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工作強度大,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在有些部門,甚至996已經是一種奢侈。前陣子關於996的討論鬧得沸沸揚揚。瑤臺卻發現,鮮少有人去噴華為,這是為什麼?瑤臺也曾與多位華為新老員工有過了解,他們或許會吐槽公司加班很多,或者流程繁瑣,甚至懷疑過上級領導的智商等等。
瑤臺卻很少從他們的話語,感受到絲毫對華為公司層面的怨氣:既不會控訴任正非是萬惡的資X家,也不會埋怨HR把自己坑騙進來加班,甚至有部分被離職的員工,還覺得主要是自己的問題。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很多老闆不停宣揚“福報”與“奮鬥”,卻無法贏取員工真正的忠誠與事業心。反而華為這種不要求員工感恩的企業能獲得員工真正的奮鬥,乃至外界的認可。
任正非在接受陳春花教授訪談時的回覆:如果員工感恩華為,相信華為是做錯了,那一定是我(華為)給他多了。
任正非對僱傭關係有清醒的認識
瑤臺見識過很多老闆,動不動都強調員工要奮鬥,要學會感恩。甚至一次拜訪某企業,還碰到他們早會集體在唱《感恩的心》。當然這不排除有些老闆虛假做派,但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老闆是真心抱著這種想法,甚至有個資深老員工跳槽,被當著瑤臺的面,罵忘恩負義。然後老闆後面還大哭一場。
但任正非卻比較清醒,華為的發展確實需要員工超額的付出,朝九晚五慢悠悠的西式風格,是無法讓華為擊敗思科與愛立信這些強大的競爭對手。既然需要這些奮鬥,該怎麼獲取?很多老闆選擇宣傳“福報”,任正非的選擇是直接支付“對價”:全體奮鬥者持股。
這是華為能快速掙脫勞資矛盾,從而真正實現全員利出一孔的根本舉措。很多老闆希望透過思想上的宣傳,從而儘可能地減少自己的成本,增大收益。當然不排除有些年輕人真的接受了這種雞血,但從整體而言,這是不可能辦到的。你之所以現在能看到一群人在這加班,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不想換工作,或者是做給領導看的。瑤臺一直認為這種現象不僅僅是無效勞動,而是內耗。
舉例來說:當“虛假”的全員加班形成一種風氣,加班的多少,很容易成為評估員工晉升與否的依據,而忽視真正卓有成效的員工。
2.華為有紮實的人力資源體系去落實
有些老闆也知道分錢很重要,卻不能學會分錢。企業賺到錢了,該分給誰?是創業元老還是按職位級別?或是核心高管?
任正非認為:華為所有的收益都來自於客戶。因此誰是真正服務於客戶,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人,就應該分得最多的錢。因此,華為哪怕是一線的工程師,只要他能服務好客戶,創造價值,那他就能獲得高額的收入。
3.華為有相對公正的體系
華為不是上市公司,為什麼還堅持公開一定程度的財務狀況?其中一個原因:如果你做的賬是不可靠的,員工怎麼相信你分的錢是可靠的?
同樣的道理,華為內部有相對公開公正的任職資格體系與標準。獎金髮給誰,怎麼發,內部可以形成一個共識。這種共識是一種很重要的契約。有些領導經常承諾得好好,過後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如何能換來員工的信任與奮鬥?
在這種管理思想下,華為大體可以做到利益共享,權責明確,公正可信賴。如果員工抱著賺大錢的心進來,卻埋怨錢少事多。不是負責招聘的HR無能,就是這個員工無能,或者思想還不夠成熟,不肯為自己的選擇買單,但絕不會是華為忽悠他。如果有忽悠,平臺倒是希望能多忽悠這些員工進來:
KSF全績效模式——讓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高
KSF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獎勵,未達到就少發。
KSF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案例分析:
在KSF薪酬模式下,一個生產經理,該如何制定薪酬?在過去,他可能是拿固定工資,公司賺不賺錢,和他沒有太大關係。
在KSF模式下,他的收入會直接和企業經營結果掛鉤!
一般情況下,在KSF薪酬模式下,員工薪酬越高,員工工資費用率反而會下降,真正實現,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