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為何如此清廉看看他年薪就明白了,換成你也不會貪
從古至今,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們最喜歡的,往往是那些清正廉明、剛正不阿的父母官。他們不僅能辨真假、明事理,還能幫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而在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宋朝的包拯了,人送外號''青天大老爺''。包拯''包青天''在宋朝從一個小小的知縣老爺做到開封府尹,當官數十年卻始終堅持清正廉潔,從未被慾望迷住雙眼,他在端州上任時,按照往年的慣例,每任知府退休後一般都會拿走幾塊端硯,可是包拯並沒有像他們一樣,而是一塊也沒有帶走,展現了一位清廉官員的好形象。北宋時期國家重文臣而輕武將,因此在上流社會以文人雅士居多,所以端硯在北宋的上流社會一直都受到大家的喜愛,文人雅士們都希望能擁有一塊端硯,而包拯也不另外,但是他卻能剋制住自己的私慾,不以惡小而為之,可見其清正廉潔的品質。關於包拯的疑問為什麼包拯能這麼清正廉潔呢?難道他真的對錢不感興趣嗎?那或許需要他有很高的道德約束力,才能數十年如一日的保持清廉,可是這並不現實,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包拯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他也需要養家餬口。假如包拯為政時的收入,不能支撐他家庭的運轉,那麼他還能數十年如一日的清正廉潔嗎?即使包拯能夠剋制住自己的私慾,但是他的家人也能做到像包拯一樣嗎?畢竟物質是精神的基礎,如果包拯一家都食不果腹了,包拯怎麼還能如此清正廉潔。明初三品高官的經歷在明朝洪武年間,一位正三品官員,名為曾秉正,因為他想回老家,但是路費不夠,最後他不得已將自己年僅四歲的女兒賣掉,以此來籌集回家的路費,後來有人將這件事告訴了當朝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聽後龍顏大怒,立即下令對曾秉正以宮刑伺候。曾秉正在當時可是高居廟堂之上的三品大員,可是誰能想到他竟然落魄至此,連回家的路費都要賣女兒才能湊足,由此可見明朝政府官員的俸祿之低。而這也證明曾秉正肯定是一個清官,不然,以曾秉正三品大員的身份,想要貪汙受賄,輕輕鬆鬆就能富得流油,又怎麼會連回家的路費都要賣女兒才能湊足呢?''高薪養廉''是包拯清廉的重要因素曾秉正命途坎坷,生在了明朝,如果他是出生在宋朝,那麼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淪落至賣女兒湊路費的窘境,甚至還能夠過上良田百畝的地主生活。因為在我國古代官員待遇裡,宋朝是對官員待遇最好的一個朝代了,宋朝時期雖然國家疆土比不上其他幾個朝代那麼廣闊,但是經濟確實最為發達的,而且政府奉行''高薪養廉''的政策,宋朝時期,官員的工資收入在中國曆朝歷代來說,是最高的,沒有之一。而究其原因,則要追溯到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從那之後,宋朝的領導者們就有意無意的用金錢來收買臣子,一直給他們透露一箇中心思想,那就是隻要他們乖乖做事,不要想著造反,安安心心做一個富家翁,有錢有權。反正當時宋朝的經濟實力雄厚,多給那些臣子們一些錢財又有何妨,而這應該也是包拯能夠數十年如一日的清廉,一心為民的重要原因之一吧。當官就能年入千萬,包拯怎麼會去冒著風險貪汙受賄呢或許大家還是對宋朝官員的俸祿之高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看法,我們就拿包拯的俸祿來說吧,在包拯俸祿收入最高的時候,應該是他擔任開封府尹和龍圖閣大學士時期,包拯的月薪大概是1500貫,這還沒有算上''年終獎''和皇帝的賞賜等其他額外收入,也就是說包拯年薪18000貫打底。而在當時,宋朝的一貫錢相當於白銀一兩,摺合現在的人民幣大概1000至1800元之間,這樣換算下來,包拯年薪18000貫摺合人民幣就是1000萬至1800萬之間,而且還不需要交什麼個人所得稅、五險一金呀什麼的,槓槓的純收入。再加上包拯做事可靠,深的皇帝喜愛,皇帝隔三差五給包拯一些賞賜,這樣算下來,包拯一年的收入可能會有2000多萬。除了俸祿,包拯還有良田兩千餘畝這麼高的收入可不是包拯的全部,畢竟人家工資只是掩護,除了每年固定的最低收入一千多萬俸祿外,包拯還有很多額外的收入,比如皇帝的賞賜,學生送的禮物等等,除此之外,包拯還有良田兩千多畝,在當時,良田就像現在的房子一樣,是最好的可增值的不動產了。可想而知包拯是多麼富有,光是兩千多畝良田便可以讓他成為大地主,更何況還有每年的俸祿等。看到這裡,相比大家對當時宋朝官員的財富收入有了一定的瞭解了吧,而包拯一個安心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能輕鬆成為富家翁的人,為何還要去貪汙腐敗呢?總結:雖然說人的慾望是無限的,可是在物質方面,只要物質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我相信更多的人都會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財富,而包拯如此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何嘗不是這樣呢?人性最難把控,而宋朝卻做得很好,一直奉行高薪養廉,這也是導致包拯一生清正廉潔最大的因素之一了吧,還有就是包拯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其品德高尚,君子坦蕩蕩,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包拯是生在曾秉正那個時代,包拯還能像這樣清正廉潔嗎?當一個男人養家餬口都做不到的時候,還會視金錢如糞土嗎,古話常說窮生惡念,或許便是這樣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0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