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崔雨涵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每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2:00至6:00、晚上8:00至10:30,毛老師雷打不動,總會準時坐在辦公桌前,就連元旦和大年初一都不例外,而這一堅持就是一輩子。”
談起團隊領頭人、恩師毛二可院士的言傳身教,中國工程院院士、新體制雷達與實時處理教師團隊龍騰教授感受頗深。
北京理工大學新體制雷達與實時處理教師團隊,前身是創建於1964年的原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雷達技術研究室,團隊長期從事新體制雷達與實時處理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專注於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重視科研成果轉化,積極服務社會發展,曾獲得“全國先進科研集體”“國家重大需求領域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等榮譽稱號。2022年,團隊獲評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碩果累累的背後,是一代代北理工“雷達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奉獻。
“如果說相機是光學衛星的眼睛,那麼我們研發的衛星實時處理系統就要成為中國衛星的‘最強大腦’。”作為團隊新一代的技術骨幹,雷達技術研究所青年教師陳亮仍然傳承著團隊光榮的報國傳統。2013年下半年,攜帶我國首個星上實時處理系統的遙感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衛星影象採集實現了從“小時級”向“分鐘級”的跨越,而這背後是團隊師生們的“十年磨一劍”。
“不抱怨,加油幹”成了刻在陳亮心中的六字箴言。作為北理工的“雷達人”,面對困難,陳亮的回答是“遇到問題,我們就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為了精簡演算法,陳亮帶領師生不僅對著10萬行程式碼反覆進行測算和最佳化,還要最佳化硬體結構,甚至自己研製晶片,只為讓衛星擁有“最強大腦”,卻又消耗“最低能量”。目前,團隊的研究成果已經成為我國防災減災等領域衛星上的標準配置。
“為祖國把好空中國門!”2020年7月,大批黃脊竹蝗由寮國途經雲南遷飛入境。由雷達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團隊青年教師胡程牽頭研製的新一代輕量化探蟲雷達,在蟲群入境時就準確獲取了數量、密度等相關資訊,提前發出預警,實現了超前預防。這種高分辨全極化探蟲雷達不僅能測出千米高空中單隻昆蟲的體長、體重、頭部朝向和振翅幅度等引數,還能分辨單隻昆蟲類別。
“遷飛昆蟲的體積很小,飛行能力也有限,因而它們遷飛時有自己的專屬通道,這些通道大多分佈在人煙稀少,相對荒涼的區域。”為了追尋“蟲跡”,團隊成員們從內蒙古大草原到渤海之濱,再到雲南瀾滄,走遍了祖國大江南北。昆蟲大多喜溼喜熱,且具有趨光性,因此在四十度的高溫下或凌晨,面對幾十萬只昆蟲,成了團隊的家常便飯。
“只有把國家需求當成自己的需求,才能不為虛名而創新!”幾十年來,北理工“雷達人”把不懈奮鬥書寫在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書寫在浩瀚星辰間。
“從今天起,你就是雷達所的一名老師了,希望你要有刻苦的鑽研精神,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努力把事情做好。”團隊青年教師丁澤剛至今仍然記得留校入職的第一天,導師龍騰對他提出的兩點要求。2002年,正在北理工讀大三的丁澤剛在一次院系專業宣講中,聆聽了龍騰對雷達專業深入淺出的講解和對團隊家國情懷的闡釋,萌生了將研究雷達作為自己事業追求的想法。
“我們專業的本科生,當時一畢業就能拿到8000元的月薪。”臨近畢業時,看到同學們找到的高薪工作,丁澤剛也陷入了猶豫。在人生抉擇的關鍵時刻,導師龍騰的關心關懷,堅定了丁澤剛投身科學報國的信心。“龍老師非常細緻,在他的支援下,我堅定了為國家雷達事業奮鬥終生的信念。”此後,丁澤剛留在學校繼續讀書,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完成從學生到教師身份轉換的丁澤剛,帶著自己在團隊成長的收穫,成為新一代立德樹人的踐行者。
“我想透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明白雷達其實並不複雜,既讓學生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也能激發學習興趣。”
在雷達系統導論實踐課上,丁澤剛會帶著學生們到操場上搭滑軌,演示雷達工作原理。雷達專業的教學授課週期長、知識量大、工程化程度高,為了提升教學效果,丁澤剛開創性地將實驗教學融入課程體系中,將課堂搬到了實際操作環境中。
時光流轉,歲月如梭。先生教學生,學生成長為先生,立德樹人的使命代代相傳。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