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點選關注,你就是我的小夥伴了。
古時候如果善於辯論是很吃香的,其中就包括酈食其,他就是劉邦手下非常著名的說客。很多人就在想,劉邦一個草根憑啥能最後一步登天?其實他不是完全的草根,絕對不是社會最底層那種。
他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本來就是個地方小官,而且他爹有的是錢,老大老二都分了家產,而劉邦沒有分到。但是能分財產給自己的兒子們,那家境肯定不會太差的。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劉邦懂得用人。其中今天就說說他手下的一員說將酈食其。這個人估計很多人也不怎麼熟悉。他可是劉邦的頭號說客。
很多人覺得靠嘴皮子功夫這也算功臣?其實有時候,幾句話說得好可以讓國家更加安全富強,而說不好直接可以讓兩國開戰。不打仗是最佳的狀態,即使你國家強盛,實力遠超於對手而且一打就贏,但這仍然不是高明的手段。最高明的估計就是不打仗,兩國團結合作,一起發展,你好我也好才是真的好。
因為一打,兩國都受傷,消耗很大,這又何必呢?現在我們這個世界如此和平,我國跟很多國家沒有戰爭卻多了很多合作,我們強調的是共贏。所以說格局大了,消耗就小了,消耗小那利益就多。
所以以酈食其為代表的說客是至關重要的。他曾經向劉邦提議說想去出使齊國,勸齊王田廣投降。想用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去奪取山東73座城池。劉邦容易了讓他試一下。
然後酈食其到了齊國,給田廣洗了半天腦,說你只要投降了,你子孫後代繼續在齊國當王,這你還顧慮個啥?田廣之前其實也瞭解韓信其實已經在邊境駐軍了,形勢對自己尤為不利。
綜合考慮之下,也就答應了,於是趕快把邊境的兵撤了。於是乾脆跟酈食其喝酒享樂不亦樂乎。《史記》曾這麼記載:“田廣以為然,乃聽酈生,罷歷下兵守戰備,與酈生日縱酒。”
於是就這麼簡單,73城到手。可是事情卻有轉機。韓信在邊境上已經箭在弦上了,聽使者來報說田廣已經撤軍了,面容開始舒展,呼了一口氣,跟謀士蒯通說,那咱就撤吧。
蒯通雙眉一皺,慢慢地說,不急將軍,你想想看,如果你收兵了,那功勞算誰的?韓信眼珠一轉:哦,那肯定是酈食其的。蒯通說,對呀,你準備這麼久這麼辛苦,功勞就被這個人幾句話給搶了那以後還有地位嗎?我看你還是趁齊國鬆懈的時機趕快出兵拿下,這樣功勞就算你的。
韓信於是迅速佔領了齊國要鎮。而田廣得知訊息後,這時看了看酈食其,想不到竟然是這種人,馬上命令手下把他投入熱水中煮死。
這結局很慘,所以好隊友是多麼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