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大將是我軍將領至高榮譽,1955年授勳時,原本還設立了“大元帥”,毛主席卻拒絕接受。
我國古代曾實行過軍功爵位制,最早的秦國爵位制度分為20級:
一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
漢代以後,出現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徵將軍(正東、徵西、徵南、徵北)、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等高職位將軍,還有校尉、中郎將等中職位將軍,偏將軍、裨將軍、護軍等低職位將軍。種類繁多,歷朝歷代變化很大。
古代軍功爵位制中原本沒有“元帥”。春秋時期,元帥當時是表示對軍隊中資歷、威望和戰功最高者的尊稱。南北朝起,隋、唐、五代和宋朝,戰時開始設定元帥職務,名稱有“天下兵馬元帥”、“兵馬大元帥”、“行軍元帥”、“行營元帥”,其中又有“都元帥”、“元帥”、“副元帥”的等級之分。金朝、元朝和明朝,在樞密院之下設定諸翼元帥府,任命元帥、同知元帥等官職,統軍征戰。這些“元帥”都是根據作戰需要設定的官職,而不是軍功爵位。
現代軍銜制度源於西歐。歐洲早期的軍隊,最大編制是團,所以當時最高軍銜只是上校,將軍則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揮作戰的首領。以後,隨著軍隊組織編制擴大,將軍劃分為若干等級,以指揮不同規模的軍隊。
通常由元帥、將官、校官、尉官、准尉、士官、士兵構成等級體系。以置於肩、領或袖、帽等處的專門徽章符號,標誌軍人的軍銜等級和所屬軍種、兵種及專業勤務。
清朝末年開始引進軍銜制度,1904年建立的軍銜設6等18級:上等第一級包括大將軍、將軍、正都統,第二級為副都統,第三級為協都統;中等第一級為正參領,第二級為副參領,第三級為協參領;初等第一級為正軍校,第二級為副軍校,第三級為協軍校;額外軍官一級;軍士分上士、中士、下士3級;兵分正兵、一等兵、二等兵3級。
民國北洋政府軍銜制度沿用清末的新軍,1931年4月,國民政府頒佈《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繼續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1935年3月,頒佈了新的軍銜等級表,把上將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個等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始醞釀軍銜制度,編制的軍銜制度主要借鑑了蘇聯軍銜制度。蘇聯的最高軍銜為元帥,分為大元帥、蘇聯元帥、蘇聯海軍元帥、軍兵種主帥、軍兵種元帥。大元帥僅有一人,1945年6月授予斯大林。
民國的最高軍銜為特級上將,又稱為“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也僅有蔣中正一人獲得。
1955年1月16日,彭德懷和羅榮桓聯名起草了初步方案,1955年2月8日,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其中第二章第七條規定,最高軍銜分為大元帥、元帥兩級。
早在1954年,軍務部向領導人彙報軍銜禮服工作時,副部長李平向毛主席介紹木製模特穿著的大元帥服,偉人卻對模特彈了彈菸灰,道:“大元帥?你靠邊站吧!”
1955年初步的授銜方案提交討論時,人們向毛主席講述了斯大林被授予大元帥軍銜的情況,毛主席卻說:“蘇聯有的,我們不一定非要照搬。”
1955年8月下旬,彭德懷、羅榮桓、宋任窮、賴傳珠到中南海,彙報軍銜評定方案和授予勳章工作及其進展情況。毛主席說:“根據國際國內的經驗,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嘛!到群眾中去講話、活動也不方便。”
最後,中央經過考慮,認為和平時期,不要軍銜也有道理,所以最終決定不授予大元帥軍銜。
附錄,55年授勳情況。
十大元帥:
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十大將軍:
予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上將55人:
蕭克、李達、張宗遜、李克農、王 震、許世友、鄧 華、彭紹輝、張愛萍、楊成武、韓先楚、李 濤 傅 秋濤、王 平、呂正操、傅 鍾、蕭 華、甘泗淇、宋任窮、賴傳珠、洪學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純全、楊 至誠、陳再道、陳奇涵、王宏坤、蘇振華、劉亞樓、劉 震、陳錫聯、韋國清、陳士榘、 陳伯鈞、鍾期光、宋時輪、朱良才、董其武、唐 亮、葉 飛、楊得志、王新亭、黃永勝、李天佑、陳明仁、賀炳炎、閻紅彥、謝富治、陶峙嶽、烏蘭 夫、周 桓、楊 勇、李志民、趙爾陸。
此外,中將175人,少將80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