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人生夢想的搖籃,也是時代變遷、社會發展的縮影。作為臨安第一所完全中學,臨安中學有著太多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留在了“臨中人”的記憶中。
劉方明是臨安中學的一名退休教師。採訪地點約在了臨中老校區。臨中搬入新校區後這裡成了另一所學校的“暫居地”,但那些能夠勾起人們記憶的樓房建築、操場、花草樹木,依舊還是原來的樣子。陽光穿過樹葉空隙投下斑駁光影,下課鈴聲響起,學生們三三兩兩結伴走出教學樓,穿過樹蔭與走道。操場上,傳來青春飛揚的嬉笑打鬧聲……
看著眼前熟悉的場景,劉方明打開了話匣。對於他來說,臨中是他人生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他的父親曾是臨中的校長,他自己也曾在臨中就學與任職,女兒正在臨中高三就讀。這所歷史悠久的中學,繫住了他們一家三代情緣。
“苦日子”裡的奮鬥
劉方明的父親劉寶仁已經去世。劉方明回憶起父親來,總也離不開臨中的故事。1952年9月,劉寶仁從桐廬來到臨安,在當時的臨安工農中學任教。1953年1月,臨安工農中學與臨安縣初中合併成臨安縣中學,1955年改名為浙江省臨安中學。當時,作為全省重點辦好的9所中學之一,臨中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現實卻很艱難。那時的教師隊伍主要由南下幹部和高中學歷知識分子組成,無論是學校管理還是一線教學,都沒有現成經驗可循,他們只能在實踐當中不斷摸索和改進。劉寶仁學的是文科專業,但最早是當一名數學老師。“不懂怎麼教,那就靠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倒逼自己成長。我父親就是這麼做的。”
劉方明還聽父親講述過那時生活的艱苦。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全校師生用水都要靠一名工友從水井裡打水,有的學生因為沒錢買鞋子冬天也只能赤腳上課,一遇災荒學生只能餓肚子上學,有些甚至直接輟學……但是,日子雖苦,精神不窮。師生共同努力創造了教學奇蹟。“臨中當時在全省都有名氣,有一屆畢業生裡面共有8名學生考上清華北大。”劉方明帶著自豪的語氣說。讓劉方明感到自豪的,當然還有他的父親。“臨中有個劉寶仁。”這個聲音當時傳遍本地教育界。他可以把歷史課講解得極富感染力,曾被教育部選中進京編寫中學歷史教材。不管是身為教師還是校長,不管是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還是文革等特殊時期,劉寶仁都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我父親曾說,人最該擁有的是‘智’產,而不是資產。智慧,任何人都奪不走,任何時候都有大作用。”
時代浪潮下的沉澱
劉方明是在臨中家屬宿舍出生的,從出生起,劉方明的生活就與臨中分不開了。1975年,劉方明在臨中完成高中學業,1977年透過高考順利進入浙江師範學院就讀,本科畢業後回到臨中,成為一名物理老師。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有些教師開始“下海”經商。劉方明也蠢蠢欲動。“那段時間,心變得浮躁,在教學上不願再下苦功夫。”劉方明坦言,意識到自己的心態問題後,他以一名援藏教師的身份,主動前往西藏。三年後,他回到臨中,帶著一顆沉澱下來的心,投身於物理實驗研究,專心從事教育事業。期間,他完成百餘項重要實驗,還代表杭州市參加浙江省高中教師技能比賽,捧回全省二等獎的榮譽。“父親等老一輩的‘智’產,值得我們繼承和學習。”
隨著社會發展,臨中校址幾經搬遷,辦學條件不斷得到改善。教學樓變新了,教室變寬敞了,操場從煤渣跑道變成了塑膠跑道,泛白的黑板和落灰的粉筆,也逐漸被投影儀和計算機多媒體所替代。“有了計算機和網路,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學校的教學研討氛圍也變得濃厚。”在劉方明看來,那個時期的臨中,在陽光雨露下,不斷茁壯成長。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臨安中學
新徵程上的追夢
劉方明的女兒潘彥卿正在臨中新校區讀高三。“00後”臨中學子無疑是幸運的。2017年,臨中從苕溪北岸遷址西徑山腳下的新校區,開啟了辦學新篇章。新校區佔地150畝,建有高標準的教學樓、選修樓、圖書館、田徑場、體藝館、網球場,還有設施裝置先進的報告廳、心理健康中心、創新實驗室等。教室配置空調,宿舍有單獨的淋浴房和熱水器。師生可以享受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這條件,跟我讀書那時候比,好了多少倍都不知道。”不過,在劉方明看來,好學與鑽研的精神,才是“後浪”們最應該傳承和延續的“臨中印記”。“這是一個新時代,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機會探索廣闊天地。他們應該是追夢的一代。”
今年疫情期間,潘彥卿和其他中小學生一樣,在家上起了網課。劉方明意識到,隨著數字化智慧時代的到來,教學方式又將發生改變。“傳統教學與新技術怎樣結合,是否可以建立師生雙向評價考核體系?”劉方明認為這是學校以後需要探討的問題。
“最是書香能致遠。”無論時代怎樣變遷,三尺講臺如何變化,學校,都是春風育人的殿堂。臨中,從記憶中走來,也在向著未來和夢想前行。
嶄新的臨安中學
來源:藍媒聯盟·臨安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