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主要封王的功臣有七個,即: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趙王張敖,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史稱“異姓諸王”。
然而,異姓諸王擁兵自重,專制一方,是統一的隱患。於是,劉邦採取強硬的手段,消滅了異姓王。
但是,在消滅異姓王之後,劉邦卻無力直接控制全國。另外,他在總結秦亡的歷史教訓時,認為秦亡的原因是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於是,劉邦在異姓王的舊土上,重新分封了九個劉氏宗室子弟為王,史稱“同姓九王”。這九王分別是:荊王劉賈、楚王劉交、齊王劉肥、吳王劉濞、淮南王劉長、趙王劉如意、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代王劉恆。
在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於是,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了叛亂,引發了“七國之亂”。
在這七個國家中,實力最強的是吳國,當時的一把手是劉濞。
其實,這些王的地位僅次於皇帝,除了在自己的地盤上興風作浪,他們還有鑄幣權、發行貨幣等權力,簡直就是一個獨立的王國。
而吳國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國內擁有豐富的銅礦。於是,吳王劉濞不停地挖礦,當時很多人都投奔了他。時間一久,劉濞的野心開始膨脹,成了七國中的老大,並公然稱自己為“東帝”,與漢景帝直接對抗。
僅次於吳國的是楚國,當時的國君是劉戊。不過,此人的行為很不檢點,在守孝期間尋歡作樂。於是,漢景帝收回了劉戊的部分封地,使得他對朝廷非常不滿。所以,看到吳王劉濞站出來反對朝廷,他也站在了吳王一邊。
其它的五個國家,論實力和兵力都不如吳國和楚國,但是,加在一起,兵力已經超過了50萬,遠遠超出了朝廷派出的10萬軍隊。
可是,他們為什麼最後卻輸了?
他們是輸在了自己的判斷上。當年,七國為什麼會發生叛亂?就是因為不滿朝廷要削去他們的權力。雖同是劉姓,但是,隨著國家實力的增長,就會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其實,這就是地方和中央矛盾激化的結果。
當時,劉邦分封各國時,是希望劉家子弟共同攜手,幫著皇帝守住大漢江山。初期的時候,大家都非常近親,且彼此之間非常照顧。後來,親緣關係越來越遠,以前的那些情誼也就越來越淡薄了。這時,皇帝想收回去一些權力,當然會遭到強烈的阻力。
本來,這些同姓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但現在,卻要放棄土地,放棄權力,他們怎麼會心甘呢?
本來,劉濞就有窺視皇位的野心,且聽聞漢景帝要削弱自己,便趕緊跳了出來,尋找盟友。於是,被劉邦分封的國家中,有六國響應了劉濞。看來,權力的誘惑力,一直都是最好用的“武器”。
漢景帝聽聞劉濞起兵後,將提議“削弱諸侯國”的大臣晁錯給殺了,以此想安撫這些諸侯王們。但可惜的是,劉濞等人不僅沒有撤兵,還繼續往長安進軍。之後,劉濞等人在梁國遇到了阻力。因梁國沒有參與他們的叛變,於是,劉濞想滅了梁國。
但劉濞的想法錯了,他這一打就被梁國給牽制住了。
結果,朝廷派出的軍隊直接斷了劉濞的糧食供給。之後,劉濞跑到了越國,等於是自投羅網,被越王誅殺。時候,其他諸侯王一看大勢已去,都紛紛選擇自行了斷。其實,七國之亂來得快去得也快,前後就三個月時間。別看聲勢浩大,很快就化作了歷史塵埃。
分析這場戰爭,功勞最大的應是周亞夫。當梁王劉恢向他求救時,他並沒有在戰場上正面和吳王劉濞交鋒。因為,周亞夫知道自己的兵力遠遠不如劉濞他們,就選擇了以靜制動,斷了敵軍的口糧。這樣一來,敵軍必然軍心大亂。
提起周亞夫,本就是名將的後代,從小喜歡讀兵書,且關鍵的一點是:對於戰爭,他很有自己的看法。因為,他不主張用戰車為主的作戰方法,而是採用短兵相接的作戰技術。後來,漢軍和匈奴對陣時,這種作戰思路起到了一定作用。
除此,周亞夫帶兵也相當嚴格,紀律分明。所以,漢文帝去世時告訴他兒子,在危難的時刻用周亞夫是不會有錯的,而事實也證明了漢文帝的眼光。
當時的七國以為靠著人數的優勢,就可以壓過當時的漢景帝,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可能,由於平時的生活過於放鬆,便輕視了朝廷的實力。以至於,50萬大兵在不足10萬人的軍隊面前只能認輸。所以,一件事的成功與否,必須是各方面條件都成熟才行。
雖然,當時的七國實力和兵力都有,但卻沒有一個會打仗的人。試想,用武力奪取天下,怎能不養懂兵術的人呢,難道劉濞以為自己可以和劉邦一樣征戰?
參考資料:
【《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