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潮河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大家都知道,外國人想要加入中國國籍難如登天。那誰是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呢?他又有怎樣的貢獻呢?
此人名叫馬海德,原名喬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馬海德1910年出生於美國,於1933年取得日內瓦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畢業後,他開始從事研究正在中國流行的東方熱帶病,和兩個同學一起來到中國上海,原計劃就在中國待個一年就回去了。
但是當看到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中國人的時候,他決定留下來,他在中國的研究深刻的認識到,要改變中國,需要的不僅僅是藥,而是要在根本上改變社會結構,才能使勞苦大眾擺脫悲慘命運。
他開始研究中國革命,並接觸到了工農紅軍。在宋慶齡的幫助下,他跟著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來到了延安。緊接著,馬海德利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考察了當地的醫療條件,並制定了相應的工作計劃。
從1936年到1944年,馬海德13次暈倒在手術檯前,接診4萬餘人,從死神手中拉回來的將軍、士兵不計其數。在陝北,馬海德成了有名的“萬能博士”。從紅軍戰士到普通百姓都喜歡找他看病,大家都叫他馬大夫。
1937年2月10日,馬海德經吳亮平、張浩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當時為數不多的外籍黨員。
同時也正是在延安,他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摯愛。1939年冬的一天,一個漂亮的八路軍女戰士來到馬海德的診所,因為感冒請他治療。
女戰士名叫周蘇菲,沒參加革命前是一個大家閨秀,亭亭玉立,能歌善舞,是家裡的掌上明珠。經過兩次戀愛失敗的馬海德對這位比他小十歲的中國女人可以說是一見鍾情,接診完的第二天,馬海德用中文給周蘇菲寫了一封信:“
我衷心希望你能按時很好地服藥,早日恢復健康,恢復你那美麗的微笑!
”
在一個晴朗的早晨,馬海德向周蘇菲傾吐了愛慕之情。馬海德問周蘇菲:“
親愛的,答應我,和我結婚,好嗎?
”周蘇菲點點頭,答應了。
婚後兩人育有一子周幼馬,他是宋慶齡的私人攝影記者。在宋慶齡生命的最後10年,每一張照片都出自他的,直到去世。周幼馬說,“
當年宋慶齡把我父親接來,最後我和父親又把她送走了。”
新中國成立後,馬海德特批加入中國國籍,成為了第一個加入新中國國籍的外國人,並受邀在天安門城樓上參加了開國大典。
馬海德的後半生都在中國度過,他在這裡成家立業,結婚生子,並於1988年10月3日走向了人生的終點。他一生致力於醫學事業,在治療麻風病治療上,為中國向國際社會爭取了價值上千萬美元的援助。
馬海德根據中國的國情,將麻風病傳統的住院隔離治療辦法改變為社會防治,並引進了國外的強殺菌聯合藥療引進了中國,大大提高了療效。光這一貢獻,足以讓馬海德載入史冊。
如今馬海德已經去世多年,但是妻子周蘇菲98歲高齡,身體依舊硬朗。兒子是馬海德基金會會長,全國政協外委會委員,上圖就是他幫旁邊發言的委員攝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