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上了小學三年回頭看,這才是幼小銜接最應該做的事

由 鍾離綺琴 釋出於 經典

今天我在後臺收到很長很長的幾段留言,大概意思是說:今天看到北京不讓6歲前學英語的通知,她家孩子今年9月上小學,她剛想讓孩子做一些幼小銜接的準備,但看今年的情況,感覺完全不行了,她在考慮要不要辭職在家全職給孩子補課。

因為留言實在太長又很零散,所以我不方便截圖,但這位媽媽的字裡行間真的特別焦慮,甚至她告訴我,最近常常睡不著覺。

最近其實我也看到不少很多有關教育的文章聊起幼小銜接的事,大家不約而同的說起要練字,要注意時間規劃等等。這些都沒有錯,做好了還能讓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更快的跟上車。

但我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些不一樣的。

暖暖上了小學之後,我的情緒也是忽高忽低,我不知道給暖暖的教育方法到底對不對,於是我跟海淀的牛娃父母聊過,跟教育、心理專家聊過,還有不少的中小學老師,校長也聊過,直到暖暖上了三年級,我才逐漸的想明白,小學學習對於孩子來說是怎麼樣的一件事。

幼小銜接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估計小學生父母都知道“三年級是個分水嶺”。暖暖剛上小學的時候,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是三年級?

當暖暖真正上了三年級我才知道,三年級確實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一個是知識難度跟一二年級有一個斷層式的提升,第二個是知識點的量也增加了不少。算是真正的走上了小學學科學習的正軌。

所以在我看來,幼小銜接的時間不只是在小學之前,小學的一、二年級都可以看做是幼小銜接的階段,尤其是一年級,才是幼小銜接真正重要的一年。

說實話,一年級的學科學習不算難,即使孩子完全沒有進行過知識點的提前學,但通常一學期下來,這種差距就會弱化。但對孩子來說,真正難的是,要了解“上學”是怎麼一回事。

沒有人提醒喝水和上廁所了;上課鈴響要坐好,沒到下課就不能亂跑;課堂上學的,老師講的,需要自己記下來,要不然就完不成作業;除了自己要完成自己的事,還要跟同學共同完成班級的事...這裡不僅規則多,還有很多需要溝通協作的事,既要個人進步,又得融入集體,想要做得更好,還需要很多課堂以外的努力。

這些感受,在真正上小學之前,孩子們都是體會不到的。但這個感受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如果過渡得好,孩子之後10多年的學生生活基本就打下了基調,如果過渡得不好,孩子在這個階段受挫,那可能影響的不僅僅是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

所以,幼小銜接的真正任務是讓孩子“愛上上學”。

之前我也聊起過,暖暖的學校並不是牛校,但我為什麼選擇這所學校。一是我們家裡需要同時考慮居住環境和上學,二是這家學校雖然算不上牛校,但教育理念我很贊同。

在暖暖入學之前,我也有幸跟暖暖學校的校長聊過,到底怎麼給孩子做好上學的準備。

暖暖的校長說:“對於孩子來說,一切的模式都是全新的。但不管是上課聽講,課後完成作業,參加考試,跟同學一起為班級榮譽團結奮鬥,都只是一種形式。上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透過這樣的形式,找到學習的方法、跟他人相處的方法、跟自己和世界溝通的方法。

所以在低年級,我們不會強調孩子的考試成績,我們更多的鼓勵孩子參與到學校的規則和集體中,從中發現學習的樂趣,比如不遲到、比如找到自己的擅長、比如跟學習更老師、同學互動、比如欣賞自己的進步等等。”

我深以為然。

到現在我覺得我能理解為什麼三年級是個坎,除了之前說的本身課堂任務的增加,更多的也許跟孩子與學校的連線有關,如果從一開始孩子就變得愛上學,那學好課堂知識也許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要做準備的不只是孩子

其實,我覺得比孩子做好幼小銜接,可能對家長來說,更需要做好這個準備。

孩子升入小學一年級,就要開始長達十幾二十年的全天的、規範的學習生涯了。

所以,孩子上學一定,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這是全家進入一個生活的新階段的開始。

這個準備,不是給買個新書包、準備好鉛筆盒這麼簡單,也沒有買個學區房居家遷徙這麼複雜。這個準備是我們發自內心地認同並且接納:我將是一個小學生的家長了。

我遇到過很多媽媽,好像孩子一上小學就變成了全職或者半全職媽媽,我真的非常理解。成為小學生之後,孩子的作息基本上就成為了全家的作息,早上得早起接送,下午卻放學很早,晚上需要早早入睡,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幫手,這第一點就會給新生爸媽很多挑戰。

更有挑戰性的,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學科成績。

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可能很難,回頭看我這幾年成為小學生家長之後,我確實在很多時候迷茫搖擺過。我有時候看到暖暖學習不給力,我也會上前狠狠雞一把,但有時候因為學習跟暖暖劍拔弩張,我也會反思我這麼多到底對不對。

說實話要完全不在乎孩子的成績,很難。當班上的同學都考90多,自己的孩子才考60多,能不著急嗎?

但很多時候,我們對待這個分數的態度可能會影響孩子更多對待學習的方式。我之前也分享過,亦心家的兩個孩子,一次期中考試兩個人都考了70多,但後來兩個孩子自己建立錯題本,相互找錯誤,找原因,甚至錄音下來一次次覆盤,在後面的期中考試兩個孩子都分別考了班上第一名。

所以,在幼小銜接的階段,考多少分不重要,做家長如何對待考分更重要,這是孩子關於學習力的啟蒙。

很多時候我們聊起為有幼小銜接做準備,總是說需要讓孩子準備什麼,往往忘了讓我們自己準備什麼。是否能對孩子有合理的預期,是否能給孩子賦予學習的動力,是否能帶著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個功課不是孩子的,是我們自己的。

沒有人能百分百的準備好

今天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覺得說半天到底有沒有更實際需要準備的。

有,其實很多,如果大家有需要我還能再寫一篇具體事項。

但為什麼我今天聊的並不是具體的我們得做哪些事,而是我們需要怎麼做好小學生父母這個角色。

孩子學前要練字嗎?

上學前需要先學跳繩嗎?

要不要先練習拼音?

學前到底數學到底應該學到哪個程度?

說實話,有關知識點,我一向不主張提前學。但如果覺得想要孩子一開始就跟上車,也可以在孩子能接受的基礎上做一些準備。

但如果我們只盯住這個,往往就容易就忘記了,我們想要的是讓孩子未來有學習的能力,而不是當下的成績。

仔細想想,不論是練字、學數學、練英語,無非都是讓孩子在入學的一開始,受到的阻礙更小,獲得的信心更多,能鼓勵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

今天這篇文章,我其實是想回給那位媽媽,希望她能看到。大家對幼小銜接怎麼看?有什麼建議給這位媽媽嗎?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 END / ————

暖暖媽

北大碩士畢業。中科院兒童教育心理學博士班在讀。

當媽後,更關注科學育兒,親子教育,倡導有品質的生活。

教育類暢銷書作家,著有《高效能養育》。

公眾號:暖暖媽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