樣,他和記者說:“奶奶讓我把妹妹送到學校來,她一會兒就趕來。以後我每天負責帶著我妹來上學。”兄妹倆雖然交流不多,但能看得出妹妹更依賴哥哥。說話間,孩子的奶奶一路小跑趕到學校:“我在家收拾家務這工夫,倆孩子就不見了。我琢磨著應該是來學校了,我過來找找。”看到兄妹倆在這裡認真填寫表格,奶奶的這顆心也就放下了。
在鄉村小學,校門口沒有車水馬龍,也沒有擁堵不堪,反而多了一份質樸。在城裡,10歲的哥哥單獨領著7歲的妹妹上學的場景以前曾經出現過,但如今已經很難見到了,但在大坨小學,這種樸素的上學方式,讓人能夠心生懷舊情緒。
老師們將開學之後的注意事項一一講述給家長,其中疫情防控預案作為獨立單元細之又細地向家長講解。時間到了9時,家長們帶著滿滿的“資訊量”離開了學校,一些孩子也隨之出現了難捨的表情。一位爸爸親近孩子的臉龐不知道在和孩子說著什麼,撫摸一下兒子的小腦袋瓜,隨後便走出了教室。
接下來,學生們學習著站隊,學習著如何上廁所,學習著怎麼走上學和放學的行進線路;同時位於四樓的多功能教室對孩子們開放,在這裡學生們走進了科技館,認識自己的家鄉,瞭解國情;旁邊是自然館,內部陳列著七里海地區曾經出現過的珍稀動物標本,這些標本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音樂舞蹈教室,書法教室,家鄉民俗展室,這些教室將陪伴他們六年的校園時光。
大坨小學校長張洪存說:“第一週我們沒有安排教學內容,就是要讓學生們儘快轉換角色,熟悉校園生活。同時我們也安排德育老師把開學第一課講好,扣好孩子們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2 守護村小的園丁們
教室迎面的牆上掛著大坨小學的校徽,下方標註著該校是1945年建校。張洪存校長介紹,當年村裡僅有的兩位讀書人,從借用的民房裡開始了村民的啟蒙教育,進而一步步走入正軌,成立了小學校,村裡人的童年幾乎都是在這裡度過的。包括他這位校長,也是從大坨小學畢業,讀書之後又回到這裡教書育人的。
在校園裡,記者見到了該校高階教師張秀敏。1985年,22歲的她來到大坨小學任教,從此在這裡安了家,紮了根,這一晃35年過去了,張老師依舊在崗位上孜孜不倦,希望在退休之前給學生們留下點什麼。張秀敏說:“我剛到校報到時,學校裡都是唐山大地震後建起的臨建房,那會兒條件十分簡陋,但這些並沒有影響到老師教學、學生學習,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積極向上。”每到冬天,教室裡要生爐火,趕上午休,張秀敏就帶著同學們一起撿拾乾枯的樹杈,帶著同學們一起團煤球。當年艱苦的條件,今天回想起來成了她職業生涯裡一段溫暖的回憶。
張秀敏的性格里帶著不服輸的勁頭,十分敬業。“村裡的小學不比城裡的小學,孩子們要想出成績,老師必須多付出。”張秀敏說,“我記得有一年,年級前20名中有19位同學出自我帶的班。說句實在話,能夠有這樣的成績就是拼出來的。”
相對艱苦的教學環境,藏在村裡不為眾人所知的學校能夠留下的老師,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對於寂寞,張秀敏這樣理解:“你首先要熱愛這份職業,能夠適應鄉村環境。每一次接新班級,我都會先盤點再憧憬,盤點過去一屆的成功經驗,再思考如何帶好新的班級。經常是忙著忙著一天就過去了,在這樣忙忙碌碌的環境裡,你根本沒有時間享受寂寞,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的。”
執教35年的老師在崗位上忙著“傳幫帶”,而新生力量的加入也為鄉村小學增添了新活力。新學年伊始,學校來了兩位年輕漂亮的女老師,她們是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的尚婧、畢業於天津理工大學英語專業的楊楠,她們也將踏著35年前張秀敏老師的節奏,開啟鄉村小學的教學工作。
尚婧來自教育世家,奶奶、姑姑都是教師,受長輩們的影響,大學畢業後她選擇了教師職業,並定向報到了大坨小學任教。她說:“今天的鄉村小學面貌一新,再也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那般模樣了,這樣的教學環境就需要年輕人來助力,幫助村裡的孩子們走出鄉村,接觸更廣闊的世界,這份責任是光榮的。”楊楠的媽媽也是一位老師,在入職前媽媽叮囑她很多:“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挖掘孩子們身上的自身優勢,並且發揚光大。”
面對鄉村小學與城市小學之間的差距,兩位老師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思想準備。尚婧說:“在市區,很多孩子從小就接受早教、接受完整的幼兒教育;但在農村,許多家長並沒有這種意識,城鄉孩子們的起點其實是不同的。但既然我們是老師,就要儘快把學生們的這些短板補齊,儘可能讓孩子們在大坨小學畢業後能把差距補上。我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優秀的學生。”楊楠更看重“溝通”的意義,她就和學生家長們說:“我也是一位年輕的老師,和家長們不存在溝通障礙。家長也好、學生也好,有什麼困難請及時與我溝通,我們一起把困難化解掉,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亦師亦友。”
身在農村小學,有諸多不便,但好在有張秀敏這樣的老師在堅守,也有尚婧、楊楠這樣的年輕老師加入,這才讓農村孩子接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
3 城鄉小學差距在縮小
今年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坨小學的學生們和城裡的孩子一樣開啟了階段性的網課學習。對於這段經歷,畢業班教研組長於學月老師有故事要講。
鄉村小學開展網課不比城裡的學校方便,這中間會有諸多人們想象不到的困難。“比如我班的兩個學生,家裡經濟條件的確困難,但上網課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網路流量。學校就趕忙聯絡通訊公司,以公益捐助的方式幫助學生,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家學習。”於學月說,“疫情最緊張的時候,課本還沒到位,我們就透過網路整理教案,我把這些年帶畢業班時的教學筆記梳理好,透過網路分發給孩子們,以這樣的方式度過了最困難的第一週。”
每一次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於學月都逐字逐句地訂正,但學生們即使有錯誤,她也是以鼓勵為主。她說:“那段時間,孩子們的壓力的確挺大的,我除了盯緊他們學習外,還得做好心理疏導工作。”老師們把能用的網路資源都用上,學生們交上來的作業都是錄製的音訊和互動式作答。雖然條件有限,但儘可能和城裡的小學生們享受同等的教學方法。
於學月老師是1998年來此任教的,她經歷過平房教室,經歷過點爐火的日子,她眼看著新教學樓拔地而起,眼看著現代化的教學裝置從夢想變成了現實。
校長張洪存說:“學校能夠達到今天的規模,得益於本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達標建立工作,每一輪建立工作的開展,學校的硬體水平都能提升一個檔次。”2006年蓋起教學樓,通上暖氣,大坨小學教學樓也成為全村最高的建築;去年學校的操場整修完畢,農村的孩子們也有了塑膠跑道和人工草坪;2020年9月,區管招聘新教師改變了多年來師資匱乏狀況,讓學校的教師隊伍不斷壯大,為鄉村基礎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在今年的中考中,大坨小學對口的中學有19位考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蘆臺一中高中班,其中13位是大坨小學培養的畢業生。
學校四樓是張洪存校長引以為傲的地方,因為這裡的設施即使是城區的小學也未必能達到如此高標準。這裡有聲光電互動的科技館,走廊裡存放著各種昆蟲、動物的標本,一間教室專門開闢成自然館。他向記者介紹:“我們的孩子都是七里海土生土長的娃娃,我們要讓他們認識自己的家鄉,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父母。試想愛家、愛父母的孩子,怎可能不愛自己的國家呢?”
改變也從校內延伸到了校外,張洪存說:“過去絕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是不關心的,在孩子讀書的問題上也不是那麼迫切。但現在可不是了,這個轉變就像人頓悟了一樣。”
在校長眼中,這樣的改變源於生活質量的提升,因為生活步入了小康,人們才把教育問題擺在了前面。特別是看到鄰居家的孩子因為讀書進了城,出息了,那份觸動會更加強烈。“現在家長捨得投入精力去培養孩子了。相信有學校硬體做支撐、有教學理念先進的老師做教學,再加上家長們全力支援,咱村裡的娃娃一定能出彩。”
“村裡的娃娃一定能出彩”,多少鄉村裡的教師,正在為了這句話而不斷努力著。與之相呼應的是村民的思想意識提升了,對於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
本版照片 本報記者 伊健攝
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