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是怎樣把國境推進到鴨綠江畔的呢

人生就像一本書,傻瓜們走馬看花似地隨手翻閱它,聰明的人用心地閱讀它。因為他知道這本書只能讀一次。——保羅

鴨綠江發源自長白山,向南注入黃海,它和圖們江一道構成了中朝邊界。鴨綠江和圖們江西北岸是中國東北,東南岸現屬於朝鮮。但在幾百多年前,高麗或朝鮮王朝的勢力還未將江東地區完全收入囊中。兩國邊界還離江幾百裡以外。

女真舊地——鴨綠江東岸

鴨綠江-圖們江流域,在遼代,就是女真民族居住的地方,遼人稱之為鴨綠江女真或長白山女真,設有鴨綠江女真大王府,統管兩岸女真民族。遼國和高麗的邊界,還在今天朝鮮平安北道一線,朝鮮北方的重要城市新義州,當時稱為保州,還是遼國的城池。

朝鮮是怎樣把國境推進到鴨綠江畔的呢

上圖_ 保州 (遼代保州(今朝鮮新義州))

金代,金太宗把保州賜給高麗,金麗邊界為保州到定州(今朝鮮定平)一線,高麗在此修築“千里長城”劃分疆界。在鴨綠江東,千里長城以北的廣大區域,則佈置著金國的猛安謀克。1936年,在朝鮮平安北道,就發掘出一枚官印,刻著“黃蠢謀克之印”,背面署有年號“大定九年九月少府監造”。

到了元代,在蒙古強大的軍事壓力下,元麗邊界南移到慈悲嶺(今朝鮮黃海北道岜嶺)-鐵嶺(今朝鮮咸鏡南道和江原道交界處)一線。鴨綠江東岸的朝鮮半島北部的廣大地區,屬於元帝國的遼陽行省,其地也“為女真所居”。元政府在此設有東寧府(原在今朝鮮平壤,後遷至鴨綠江流域渾江一帶),雙城總管府(今朝鮮咸鏡南道金野郡)、合蘭府(今朝鮮咸鏡南道永興縣)等機構。朝鮮王國的太祖李成桂,就出生在雙城總管府(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南),他的父親李子春是大元的千戶長,蒙古名叫吾魯斯不花。

朝鮮是怎樣把國境推進到鴨綠江畔的呢

上圖_ 徵東行省(元朝)

高麗的“北進”

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大軍把高麗國打得稱臣納貢,屈辱和親,還成了元帝國掛名的“徵東行省”。但是到了元末,紅巾軍大起義把元朝攪得天翻地覆,大元國勢傾頹。高麗國就開始了北進的大業,侵蝕大元的土地。

1356年,高麗恭愍王王顓趁中原板蕩之際,分兵兩路北進擴張。東路,由東北面兵馬使柳仁雨率領,進攻雙城。元萬戶李子春暗中投降高麗,和柳仁雨裡應外合,奪下了雙城總管府,歸順了高麗。

西路軍,由西北面兵馬使印璫率領,在掃蕩鴨綠江東岸元朝據點之後,得寸進尺,渡過鴨綠江,進入遼東地區,攻破了婆娑府(今遼寧丹東九連城)等三站之地。元朝政府雖然已經北農民軍搞得焦頭爛額,但對高麗國無法無天的行為還是不能坐視不管。元庭譴使對高麗的軍事行動進行嚴正的抗議交涉,並揚言發兵80萬討伐高麗。恭愍王嚇壞了,就把印璫拿出來背鍋。可憐的印璫就這樣掉了腦袋,成了替罪羊。

朝鮮是怎樣把國境推進到鴨綠江畔的呢

上圖_ 高麗向著鴨綠江的北擴

之後,高麗停止了東渡攻遼的行動。但是卻對鴨綠江東岸的元朝領土加緊蠶食。1357年,高麗派萬戶金進驅逐士林、碧團的女真人,“抄南界人戶以實之”,並在1368年設立了泥城萬戶府(今朝鮮平安北道昌城)。1356年,高麗征服禿魯江女真,設立禿魯江萬戶府,後改名江界萬戶府(今朝鮮江界)。高麗即以江界、泥城為殖民據點,在鴨綠江東岸,不停地驅逐鎮壓女真人,進行殖民擴張。

1369年,高麗派大將李成桂率騎兵5000人,步兵1萬人,“自東北渝黃草嶺,行六百餘里至雪寒嶺”攻取元朝的東寧府,元軍戰敗投降,自此“東至皇城,北至東寧府,西至於海,南至鴨綠,為之一空。”高麗政權基本控制了鴨綠江-圖們江東南的區域。

朝鮮是怎樣把國境推進到鴨綠江畔的呢

上圖_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明設鐵嶺衛和李成桂的“威化島回軍”

朱元璋攻佔大都,驅逐元帝以後,明軍一路高歌猛進,進入東北邊疆,接管元朝對東北的統治。朱元璋透過一面招撫當地女真少數民族,一面派兵駐紮設定衛所的方式,在東北建立新的統治秩序。

1387年,朱元璋在東北大部分已經穩固的情況下,計劃接受原來元朝政府在鴨綠江東岸的土地,在朝鮮半島北部原先元開元路的地方,設定了鐵嶺衛。並將此通報高麗:

“以鐵嶺以北,東、西之地,舊屬開元。其土著軍民女真、韃靼、高麗人等,遼東就之;鐵嶺之南,舊屬高麗,人民悉聽本國管屬。疆境既正,各安其守,不得有所侵越。”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顯,鐵嶺(今朝鮮江原道和咸鏡南道交界)以北,本來是元朝的土地,現在大明來了,這塊就該我大明管。你們高麗國原來在鐵嶺以南,就在就在那好好待著,咱倆各安其守,井水不犯河水。

這無非是叫高麗把吃進嘴裡的鴨子給吐出來,人家自然死活不幹。高麗國王王禑,先是百般抵賴,說這裡“自來系是本國之地”。後來,當其得知明廷派軍渡江之後,竟然宣佈和明朝絕交,令“著大元冠服”,並“興八道兵”準備和明軍決戰。

朝鮮是怎樣把國境推進到鴨綠江畔的呢

上圖_ 李成桂(1335年-1408年),李朝開國之君

帶兵徵明的右統軍使李成桂,頭腦比較冷靜,中國那麼大,朝鮮那麼小,哪裡打得過?徵明路上,正是雨季,淫雨霏霏,道路泥濘不堪,後勤困難。李成桂幾次請示撤軍,說徵明四大不可:“以小逆大,一不可;夏月發兵,二不可;舉國遠征,倭趁其虛,三不可;時方暑雨,弓弩膠解,大軍疾疫,四不可。”

但是李成桂的主張都被朝廷駁回。手握五萬重兵的李成桂決定發動“兵諫”。李成桂從鴨綠江上的威化島,調轉矛頭,反攻國內,一路攻佔高麗首都開京(今朝鮮開城),囚禁權臣崔瑩,廢掉禑王,獨攬大權。史稱“威化島回軍”。

朝鮮是怎樣把國境推進到鴨綠江畔的呢

上圖_ 朝鮮王朝(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

鐵嶺衛的內遷和“恭順”的李氏朝鮮

雖然高麗撤軍結束了戰爭,但是朱元璋還是做出了一個決定,將鐵嶺衛撤到鴨綠江以西,今天趙本山的老家的位置。

一是因為朱元璋認為“遠邦小夷,固不宜與較”“為其自生釁端”。

二是因為北元的壓力。蒙古殘餘勢力退到漠北以後,仍然對中原虎視眈眈。明朝廷為避免兩線作戰,只得先放下高麗一端。

至於李成桂,他在威化島回師之後,一步一步地清洗異己勢力。1392年,李成桂終於廢掉高麗昌王,建立了新的李氏王朝。李成桂登基之後,馬上對明朝表示恭順聽命,說要事大明如事父,還請求朱元璋給他的新王朝定一個新名字。朱元璋說“東夷之號唯朝鮮之稱最美,且其來遠矣,宜更其國號曰朝鮮。”至此,“朝鮮”又成了半島上國家的名稱,史稱“李氏朝鮮”。

朝鮮是怎樣把國境推進到鴨綠江畔的呢

上圖_ 李氏朝鮮官員

李氏朝鮮,表面上對明朝恭恭敬敬,一口一個爹,但在領土問題上卻寸土不讓,不僅拒不退出北部原遼陽行省地區,還不斷地製造事端,想要跨過鴨綠江來。1393年6月,朝鮮“遣其守邊千戶,招誘女真五百餘人,潛渡鴨綠江,欲寇遼東。”由於遼東糧食供應困難,加上蒙古的威脅,朱元璋無法對朝鮮進行大規模的討伐。只得修築堡壘,加強戒備。

明成祖朱棣靖難奪位後,想要加強對東北的控制,試圖招撫鴨綠江東的女真部落,恢復元代在朝鮮半島北部疆土。朝鮮得知情況,派遣使者藝文管提學金瞻赴明交涉。

金瞻十分精明,他採用蒙和哄兩種手法對付朱棣。一方面他利用《遼史》、《金史》上記載的缺漏,說:“考遼金地理志,則虛自明矣。”說鴨綠江東那些地盤“有史以來就是朝鮮的”。另外一方面,在大明皇帝面前裝孫子,給朱棣戴高帽子。最後讓朱棣覺得“朝鮮之地,亦朕度內,朕何爭焉?”自此,明朝完全放棄對半島北部的領土要求,中朝之間就基本確立了鴨綠江-圖們江的江界。

朝鮮是怎樣把國境推進到鴨綠江畔的呢

上圖_ 東北六鎮是15世紀前半期朝鮮王朝在圖們江南岸設立的6個軍鎮(慶源、會寧、鍾城、慶興、穩城、富寧)

設郡徙民,徹底朝鮮化

為了鞏固對半島北部的地區的統治,李氏朝鮮政府採取了兩套並行方案,使其徹底地融入朝鮮。

一是設定堡壘城池,利用堅城要塞,對當地原著的女真人進行招撫或鎮壓。

14-15世紀,朝鮮在東北邊境設立了東北六鎮,在西北邊境設立了西北四郡。女真土著或被清剿、或投降歸順,或逃亡遼東。到了明中後期,鴨綠江、圖們江以東,基本就沒有女真人的據點了。

二是採取移民手段,使之主要居民變成朝鮮族。

李成桂死後,即位的朝鮮世宗大王李芳遠開始從朝鮮南部下三道,即忠清、慶尚、全羅道德居民大規模地強遷到北部。1433年11月的移民,就拉了2200戶到東北的寧北鎮和西北的慶源府,讓他們“輕徭薄賦,且耕且戍,以厚其生”。大規模的“徙民”運動歷經世宗、世祖、成宗、燕山君、中宗五代國君60多年的歷程,徹底地讓半島北部朝鮮化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97 字。

轉載請註明: 朝鮮是怎樣把國境推進到鴨綠江畔的呢 - 楠木軒