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殘暴不仁的東漢宰相董卓發家史

由 仝海燕 釋出於 經典


董卓,靈帝時,任幷州牧。昭守元年,即公元189年,率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專斷朝政。曹操與袁紹等起兵反對,他挾獻帝西遷長安,自為太師。董卓殘暴專橫,縱火燒洛陽周圍數百里,使生產受到嚴重破壞。後被王允、呂布所謀殺。

01、割據涼州 擁兵觀變

董卓(? -192年),字仲潁,生於陝西臨洗(今甘肅峨縣),是當地的一個大土豪。董卓生得眉粗眼大,腰壯體肥,練就了一身好武藝,騎在馬上能左右開弓,幾乎百發百中。他為人粗糙,性格豪爽,也有心計。為了籠絡人心,擴大自己的勢力,他憑著富厚的家產,到處施捨,廣交豪傑,因而博得了“健俠”的美名,很受當地人的尊敬。

當羌族豪帥(首領)到他家做客時,為了表示敬重,他不惜殺耕牛來招待,所以很討豪帥們的歡心和信任。但董卓非常霸道,憑自己的一身武藝,好勇鬥狠,野蠻殘忍,一旦誰不合他的心意,他必將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一些豪帥都領教過他的這一手,所以對他又很畏懼,都願意歸附他,聽他調遣這時的董卓,已體會到要發展自己的勢力,一要靠強暴制服對手,二要靠矇蔽籠絡人心。

漸漸地,他在隴西和羌族中都有了一定的名聲,當地官府也注意到了他,讓他做了涼州的兵馬掾,帶兵巡守邊塞,維持地方社會秩序。兵馬掾的官職雖然不高,但從此,董卓開始涉入了官場生涯。

董卓之所以會被起用,主要與東漢政府面臨的十分棘手的西羌問題有關。公元107年夏天,羌人因不堪官府的殘酷統治而舉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反抗鬥爭。儘管他們使用的僅是些竹竿木棍之類的武器,卻多次打敗東漢的地方軍隊。而漢族人民配合羌族人民的鬥爭,使反抗鬥爭擴大到了四川、貴州、山西、河南等地。直到公元118年,東漢政府耗費了240多億的軍費,才把羌漢人民的聯合鬥爭完全鎮壓下去,而東漢政權也因此遭到了嚴重的削弱。正當東漢政府驚魂未定時,公元140年,羌族人民第二次大規模的鬥爭又爆發了。

一直到公元145年,東漢政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次起義鎮壓下去但又耗費了80多億的軍費。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公元159年,羌族人民又掀起了第三次反抗鬥爭的高潮,並堅持鬥爭達十幾年之久。在這樣一種現實面前,董卓這類在羌族中有一定威望和勢力的人就被當地官府看中,想借助他們的力量去分化和鎮壓羌族人民的反抗。

董卓緊緊地抓住了這個機會,用沾滿羌族人民鮮血的屠刀,為自己升官發財,實現個人的政治野心開闢起道路來了。在鎮壓羌族人民的不斷反抗鬥爭過程中,屢立戰功,官職也不斷升遷。

他先後任縣令、郡都尉,西域戊己校尉等,最後做到了幷州刺史、河東太守。可以說,這一時期,董卓的官場生涯是一帆風順的,但他在鎮壓黃巾大起義過程中卻遭到了一次挫折。


東漢中後期的一百年間,王朝的寶座上先後坐過8個15歲以下的小皇帝,最小的剛生出一百多天。這些小皇帝年幼無知,容易受人擺佈,因而造成了外戚專權的政治局面。這些小皇帝有三個幼年天折,其餘5個長大成人後,都曾依靠宦官剪除了當權的外戚勢力,從而又先後形成了五次宦官專權的局面。最後,宦官在爭權過程中佔了上風。公元167年繼位的靈帝(當時只有12歲)在宦官張讓、趙忠的支援下,除掉了外戚竇武家族的勢力,而靈帝實際上也成了宦官手中的傀儡,以致靈帝竟多次不知羞恥地聲稱:“張常侍(張讓)是我的父親,趙忠侍(趙忠)是我的母親”,主權關係也被顛倒了。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加緊對人民的掠奪,使當時政治極端腐敗,從而使得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激化,終於導致了公元184年的黃巾軍大起義。

黃巾起義軍的領袖叫張角,河北鉅鹿人。他本是個用符水替人治病的道人,道號叫“太平道”。當時,他看到東漢政府的殘暴統治,使人民無法生活了,就利用自己治病的機會,到處傳道,積極發動和組織人民。十幾年間,他的信徒已遍佈了大半個中國,有幾十萬人。他把信徒按地區劃成了36方,大方萬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在傳道,組織民眾的同時,他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鬥爭口號,並於公元184年領導了一場有組織、有準備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因為各地起義軍都頭裹黃巾作為標誌,所以這支起義軍被稱為黃巾軍。起義開始後,形勢發展很快,農民軍所到之處,燒官府,殺官吏,攻打豪強地主的莊園。這次起義,沉重地打擊了東漢統治者。

東漢統治者面對黃巾起義軍的浪潮驚恐萬狀,亂成一團。為了鎮壓農民起義軍,外戚與宦官間的爭權鬥爭也暫告平息。漢靈帝拜外戚何進為大將軍,保衛洛陽,並派皇甫嵩、盧植率軍鎮壓黃巾軍。

盧植率軍前往河北進攻張角率領的起義軍,結果被張角打得大敗。漢靈帝大怒,勒令他回朝受審。於是,漢靈帝任命了因鎮壓羌族人民反抗而立下赫赫戰功的董卓為東中郎將,率領他的涼州兵軍隊,以代替盧植,鎮壓張角領導的起義軍董卓心想,憑藉自己的才能以及對付羌族人民的一套野蠻殘忍的手段,可以一舉 擊敗農民起義軍,這樣的話,自己就可以與皇甫嵩等朝廷重臣並起並坐了。然而他得意得太早了,萬萬沒有想到,他面對的已不是鬆散的羌族武裝,而是一支有組織、有紀律,且訓練有素、戰鬥力很強的起義軍。一天,他率領軍隊剛與張角起義軍對陣,便遭到了起義軍的迎頭痛擊,只好丟下無數糧草,一路抱頭鼠竄 最後躲在了曲陽城中不敢出戰。漢靈帝聞之大怒,罷免了他所有的官職。


董卓經此挫折,並不甘心,他積極尋找東山再起的時機。過了不久,他又被重用。就在這年(公元184年)冬天,北地郡、先零羌等地的羌漢人民響應黃巾大起義。為推翻東漢的統治,向當地官府發動了進攻,他們火燒州郡官府殺死刺史太守。起義大軍是此伏彼起,聲勢浩大。第二年春天,起義軍數萬人打出了討伐宦官的旗幟,開始了對長安一帶的進攻。這場鬥爭震動了洛陽。漢靈帝看到西羌問題再一次嚴重,就急忙起用對付西羌問題有一套的老手董卓為中郎將跟隨車騎將軍張溫,一起出徵。在攻打過程中,張溫手下諸將均被起義軍擊退,董卓也一度被起義軍逼到一條河邊,包圍起來。當時前有義軍,後有滔滔河水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條計謀。他命令士兵攔河築壩,假裝為了捕魚充飢,以迷惑起義軍,暗地裡挖清河壩下游的淤泥,乘著天黑將大軍偷偷地帶過河,等待起義軍發覺追來,他已率軍逃過河,並下令開壩放水,還淹死了不少起義軍。後因起義軍內部發生分歧,放棄了戰鬥,於是,張溫下令班師回朝。張溫將此次出征情況稟報朝廷,漢靈帝見董卓立了大功,就下詔封董卓為郡鄉侯,賜食邑於戶並任幷州刺史,讓張溫通知董卓。而這時,董卓已經知道被封侯的訊息,因此趾高氣揚起來,認為這次出征能夠獲勝,完全是自己的功勞,對張溫派人來喚他去接受詔封的催促是愛理不理,氣得張溫心中直罵董卓太狂妄,不識抬舉。張溫的一些手下如孫堅更是不滿董卓居功自傲,氣焰囂張的神態,他向張溫指出,一旦董卓大權在握,必然擾亂朝政,建議把董卓除掉。可惜這建議未被張溫採納。

正是這樣,董卓憑藉著自己統帥的一支極其野蠻殘忍且封建地域性極強的涼州兵集團,在鎮壓西羌人的反抗過程中,乘機擴大勢力,確立自己在涼州地區的割據地位。而東漢政府為了對付十分棘手的西羌問題,對董卓也非常器重,多次以升官來籠絡他。此時的董卓既是地方軍閥,又是朝廷命官,勢力可謂是越來越大了。而隨著勢力的擴大,董卓的政治野心也越來越大了。特別是看到由於農民起義的打擊,東漢王朝日益衰落後,他竟滋生了奪取政權,獨攬朝政的慾望。他密切注視著時局的變化,等待時機。


隨著黃巾起義軍的主力被鎮壓,西羌局勢的相對緩和,東漢政府也注意到董卓的勢力很大,就想解除他的兵權,以免後患。漢靈帝採取了明升暗降的方法,下詔讓董卓到朝廷擔任少府。狡猾的董卓一眼看出了東漢統治者的用意所在,於是,就以他率領的胡羌兵極其愚忠和兇悍,自己離開了,恐怕他們不能服從別人指揮,會騷擾地方甚至發生政變為由婉拒了朝廷的命令。公元189年漢靈帝臨死 前,拜董卓為幷州牧,並要他把軍隊交給皇甫嵩管理。但董卓又以自已無勇無謀,惟與胡羌兵親如兄弟為託辭,拒絕交出軍隊。相反,他以願意率領涼州兵團,加強北地郡的防務為由,將軍隊帶到了靠近洛陽的河東地區,擁兵自重,進一步等待奪取政權的機會。

漢靈帝一死,蹇碩本想先除掉何進,後立劉協為帝。誰知陰謀敗露,在何進威逼下,蹇碩不得已而改立劉辯為帝,這就是漢少帝,而劉協被封為陳留王。按照東漢的慣例,何太后臨朝,何進事實上掌管了當時的朝政。何進掌權後,便藉機把蹇碩殺掉了。

何進手下有個中軍校尉袁紹,是個大世族的後代。他家祖上四代都做過三公一級的大官,許多朝廷和州郡的官員都是袁家的門生和部下,所以勢力特別大。這時袁紹勸何進趁這個機會把宦官都除掉。何進不敢作主,就去跟何太后商量。何太后因為收了宦官的大量金銀財寶,說什麼也不答應。袁紹又向何進建議,秘密召集各地的兵馬進京,逼何太后同意除掉宦官。何進急於剷除政敵,就採納了這一建議,他考慮了一下各州人馬中,數幷州牧董卓的力量最大,且離洛陽也較近。於是,何進就派人給董卓送了一封急信,叫他迅速帶兵進軍洛陽。

董卓本來就在河東地區一直關注著洛陽的政局變化,這時接到何進的密令,頓時喜出望外。他認為篡權的時機已到,馬上率領軍隊向洛陽進發,並在途中上書說當今政局之所以動亂,完全是宦官張讓、段皂等人一手造成的。今天我進軍洛陽,就是要殺宦官,剷除皇帝身邊的奸佞小人,重整朝綱。“董卓的這封上書,看上去是冠冕堂皇地在陳述自己師出有因,實質上是向宦官通風報信,進一步挑起宦官與何進的矛盾,使之相互廝殺,自己好從中漁利。

果然,這個訊息很快傳到宦官們的耳朵裡。張讓、段皂等人就商量說:“再不動手,咱們全完了。”於是就在皇宮裡埋伏了幾十個武士,假稱太后的命令,要何進進宮。何進剛一進宮,就被宦官圍住殺掉了。袁紹得知何進被殺的訊息,心想下一個被殺的將是自己了,於是,就和自己的弟弟袁術帶兵包圍和焚燒了皇宮的大門。接著,大批兵士衝進宮裡,不分清紅皂白,見了宦官就殺,有的人不是宦官,只是因為沒有鬍鬚,也被錯認為宦官殺了,一口氣殺掉了2000多人。在混戰中,張讓和段皂等劫持漢少帝和陳留王連夜逃往洛陽城北的小平津。尚書盧植等人率兵隨後追來,殺掉了幾名宦官。張讓、段皂等自知在劫難,便全都投河而死。

董卓在進軍途中,遠遠望見洛陽城中火光四起,濃煙滾滾,知道宦官與外戚已經火拼,頓時心急火燒,心想自己此時首先要找到皇帝,一則可以贏得護駕有功,二則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因此,他命令部下加緊趕路,直趨洛陽。第二天黎明時,董卓趕到了洛陽城西門,一打聽,才知皇帝往城北去了,於是,就趕緊引兵北上,恰好在北郊山見到了少帝一行。少帝見董卓帶著兇悍的胡羌兵攔住去路,嚇得面如土色,不知所措。董卓假裝虔誠地表示:“陛下,請恕臣護駕來遲,讓你受驚了!請放心,有我在,誰也不敢把你怎樣。” 接著,他裝著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詢問了禍亂的原因和經過,然後就護送少帝回宮。


02、擅自廢立獨攬朝政

董卓進攻洛陽,就想掌握大權。但他想,自己只有3000人馬,恐怕壓不住洛陽的官兵,而且其他將帥也未必服從自己,因此,就玩弄花招。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把人馬悄悄地帶出城外去,到了次日白天,再讓這支人馬打著旌旗,擂著大鼓,浩浩蕩蕩地從四個城門開進城裡。這一連四五次進出,洛陽城的人們都弄不清董卓到底調來了多少兵馬,還以為董卓的涼州兵在繼續源源不斷地向洛陽城開進來呢。何進、何苗兄弟手下的將士看到董卓的勢力浩大,都紛紛投靠了董卓。董卓的軍事力量得到增強。

董卓考慮自己要獨攬大權,第一步就要控制洛陽的兵權。因此,他目光盯向了負責洛陽防衛的丁原部隊,想收歸已有。他先以高官厚祿去拉攏丁原,可遭到了拒絕,接著又發兵攻打,又被丁原打敗。董卓急得似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知如何辦是好。這時,親信李肅向他建議道:“大人,我們之所以攻打丁原失敗,主要是他有個叫呂布的部將。這呂布武藝高強,驍勇善戰,對我們的威脅最大。如果我們能對付了他,就不愁除不掉丁原了。”董卓急忙間道:“你有什麼好辦法,快說出來聽聽。“李肅回答道:“據我知道,這呂布雖能力敵萬人,但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愛財如命。如果我們用大量的金銀珠寶,特別是大人的`赤兔'駿馬送給他的話,那麼他就必然會投向我們,消滅丁原也就指日可待了。”董卓聽後連連叫好,就讓李肅具體去辦理。

李肅帶了大量金銀珠寶,牽著“赤兔”馬偷偷地去見呂布。見到這麼多禮物,呂布果然十分高興,尤其對那“赤兔”寶馬更是愛不釋手,他騎上一試,果然不同凡響,風馳電掣一般。呂布跳下馬後,就高興地對李肅說:“李兄,你有什麼事儘管吩咐,我呂某當盡力而為。”李肅見此情景,就要呂布殺死丁原。此時,呂布己根本顧不及什麼情義了,說道:“那好吧,幾天以後,你聽我的好訊息。”果然,沒過幾天,呂布就利用和丁原喝酒的時機乘其不備,一劍將丁原殺死,並將他腦袋砍下,向董卓邀功。董卓大為高興,專門設宴盛情款待呂布,並將其認作乾兒子。丁原的手下,一見主帥已死,又看到呂布咄咄逼人的氣勢,紛紛投向董卓。至此,董卓完全控制了洛陽的兵權。

董卓既已掌握兵權,更加有恃無恐地加緊獨攬朝政的步伐。

董卓先以當時天連續下雨不停為由,上奏朝廷,彈劾司空劉弘,說劉弘失政,所以上天要連降暴雨,使衣作物歉收來懲罰。結果,劉弘被罷免,他當上了司空。接著,董卓想自己要在朝廷上立足,還應拉攏一些社會名流、豪家世族,一方面可以擴大自己的聲勢,另一方面又可讓他們起到吹鼓手的作用。他聽說蔡邕很有才學,就千方百計拉攏蔡邕。蔡邕是東漢有名的學者,精通天文、曆法、數學, 對音樂、文學的造詣很深,對漢史也頗有研究,詩、賦、散文都寫得很好,同時,也是著名的書法家和經學大師。但他在仕途上屢遭坎河,多次遭到權臣的排擠和打擊,如靈帝年間,又遭到宦官程瑛的誣告,一直流浪了12年。

當董卓派人通知蔡邕到洛陽做官時,他已對官場生活心灰意冷了,更何況看到現在的董卓是個貪殘兇暴的傢伙,因此,他藉口有病在身,表示不能赴任。董卓聽後大怒,直罵蔡邕真不識抬舉,竟敢違抗自己的意志,他惡狠狠地威脅道:“蔡邕敢違抗我的命令,難道他不怕滿門抄斬嗎?“蔡邕懾於董卓的淫威,無奈只好赴洛陽聽命。董卓見到蔡邕後,又假惺惺表示,自己因為愛才如命,所以只好採用如此激將法。為了表示對蔡邕的器重,他在三天中將蔡邕的官職連升三級,一直讓蔡邕做到了侍中。

董卓為了長期獨攬朝政,就試圖透過廢帝立帝,來樹立自己的身威。他想現在的皇帝劉辯是何太后所生,何家勢力很大,這對自己是個極大的威脅,因此,就要透過廢除少帝劉辯來徹底消除何家勢力。他想立少帝的弟弟陳留王劉協為帝。因為他琢磨劉協一來年輕,自己容易控制,二來劉協自幼就由董太后(為何太后所謀殺)撫養,而自己又與董太后同族,透過立劉協為帝,既可以光耀董族列祖列宗,又可藉機發洩對何家的憤恨。於是,董卓一心想透過廢帝立帝,把皇帝緊緊地抓在自己手裡,以便既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又可使皇帝成為愧倡,自已完全獨攬朝政,獨斷專行。

廢帝立帝決心已定,董卓考慮到洛陽城裡的世族官員中,數袁家的勢力最大,可以藉助來實現自己的野心。於是,他任命袁陳(袁紹的叔叔)為太傅,還專門請袁紹來商量這件事。

董卓裝著一副將袁紹作為心腹的樣子說:“現在的皇上很懦弱,不適宜做天下之主。我看陳留王年紀雖輕,但十分聰明能幹,我打算立他為帝,您看怎麼樣?”


袁紹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一眼就看透了董卓的心思,便直截了當地說道:“漢朝自高祖(劉邦)建立以後,統治已達四百年了,深受天下百姓的擁戴。現在皇上年紀輕,剛剛即位,也沒有聽到過什麼過失。您要廢他帝位,恐怕天下的人不服。”

董卓碰了個釘子,非常惱怒,他大聲地吼道:“現在朝廷大權都掌握在我的手中,我要這樣做,誰敢反對?”

袁紹毫不畏懼,爭辯道:“朝廷又不是你董家的,難道沒有王法了,你要怎樣就怎樣?”

董卓見袁紹軟硬不吃,還敢頂撞自己,氣得眼睛直冒火,猛地將劍拔出“拍”的一聲,按放在桌子上,罵道:“你不要不識抬舉,難道你要試試我董卓的寶劍鋒利不鋒利嗎?”

袁紹也氣紅了臉,猛的站起來說:“天下的好漢難道只有董卓一個人嗎?”一面說,一面拔出佩刀,橫在胸前,走了出去。他知道董卓不會放過他,當即快馬加鞭,奔往冀州去了。

董卓當然不會就此罷休。這年(公元189年)9月的一天,董卓召集百官再次提出廢立之事。大臣們儘管心裡不願意,但因懼怕董卓而沒有一個敢缺席的董卓傲慢地望了百官一眼,首先說道:“自從皇上即位,至今已五月有餘。依我之見,皇上懦弱無能,缺少人君之相,根本不配嗣奉宗廟,統治天下。我今天召集諸位大臣前來,就是要告訴大家,我想仿效前代伊尹、霍光輔政,伊尹輔政:伊尹在幫助湯滅夏朝建立商朝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湯死後,其孫子太甲繼位伊尹輔政。因為太甲統治無能,伊尹將他放逐於桐這個地方。三年後,太甲表示要改過自新,伊尹又讓他重新登上王位。霍光輔政:霍光受漢武帝遺命輔助昭帝昭帝死後,因為他沒有兒子,霍光就擁立昌邑王劉賀。可由於昌邑王荒淫無道霍光就將他廢掉,重新擁立漢武帝的曾孫劉淘,這就是漢宣帝的做法,改立他的弟弟陳留王為帝,大家說好不好?”

大臣們聽後,面面相覷,不敢吭一聲。

董卓用陰沉的目光掃視了四周一下,又繼續說道:“我看就這麼決定了。誰敢 阻撓,以軍法論處。”

突然,有一位大臣答道:“我看不妥,以前伊尹、霍光之所以要廢立君主,是因為君主無德無能。可現在皇上年紀雖輕,但行為並沒有什麼過失,怎麼能和以前一樣的做法把他廢掉呢?”

董卓料不到還有人敢站出來反對,不禁勃然大怒,一看原來是尚書盧植。他當即拔出劍,惡狠狠地向盧植刺去,盧植慌忙離席而逃,百官也一鬨而散。董卓想趁勢追殺盧植,被蔡邕攔住了,蔡邕勸他息怒,容後再議。議郎彭伯也為盧植說情,他對董卓說:“盧尚書是全國有名的大學者,威望很高,如果把他殺了,恐怕天下的人都會不服氣的。”董卓雖然沒有再追殺盧植,但馬上下令罷免盧植的尚書官職。第二天,董卓又召集百官在崇德殿議事。他又以少帝在為靈帝守孝期間,沒有盡到兒子職責的理由,威逼何太后答應廢掉少帝。接著,他又當著百官的面,訴說何太后逼死董太后的罪狀,責令她三天之內遷居永安宮。何太后嚇得瑟瑟發抖,只是不斷地流著眼淚,一聲也不敢爭辯。隨即,14歲的漢少帝劉辯被解下璽綬,向9歲的弟弟劉協跪拜稱臣。

而劉協這位被董卓擁立的新君就是東漢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從公元189年到220年,劉協共做了31年皇帝,然而自始至終,他徒有天子之名,而無至尊之權,在一個又一個的權臣手裡充當著愧偏的可憐角色,一直到最後被曹操的兒子曹丕廢掉,東漢王朝結束為止三天後,何太后一邊哭著,一邊罵著,只得遷居永安宮。董卓聽到何太后竟敢罵自己是“惡賊”,當即派人逼何太后吃毒藥自盡。

接著他不許漢獻帝以皇太后的身份來安葬何太后,經過漢獻帝的一再哀求後,他才僅僅同意可以與靈帝合葬。董卓餘怒未平,下令將何苗的棺材掘開,將屍體斬為幾段,拋棄在大道上,又將何苗的母親殺掉,剝光衣服後丟在亂草叢中,不許人去收屍,藉此來發洩對何家 的憤恨。

董卓生性殘忍,但非常狡猾。他看到天下人都非常痛恨宦官擅專朝政,胡作非為的劣行,為了緩和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收攬人心,維護其統治,他裝著一副“仁政”的樣子,對官僚地主中的一些名士加以籠絡。他宣佈為宦官所迫害而死的陳蕃、竇武等人平反,恢復他們的官爵,專門派人到他們府上去弔祭,還提拔他們的子孫為官。他還任用了當時的一些名士如周橙、鄭泰、荀爽等人為官,甚至還授予司空、州牧、州刺史這樣的高官,而自己的親信都只擔任將校,不擔 任重要官職。更煞有介事的是,儘管他對袁紹恨之入骨,但這時還裝著大度樣子,遙拜袁紹為渤海郡太守。他還加封袁術為後將軍,曹操為驍騎校尉等等。但袁術、曹操知道董卓面不似心,非常殘暴,都偷偷地逃離了洛陽。


這一切都是董卓玩弄的花招。事實上,他獨攬朝政後,是決不允許異已存在的。

公元189年11月,董卓自任相國,完全獨攬了朝政。至此,他的兇殘本性便完全地暴露了出來。他驕橫跋扈,盛氣凌人,經常帶寶劍、穿鞋子上朝(這時人皆席地而坐,進屋需脫鞋),對漢獻帝從不下拜,根本不把這個傀儡皇帝放在眼裡。侍御史擾龍宗僅嘀咕了一聲:“相國上朝奏事,怎麼還帶著寶劍?”竟當場被董卓喚呂布將他打死。百官嚇得膽顫心驚,人人自危。而董卓得意地對親信說道:“我這個相國地位,就是要讓任何人都比不上。”

公元190年3月,董卓挾持漢獻帝西逃長安後,他就更加獨斷專行,為所欲為了。他威逼漢獻帝下詔,把他封為太師,掌握的權力比諸侯王還大。他甚至厚顏無恥地把自己比作西周時輔助武王在滅掉商朝過程中立了大功的姜尚,竟要漢獻帝稱他為“尚父”。他乘坐的車子、穿的衣服等幾乎和皇帝一樣。每次從外面歸來,百官都要在路帝恭候迎駕。大臣、將士只要說話稍不小心,觸犯了他,就會被他指責為大逆不道,立即遭到殺害。朝廷百官個個誠惶誠恐,生怕厄運隨時降 臨到自己頭上。

為了鞏固自己的獨裁統治,在打擊異己的同時,董卓還大力培植親隨勢力他把弟弟董賓加封為右將軍,侄子董瑣為侍中,掌管禁軍事務。他的親戚也都身居要職,甚至連他還在吃奶的兒子也被封為侯。為了堵塞言路,他完全控制了臺諫機構,使這個本來議論朝政的機構,變成了自己獨裁的傳聲簡,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他把太師府變成了第二個,也是真正的朝廷,官員們在這裡按照董卓的眼色行事,根本不敢提出異議,而把漢獻帝當作愧偏。實際上,董卓也把劉家王朝變成了董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