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楓北電第三名的成績還上了熱搜,緊接著,曾經在電視劇《小別離》和《小歡喜》中飾演童文潔的海清發了一條微博,祝賀自己的“兒子”、“女兒”、“外甥”金榜題名,“媽媽想想都開心”。
網友都調侃,童文潔才是今年高考最大贏家,誰家要是真的所有孩子都考生了理想的大學,也和海清一樣“想想就開心”。
1
很多人不知道,海清不光劇中的孩子很優秀,現實中的兒子也是神仙級別!
海清經常在微博上曬出和兒子的日常,熟悉她的人早就對他有這樣的兒子羨慕嫉妒恨了!
海清的兒子英文名叫Daniel,所以小名叫做“蛋妞”,學習成績非常好~
十幾歲的孩子英文寫作水平很多大學生都望塵莫及:
喜歡游泳,拿過美國洛杉磯游泳大賽3枚金牌:
書法和繪畫很有天賦:
喜歡大提琴,空調壞了脫了上衣也要練:
經常自己做手工,還會幫助媽媽做家務:
更讓人羨慕的是,蛋妞學習這些是出於自己的愛好和熱情,而不是來自爸爸媽媽的督促,對這個孩子來說,學習和努力是他最喜歡的事,玩兒什麼的確不感興趣。
在他們家,每次都是海清拼命勸孩子別做作業了,出去玩兒會兒吧,但兒子不為所動。
由此海清在微博分享了這樣一段對話:
海清新買了棒球,回到家激動的要和兒子一起玩兒。
結果兒子非常紳士的對媽媽說:“媽媽,我一會兒做完作業再陪你玩兒,你先休息一下。”
海清哭笑不得:“怎麼又這麼多作業,玩兒一會兒再寫吧!”
沒想到兒子說:“媽媽,你要有耐心,不要對作業有反面情緒,而且我很快寫完。”
這是什麼神仙孩子啊,做作業是本命,玩兒都是“陪”媽媽玩兒。
對作業有反面情緒的不應該是孩子們嗎?
還有“我很快寫完”這樣的話,果然是真的“大佬”,作業在他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看到這裡,是不是真的羨慕海清了,不僅戲裡有優秀的小演員演自己的孩子,現實中也有這樣主動進步完全不用爸媽操心學習的兒子,真·人生贏家·海清。
2
這樣有內驅力並且自律的孩子,哪個父母不想要呢?
但很多家長會說,我也希望孩子能夠主動學習,而不是我在後面一直盯著他,但問題是我不盯著孩子就更不學了,有什麼辦法能增加孩子的主動性呢?
美國心理學家德西和瑞安的自我決定論當中這樣說: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有三個基本的心理需要,一是歸屬感,二是自主感,三是勝任感。
孩子的行為受到心理需求的驅使,如果一件事情能夠滿足孩子的這三種需求,那麼孩子就一定會主動去做,相反,如果一件事情使孩子失去歸屬感、自主感和勝任感,那孩子也會本能的排斥,所以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如何讓孩子主動去做一件事。
首先,歸屬感
來自父母的包容和認同,一個能讓孩子感到沒有危險的安心的地方,會讓孩子產生歸屬感。
但是,當父母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行為表現這些因素而不斷指責孩子,要求孩子,孩子“被接納”的感覺就會消失,他會感覺自己被否定,這種感覺是不好的。
啟示:不要給孩子太多競爭壓力,不要理所當然的向孩子提要求定目標,也不要因為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而表現出你的失望。
能夠驅動孩子的是他自身的興趣,家長要做的,是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給他支援。
其次,自主感
有位家長說,父母對孩子管控太多,這是孩子自驅力的天敵。
孩子有自己掌控自己的需求,只有在孩子能夠操控自己的行為的時候,他才會去主動規劃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什麼時候做。
啟示: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要在旁邊盯著,並且反覆要求孩子因為一些細節而擦掉重寫,不要一步一步的去指揮孩子,而是應該給孩子一個自己做主的空間,家長只起到提醒的作用,沒有做完的後果讓孩子自己承擔。
最後,勝任感
我覺得這是孩子是否有內驅力非常重要因素。
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擅長的事情感興趣,或者對能夠給他帶來成就感和榮譽感的事情感興趣,學習也是,成就感是孩子願意投入的一個重要條件。
學習好的孩子更願意學習,是因為學習可以給他優越感、成就感,這就造成越是學習好的孩子越願意學習,越學習不好的孩子越不願意學這樣的迴圈。
那麼對於沒有那麼擅長學習的孩子來說,如何讓他也能感受到勝任感和成就感呢?
啟發:為孩子量身制定學習計劃
孩子跟不上班裡整體的學習計劃,父母不要著急,課後補課,要明白一點,補課的目的是為孩子當天的學習內容進行低階版的教學補充,而不是盲目的進行深度的拓展或者習題的訓練。
按照孩子的理解程度進行教學,才能讓孩子擁有勝任感,至少可以跟著正常的教學進度走下來,不至於落後太遠。
也許我們的孩子不是天生擅長學習,也不是天生擅長自律,但是我們作為父母,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讓孩子逐漸掌握自己的學習方式,擁有自己能夠掌控的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