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資訊與動態】
近日,由中國現代史學會、山東大學聯合主辦,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的“中國共產黨與百年中國”學術研討會暨2021年中國現代史學會年會在濟南舉行。來自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熱烈討論和深入交流,研討會新見迭出、成果頗豐。
從長時段視角,回顧並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程序和實踐經驗。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黨委書記金民卿提出,要將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等時期的革命史作貫通考察,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程序進行因果聯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續添從長時段視角考察了中國共產黨建立與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的歷史演進及現實啟示。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俞祖華從宏觀角度探討了中國共產黨“國家現代化”話語建構的百年曆程。此外,學者們還從多層面、多視角分析研討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基層組織建設的經驗與啟示、鄉村治理的模式與經驗、“群眾路線”思想在一百多年黨建中的運用、中國共產黨社會建設的歷程與經驗等議題。
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研究範圍大為拓寬。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教授張志永從宏觀上考述了新中國成立前後中國共產黨探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飛龍以少數民族地區為中心,考察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治理層面出臺的法律與制度。在新中國工業史研究方面,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李中慶重點考察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外銷產業發展與工業化建設之起步。社會史研究領域議題廣泛,學者們對新中國成立初期救災問題、城市居民婚姻關係、農村改水技術發展、中國共產黨對農村婦女的生產動員等問題展開研究。
現代史研究注重從思想文化層面認識百年來中國的歷史程序。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王先明聚焦經世文編文字,把新文化運動放到從“自強”到“自省”的歷史脈絡中探討,為新文化運動提供了一種新的解讀視角。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陳先初梳理了李石岑與西方非理性主義哲學在華傳播之間的關係,豐富了對五四運動後期思想論戰的歷史認識。馬克思主義史學主流地位的確立及其與史學界的關係研究受到學者們重視,如有以《文史哲》等期刊雜誌為例探析新中國成立初期史學學術體系的重構等。
在傳統的政治史、文化史之外,更為廣闊的社會文化史、社會生活史研究日漸興盛。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江沛透過對延安時期“新秧歌運動”的個案考察,透視整風運動對文藝創作走向的影響。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胡衛清從親緣、信仰與革命諸層面,解析客家教會宗族的社會與歷史。華中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彭南生將對現代商人社會的研究落實到街區的微觀視角,細描五四運動後民間社會變化。在城市與鄉村社會史方面,有學者考察了1936年—1952年山東省農村社會的階級流動,另有研究者對開灤煤礦工人生存狀況等做了深入分析。
抗戰史、革命根據地史研究蔚為潮流。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臧運祜重點考察了抗戰時期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軍事建設。華北革命根據地研究成果眾多,既有分析全面抗戰初期黨在山西根據地的新聞宣傳技術、論述晉察冀邊區三三制村政權建設、闡釋華北抗日根據地宗教統戰工作特點,也有對太行區土改運動、華北根據地青年社會流動等的調查研究。此外,還有學者對中央蘇區婚姻法規、陝甘寧邊區留守部隊體育運動、粵贛湘邊區游擊隊、福建蘇區互濟會、鄂豫皖蘇區革命歌謠傳播等進行研究。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李金錚從宏觀上提出,中共抗日根據地史研究時段應上溯到抗戰之前並與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相銜接、研究區域應注意中央與地方以及各根據地之間的聯絡。
新理論與新方法運用亦可圈可點。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左玉河全面考察了中國共產黨對“三民主義”的認識過程。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安東強梳理了“統一戰線”概念傳入中國及其變化的歷史脈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副教授齊小林則從技術史角度,梳理呈現了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武器技術等物質技術層面的發展與進步。
(作者:趙梓崴、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