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以“分封制”治天下,而維持其統治基礎的,便是嚴格的“禮樂”制度。然而,隨著西周末期周王室的衰微,再加上週平王因有“弒父篡位”嫌疑喪失威望,維持周王室天下共主身份的“禮樂”開始崩壞,其中又以“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為“禮樂崩壞”的標誌。
早在此前,楚國、吳國、越國便已經僭越稱王,而在“禮樂崩壞”之後,魏國、齊國、秦國也先後稱王,此後巴、蜀、中山等國也相繼稱王。然而,無論是這些稱王的國家,基本都有強大的國力作為支撐,那麼巴國、蜀國、中山等小國,又是憑什麼稱王的呢?個人認為主要分為兩種情況,而蜀國的情況則較為特殊。
以“相王”形式抱團取暖,典型代表:中山國作為戰國初期霸主,魏國稱王算是在情理之中,然而隨著“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兩次戰敗,魏國逐漸衰弱,齊、秦兩國趁機崛起,再加上本就是南部霸主的楚國,韓、趙、魏等國生存極為艱難。
周顯王四十一年(前328年),秦相樛游去世,備受秦惠文王重視的張儀出任秦相,事秦多年的公孫衍遂離秦返魏。張儀擔任秦相後,倡導連橫策略,遂於周顯王四十六年(前323年)與齊、楚會於齧桑,目的是聯合齊、楚,以攻魏國。
公孫衍返回魏國後,也對當時天下形勢進行了分析,並開始思考弱國抵抗強國策略,隨後提出弱國合縱以抗強國之策,後在陳軫建議下游走於燕、趙等國。就在秦、楚、齊連橫的同年,公孫衍建議魏王廣結他國以自保,於是在公孫衍的倡導下,魏、韓、趙、燕、中山五國於同年互相稱王,史稱“五國相王”。
戰國形勢圖
“五國相王”是典型的弱國抱團取暖,與其他大國比起來,中山國本無資本稱王,奈何地處於其餘四國腹地,三晉和燕國相王便也不得不將其拉上。齊國隨即便以中山國小不足稱王為藉口,意圖聯合魏、趙、燕迫使中山放棄稱王,甚至不惜將平邑割讓給燕、趙,但此時五國還是比較齊心的,因此齊國的陰謀並未達成,中山國的“王”號便得以保留。
公然破壞規則僭越稱王:典型代表:吳、越、巴、宋相較於前一種“抱團取暖”,這種公然的僭越稱王反而更為普遍,畢竟“抱團取暖”還要看別人帶不帶你玩,自己稱王可就不需要那麼多條件了,周天子對此早已無能為力,只要其他諸侯國不干預,那麼這個“王”便也就坐實了。
1、吳國:崛起東南後稱王。春秋中期,從太伯至去齊,吳國曆經十八代的發展,開始逐漸崛起於東南。周定王二十一年(前586年),吳國國君去齊去世,其子壽夢即位。壽夢繼位後,吳國國勢日益強大,壽夢於是稱王。《史記·吳太伯世家》有載,“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王”。周天子對於遠在東南的吳國,實在是鞭長莫及,而楚國雖然不爽,但隨著晉國採取連吳制楚的方略,使得吳國在晉國支援下不斷強大,再加上楚國自己就是僭越稱王,因此吳國的“王”號便也得以保留了下來。
2、越國:崛起東南後稱王。春秋中期,隨著晉國連吳制楚,楚國局勢日益緊張,為從背後牽制吳國,楚國開始扶持越國,遂使越國逐漸強大,就此拉開吳越爭霸序幕。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孫武等人協助下,發兵攻打楚國,於“柏舉之戰”中大敗楚軍,攻陷楚國都城。越國國君允常則趁吳國後方空虛,出兵偷襲吳國,這成為了吳國被迫撤軍的一個重要原因。允常在位後期,遂僭越稱王,《史記·越世家》引《輿地志》曰,“有越侯夫譚,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稱王”。越國有楚國的扶持,其稱王自然也就無人阻止。
3、巴國:大家稱王我也稱王。西周之初,巴氏被封為子國,於漢水上游建國,春秋時與蜀、楚、鄧、庸等為鄰,楚國崛起於南方後,巴楚關係日益緊張,後因楚國勢大而被迫南遷至長江干流,先後在清江、川峽之間立國。此後在長江和嘉陵江一線建立了五座都城,後由此引發“巴蜀世戰爭”。《華陽國志·巴志》有載,“七國稱王,巴亦稱王”,意思是說戰國中期後見各國紛紛稱王,巴國便也就稱王了。雖說巴國國力不強,但其地理位置卻極為特殊,除了楚國之外,周圍並無國家能夠對其造成威脅,再加上彼時各國稱王早已成為常態,因此其稱王之舉倒也並未引起多大反響。
4、宋國:一段時期的小霸王。宋國在進入戰國之後,發生了戴氏(旁支)取宋事件,宋桓公被宋剔成君(宋戴公後裔)推翻,宋剔成君成為國君。然而宋剔成君晚年,又被弟弟戴偃趕出了宋國,戴偃自立為國君。周慎靚王三年(前318年),戴偃開始稱王,稱為“宋康王”,後康王推行改革,使得宋國逐漸強盛,並透過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掉滕國,取其地,遂使宋成為“五千乘之勁宋”,堪稱一時之小霸王。
蜀國情況較為特殊,乃是由帝號降為王號因地理形勢的原因,蜀人與周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算密切,雖然也曾參與了武王伐紂的戰爭,成為“牧誓八國”之一,但在西周初期蜀王杜宇便自立為帝,顯然與西周的爵位制度沒啥關係。
杜宇在位期間,蜀國逐漸強盛,成為西南地區大國,後禪讓於鱉靈,建立開明王朝,號叢帝。後秦國和蜀國為爭奪南鄭而長期爆發戰爭,後雖奪回了南鄭,但隨著巴國遷徙而來,蜀國傳至杜尚時,由於內部不穩,再加上秦、楚、庸等國的壓力,杜尚只得廢除帝號,改稱王。
綜上,春秋戰國時期,這些小國稱王的方式各有不同,而不論原因是什麼,周王室的衰微都是根本原因。而除了以上幾國之外,其他像魯國、衛國等則並未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