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技術沒落引發的血案:中國曾經的龍頭企業,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摩登時代》裡的巨型蒸汽機預示著蒸汽時代的高潮,類似的新興事物每出現技術革新,都會取代舊技術主導市場。舊式技術無法適用於當今的環境,必然會遭到淘汰。每個被淘汰的舊生產技術,背後都有無數下崗工人的辛酸血淚。

因技術沒落引發的血案:中國曾經的龍頭企業,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社會轉型時期,這種因技術革新引發的社會問題相當尖銳。今天,我們來聊聊晚清社會與蒸汽時代產生碰撞時,發生在廣東一隅的二三事。

1881年10月5日,南海縣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千多名以手工繅絲維生的工人,咬牙切齒地闖入一個名曰學堂村的村莊。這些工人中,既有生計成了問題的工人,亦有趁亂湊熱鬧的地痞流氓,大家高舉著一面寫著“錦綸堂”的大旗,在村中的裕厚昌絲廠裡打砸搶燒。

一片混亂聲中,一些工人或匪徒搶走了工廠裡的十噸原材料,並掠奪了工廠中的其它財物。莊丁們聞訊而至,與這一千多人爆發衝突。血肉橫飛之間,一場人間慘禍悄然降臨。裕厚昌並不是絲綢業的老字號,而是由南海舉人陳植榘、陳植恕開辦的新型工廠。

這家工廠大規模使用了蒸汽技術,工藝完全模仿了鄰村繼昌隆繅絲廠。在這起惡性事件發生之前,裕厚昌已經有一百多名工人,發展勢頭良好。雖說陳氏兄弟在外交方面並不擅長,也從不與其它企業家應酬,但鄉里的糾紛素來是一些小打小鬧,從沒出現過如此規模的械鬥。

因技術沒落引發的血案:中國曾經的龍頭企業,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暴徒們肆意妄為,將絲廠幾乎摧毀。混亂之中,三個鬼鬼祟祟的影子溜出村子,迂迴到村後的小河邊,在碼頭登上了渡船,前往河對岸的簡村。

學堂村的血腥械鬥爆發之前,簡村的富豪繼昌隆老闆陳啟沅接到“線報”:錦綸堂集結了一千人馬,正朝隔壁村進發,意欲不明。陳啟沅在江湖中混跡多年,自然意識到這代表著什麼。於是乎,他立即雙管齊下:

一方面託人去官山的軍營裡請官兵;

另一方面則在簡村集結武裝人員,將他們部署在簡村和學堂村之間的小河附近。

陳啟沅是比較聰明的,他知道這樣的械鬥衙門的公差是無法解決的,必須要請出駐軍的軍事力量才能平息動亂。而且,將人手安插在小河岸上,即可防止這些暴徒繞路偷襲自己的“大本營”。與此同時,陳啟沅還不忘派自己最信任的幾名職員,潛入暴徒之中充當間諜,觀察形勢。陳啟沅對三人千叮嚀萬囑咐,一旦有異常情況,便要立馬回來報信。

三個情報人員潛伏在學堂村,親眼目睹了暴徒行兇的過程。隨即,三人躲開人群,回來向陳啟沅覆命。聽完三人的彙報之後,陳啟沅相當驚懼。隨後,他繼續鞏固了河岸的“防線”,告訴大夥嚴加戒備。陳啟沅表示,若對方派人過來談判,那麼便放對面的談判代表渡河。倘若對方想要大隊人馬強渡,那便要立即開戰,絕不姑息!

幾個工廠的械鬥,簡直像打仗一樣驚心動魄,令人咋舌。

因技術沒落引發的血案:中國曾經的龍頭企業,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集體的力量是恐怖的,頃刻之間,裕厚昌毀於一旦。隨後,這一千多人還不肯善罷甘休,在村中橫行無阻,打砸搶燒,幾乎將整個學堂村破壞殆盡。混亂從中午一直持續到黃昏,足有六個小時。夜幕降臨之後,便有許多暴徒打算渡河,偷襲位於對岸的簡村。不過,由於簡村早已派人守住了河岸,所以這些暴徒沒能得逞,只能作鳥獸散。

這起事件被捅到衙門之後,知縣徐賡陛權衡利弊,連夜趕出了一份《禁止絲揭曉諭機工示》,在全縣範圍張貼:

“本縣為民父母,固不能庇奸民而縱其橫暴,也不能袒富民而任其壟斷。蓋地方之芬頑必當究治,而小民生計,尤應兼籌”,明令“裕厚昌、繼昌隆、經和昌等絲褐之家,剋日齊停工作……”

那麼,當地何曾發生過如此嚴重的械鬥?幾家工廠何必要鬥得胳膊腿亂飛呢?

從這份公文中,我們能夠看到“小民生計”和“富民壟斷”的字眼,從中隱約能察覺出些許惡性商業競爭的味道。

在這起事件中,裕厚昌、繼昌隆、經和昌這些企業都被勒令停工。

因技術沒落引發的血案:中國曾經的龍頭企業,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那麼,引發這些工廠械鬥的主因是什麼呢?

時間回到這年年初,也就是1881年的春夏之交。說起來這年的年景不太好,所以我國南方地區的桑蠶歉收,市面上的生絲不足。繅絲這門行業,原材料即是土絲,倘若生絲原材料產量不足,那麼絲織行業也會受到影響。

一些小型的手工作坊,根本沒有足夠的本錢去進貨。瘋長的土絲價格,也讓絲織品的成本直線上升,導致購買絲織品的消費者抱著觀望態度。如果手中沒有足夠的資本運作,小型企業極有可能在這次的風波中粉身碎骨。在生絲漲價的浪潮中,損失最嚴重的便是錦綸堂。

嶺南地區的金字招牌錦綸堂,曾是當地繅絲行業的“龍頭”。“錦綸堂”這一名頭下面,掛著幾百家手工機戶。這些手工機戶使用最原始的工藝進行生產,所以效率比較低下。錦綸堂旗下的工人,足足有一萬多名。在手工作坊的年代,錦綸堂的地位不言而喻。

因為經營者打出了品牌效應,加上錦綸堂的絲織品質量不錯,所以錦綸堂的產品不但暢銷全國,更是被送往京城,成了達官顯貴乃至皇帝御用的珍品。錦綸堂是絕對的老字號,早在乾隆時期,這家行會性質的企業便因為一口通商政策崛起。

因技術沒落引發的血案:中國曾經的龍頭企業,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錦綸堂具備地域優勢,這也使得它可以與其他十三行的大佬們建立牢固的合作關係。

錦綸堂的商品相當暢銷,最遠賣到了南亞、泰國,且大受歡迎。因為錦綸堂在外貿方面的成績,所以後來企業領導又劃分出五大商行,分別為安南貨行、新加坡行、孟買貨行、紗綢莊行、福州貨莊。錦綸堂最輝煌的那幾年,錦綸會館顧客盈門,來談生意的巨賈不計其數。

雍正年間,錦綸堂的企業主們興建了會館。錦綸會館一是用來聯絡行會內的各老闆,另一個用處就是祭拜錦綸行的鼻祖——博望侯張騫。張騫,是漢代出使西域的大功臣,為什麼他會成為錦綸堂的開山鼻祖呢?難道錦綸堂的歷史可追溯到漢代嗎?

據說,早年漢武帝劉徹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期間讓他去探查黃河的源頭。張騫沿著黃河溯源,最終來到了黃河的起始點——天河。來到天河之後,張騫見到了“天人”。仙女隨手贈送給張騫一塊寶石。後來,張騫回到漢朝之後,將這塊寶石展示給大夥看。

嚴君平看到這塊寶石以後,驚詫地告訴張騫:“不得了,這可是織女用來支撐織布機的石頭!”後來,張騫便以寶石上記載的方法創立了絲織行業。當然,類似的傳說,在其他行業中也存在。似乎某個行業若是缺了祖師爺,那便像沒有靈魂一樣。

可以說,錦綸堂的老闆們,只是為了給企業打造知名度,所以才編出這麼一段前後不搭的傳說。

因技術沒落引發的血案:中國曾經的龍頭企業,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不過,說句實在話,錦綸堂的興盛絕不是人們編造出來的,而是確有其事的。

我們不妨來看一組資料,乾隆二十二年以後,廣州成為清朝對外貿易的核心。1754年,共有27艘洋船來廣貿易,繳納了五十二萬兩的稅銀。到了1790年,這個數字翻了一倍。鴉片戰爭時期,每年來到廣州港進行外貿活動的商船已經多達二百艘,朝廷從這裡取得的賦稅每年至少有一百八十萬兩。

外國人來到中國,主要購置的商品無非是茶葉、瓷器與絲綢,這些商品,在西方世界相當暢銷。在絲織品領域,沒有任何企業能夠與錦綸堂這一行會進行競爭。可以說,錦綸堂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一覽眾山小”。所以,錦綸堂的老闆們才會有錢在最繁華的地段修建會館,捨得將銀子花在宣傳工作上。

與同時期的許多老字號一樣,錦綸堂亦希望自家的金字招牌可以吃一輩子。但是,不論是生產技術還是經營模式,都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倘若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那就勢必會被淘汰。鴉片戰爭爆發之後,外國人憑藉船堅炮利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五口通商的變革,讓廣州城不再是中國唯一的外貿主角。

這一時期,外國技術的湧入,以及經營理念的進化,處處在考驗著錦綸堂這一老字號。此時的錦綸堂,在國際市場中已經沒有半點優勢了。這個曾經的嶺南絲織龍頭,已無法拿出像樣的成績。失去了諸多褒義層面的“第一”,錦綸堂逐漸獲得了最具諷刺意味的“第一”,那就是華南企業中“下崗人數第一”。

因技術沒落引發的血案:中國曾經的龍頭企業,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當然,錦綸堂的沒落,主要是因為技術層面的革新。至於當時的絲織技術有了哪些創新,錦綸堂又為何沒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我們下回再聊。

參考資料:

【《摩登時代》、《晚清蒸汽繅絲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80 字。

轉載請註明: 因技術沒落引發的血案:中國曾經的龍頭企業,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